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题材教学资源开发浅探
2018-02-22邓燕东梁曼媛
邓燕东 梁曼媛
(广州市番禺区屏山小学 广东 广州 511495)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项能够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基础性课程,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加强校风建设的必要条件。《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感悟、认识和体验,从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培养社会主义新时期品学兼优的追梦少年,培养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一切都离不开对《道德与法治》生活题材教学资源的开发。君子如玉,须在切磋琢磨中培养自身的美好品质。
一、开发日常生活事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立足生活的课堂,学生更容易接受。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当是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通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研究发现,教材中选取的大多数事件都来源于实际生活,而且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的普通事件,特别是行为习惯方面。
比如,部编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开开心心上学去”,教育小朋友们要做一个懂礼貌的孩子,要懂得和老师、同学、家人说“您好”“再见”。对于这部分内容,任教道德和法制的老师要制定科学计划,先做一下调查,孩子在家是否懂礼貌。有礼貌的请家长拍摄视频交给老师,老师在课堂上播放给孩子看,你看到了什么?片子中什么值得你学习?从观看别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到自己的行为强化,鼓励孩子们要做一个懂礼貌的小天使。又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好习惯”,其中,“我们爱清洁”,培养学生讲卫生的好习惯,包括自己个人卫生,教室门窗,桌椅,在家里的书房、床等等方面的整洁。再如,二年级上册的“我们不要乱扔”专题,老师不但要教会学生保持公共卫生,还要让学生知道《中小学生守则》里也提倡学生要保持公共卫生,使学生明白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应该乱扔垃圾,能有创意的利用废旧物品,从自己做起,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从而提高学生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
从日常生活的小事,找准教育的契机,利用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都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俗语说“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我们在学校里,比如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走”;走进老师办公室,先说“报告!”;撞到同学说声“对不起”,得到帮助说声“谢谢”等等,这些行为习惯,就需要从平时小事做起,滴水石穿!
二、探究我们的节假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是与实际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相关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必须要加强对节假日的开发,让小学生在节假日中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获得直观的感受。节假日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也有利于学生对节假日进行有意的体验、反省、思考和观察,从而收获一定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我们的节假日”有关内容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都影射出优良的道德品质,于是抓住时机,在欢庆节日的同时,适时地实施道德教育。如:团团圆圆过中秋。请孩子在与家人品月饼、赏明月过程中激发孩子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元宵节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外出赏花灯、猜灯谜,对孩子进行“文明、亲情”教育;重阳节开展“我爱长辈”的活动,孩子可以给长辈洗一洗脚,捶一捶背,画一张卡送长辈等在体验活动中懂得敬老爱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春节开展“我与家长共做家务”、“我向长辈拜个年”的活动,培养孩子“勤劳节俭、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等。
孩子对“我们的节假日”认识肤浅,老师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实践道德教育。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培养孩子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例如:在欢欢喜喜庆国庆,我们让孩子在社区采访老人中国的建国历史,请退休老校长回来给孩子讲建国的故事。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也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孩子热爱祖国的情感,使孩子良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为孩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小拥有一颗“中国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社区活动资源,提高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
以生活化的方式展开知识内容的教学,适宜地实施模式多种多样。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同时可以结合教学主题或者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对于这些内容加以感受,比起单纯的文字描述带给学生的启发效果会更为明显。课本中的很多内容都具备非常明显的生活化色彩,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有意识地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或者各种各样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街道综合活动中心就在我校旁边,他们举办的活动能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促进孩子的道德品质养成。老师再加以点拨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街道综合活动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和道德品质。如禁毒图片展、环境日有奖问答、交通安全有奖问答、垃圾分类我能行……孩子参加了社会活动回来会很高兴地告诉老师,老师抓住时机对学生教育再进一步,孩子的认识、理解就获得提升,让行为习惯内化为素养。在如我校组织学生参观展览、运动会、秋游、春游等,大多数学生对这些活动非常喜爱,这些活动也往往能够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充分体现出来,同时也能将学生人格以及道德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道德与法治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注重对社区活动的开发,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开发相关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立足生活,挖掘题材,开发教学资源,从课堂延伸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增加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