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英语课堂如何扶持学困生
2018-02-22张黔黔
张黔黔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九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基于初中英语新课标倡导“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教学活动要始终围绕以生为本原则。一方面,面对全体学生,落实高效率的教学改革措施,优化课堂内容,改善课堂结构,搭建深受学生喜爱的英语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关注个体学生,尤其多给英语“学困生”一些特殊照顾,帮助他们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自信。有关英语课堂扶持学困生的具体策略,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着重分析与探讨:
一、赏识教育,关注心理建设
情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学困生群体来说,他们或多或少面临一些心理问题,教师除了从课堂教学着手改变以外,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情感,转化不良因素,提高学习有效性。首先,学会赏识教育,多给学困生一些鼓励、认可与支持,当他们在学习中有了进步,按时保质地完成课后作业、课上敢于举手发言、积极参加小组讨论等,教师都要给予激励,促进他们成功。只有来自老师的关怀与肯定,才能让学困生的内心得到满足,充满前进的动力。再如课堂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的分层策略,多给学困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如朗读课文、简单的对话表演等,当学困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及时给予反馈,竖起大拇指并高兴地说“Good Job!”,这样学困生才能在英语课堂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策略,了解学困生可能存在的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焦虑心理或消极心理等不良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以和蔼的态度、亲和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情感,成为学困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善用激励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困生挖掘闪光点,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让他们在英语课堂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与主动竞争的学习意识。
二、兴趣主导,激活学习动力
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主导因素,当学困生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他们自然就能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力,将学习英语的过程视为满足心理需要的过程,树立主观能动性。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趣味性教学环境,让“快乐”元素成为课堂的主导。例如,前后桌之间组建“Study group”,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英语对话表演,互考英语单词和课文等,总结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班级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让学困生感受来自老师、同学的关心。其次,如果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学生就可能出现“开小差”的情况,为了杜绝这种情况,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以多元化、实用性的教学策略让英语课堂充满魅力。例如每节课前安排“Duty Report”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英语知识以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英语介绍生活琐事、班级趣事、社会新闻等等,给每个学困生创造说英语、用英语的机会。另外,教师应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策略,通过播放英语视频资料、英语歌曲、英语电影片段等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要教师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遵从“兴趣主导”原则,就能让每个学生都在英语课堂学有所获。
三、因材施教,培养学习方法
试想学困生如果能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他们就能突破学习难关,高效率地掌握英语知识,这对提高英语成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英语是一门语言活动,很多学困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才导致他们学习过程中屡屡受阻。因此,针对学困生的改变要从基础环节着手,先让他们掌握音标知识,根据英语字母与音素的关联确认发音规律,掌握有趣且实用的音形结合方法,这样他们只要看到音标,单词发音就能脱口而出。其次,记忆单词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环节,笔者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构词法、分类法、列表法、理解记忆法等积累丰富的单词量,打好语言基础。再有,面对学困生,笔者着重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养好学习习惯,这也是掌握高效方法的根本前提。一方面,要求每个学生养成晨读的习惯,利用每天早上的时间大声朗读英语单词、练习英语听力,在班级营造浓厚的语言氛围,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课堂笔记非常关键。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灌输的知识点较多,学困生需要一定时间消化与理解,所以做笔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学习语法时态,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八大时态”,并在时态后面列举实例,课后自主复习,通过对照记忆与理解的方法,加深印象。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对学困生自主学习情况的监督与指导,定期查看自学成果,帮助他们合理调整任务量,确保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总之,英语课堂重视学困生、关爱学困生具有积极意义。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探寻适合中学生的教学改革路径,为学生构建有趣、有用、有爱的英语课堂,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英语的困境,突破一切心理障碍,充满自信地参与英语学习,掌握学习规律与学习方法,进而夯实英语基础,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