APP下载

潮汕功夫茶

2018-02-22方韶英

新教育 2018年33期
关键词:品饮功夫茶小杯

文/方韶英

如果你有幸去到潮汕,总会看到潮汕人有趣的饮茶文化:几个大汉三五成群地围坐在小巧的功夫茶具旁,一边侃侃而谈一边用粗大的手举着一个小小的圆茶杯,嘴里还不住地喊着:“呷茶,呷茶”!这画风一定很奇特吧!

是的,功夫茶是潮汕一带品茶的一种独特的风尚,它以精细而闻名。所以,当你看到几个大老汉像拿着绣花针在喝茶时,也就不足为奇了。所谓功夫茶,就是指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操作时必须很“功夫”(精细的意思)。

功夫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由于士人品茶讲究理趣,追求品饮过程的精神、文化享受,所以茶具因此而日趋小巧精致。

下面从茶具、烹法、品饮及功夫茶的讲究来说说潮汕功夫茶。

潮汕的功夫茶具比较讲究。它的茶具必须精细、小巧,质量上乘,一般选用江苏宜兴所产的朱砂壶,茶壶宜小,茶杯也宜小宜浅,一般选用细白透亮的精美小杯。

潮汕功夫茶的功夫主要体现在烹法。有好的茶具、茶叶,没有好的烹茶方法,等于前功尽弃。潮汕功夫茶的烹法,一般分为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高冲、盖沫、淋顶与低筛,通称“十法”。 “活火”即扇风烧旺炉火,使水迅速烧开,但又不要大开,以水中冒出小泡,状如“虾须”即可。“拣茶”是指茶叶要拣过,先细后粗装入茶壶,填至七成满,小心别把茶叶压碎。装前要用开水把茶壶烫热,茶盅也要烫过,以除去异味。冲水时高提烧水锅。直到壶满水溢了,还继续冲水,以便把杂质冲出水面,这叫“高冲”。 冲第一次之时,茶壶中杂沫浮起,这时要用壶盖刮去,叫“盖沫”。然后盖上壶盖,再用开水“淋顶”,一则冲去盖上的泡沫,二来上下加温,可迅速焗出茶味。壶盖一干,即可筛用。筛茶入杯时,茶壶要低,以免斟冲出水泡,有失雅致,这叫“低筛”。烹制功夫茶的具体程序也可以分述为:“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高冲低洒,盖沫重眉”上面已经介绍过了,“关公巡城”则是指,筛茶时应将茶杯摆成圆圈,转着圈不停地往每个杯里斟茶,这叫“关公巡城”。最后再看看各杯的茶水成色和分量,并往茶水少、茶色淡的杯里,再加几点茶水,务使各杯的成色、分量一致,而壶中点滴不留,这叫“韩信点兵”。

这就是功夫茶最关键的“功夫”了。

现在从“品饮”方面讲潮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不同于一般,它需要小杯小杯地品味,意在品味茶的香味,以茶叙情。此外,潮汕功夫茶最讲究的是品茶的礼节,泡好茶之后,主客会先请长者、贵宾先尝,闻茶之香,细尝茶味。

这么讲完,同学们是不是有去潮汕喝功夫茶的冲动?别急,下面听我讲完功夫茶的一些讲究再去也不迟,免得出洋相。

酒满敬人 茶满欺人

如果是敬酒时,我们都要把酒杯斟满,而如果把茶斟满敬客人就不好了。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茶烫呀!

先尊后卑 先老后少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从最年长的开始斟起,第二遍时就可以按序斟茶。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用食指和中指在桌面轻弹两次表示感谢。怎么样,确实很有讲究吧!

先客后主 司炉最末

司炉,在这里指冲茶人,在一些严格讲究的场面,司炉要等到其余人都喝过茶了才可以喝,否则就是对客人不敬。

茶三酒四踢桃二

饮茶最好三人,哪怕再多人也用三个杯,大家轮流用这三个小杯喝,饮一次洗一次。

三个小杯,即为“品”字,一方面有细细品味的含义,另一方面,三个小杯也代表天、地、人,因为茶生长于田间或山头,汲取风霜雨露,集天地精华于一身,而冲茶者心平气和,享受其中,亦能泡出一壶好茶。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段视频,一位90后把功夫茶具带到高铁上,在高铁上悠闲地冲功夫茶。结果网友们一看就笑了:这一定是潮汕人!

猜你喜欢

品饮功夫茶小杯
茶与咖啡的品饮及制作技术比较
习茶,有捷径吗?
蔡荣章:茶叶二重奏
“工夫茶”与“功夫茶”不是一回事
青瓷小杯
茶杯里的禅道
茶杯里的禅道
善品者必具器量
——谈六堡茶的品饮境界
趣味小杯垫
功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