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愤启悱发:语文课堂点拨时机掌控策略举隅

2018-02-22张必俊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头林冲爱因斯坦

张必俊

(江苏省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 江苏 盐城 224000)

《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让学引思”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感悟,自己发问……教师不用“讲”来代替学生的“学”,教师作为“引导者”,作用就是在关键处适时地“点拨”。教师的点拨是激励、唤醒与鼓舞,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发掘学生的诸多潜能。教师若有灵动的教学机智,适时适地地精妙“点拨”,则会在“山重水复”之时,迎来“柳暗花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为你的课堂增添亮色。

一、导入处点拨,做好铺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新课,是进入课堂的第一道门。教师能用好导语,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好的导语,不仅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而且也可以为新课预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全文的学习做好铺设。

在教学《三袋麦子》时,教师这样导入:“今年是个丰收年,土地爷爷种的麦子丰收了,他要送给我们每个小朋友一袋麦子。如果你得到了这袋麦子,你会用它做什么呢?”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拨,看似简单,却为后面进入课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如果没有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很容易被课文内容牵着走,陷入课文“定势”。有了这个伏笔,在后来讨论“你认为谁的做法好”这个问题时,没有出现一致认为小猴的做法好的现象,有的说:“我觉得小猪的做法很有道理,他吃得开心,日子过得很充实,有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味道。”还有的说:“我认为小牛做法好,他不仅勤劳节俭,而且做事有计划。”还有的说“如果给我一袋麦子,我不会像小猴那样把麦子全种掉,我会种一半,另一半留着享用。”甚至有同学说:“我会挑选其中颗粒饱满的种到地里,麦子一定会长得更好,剩下的磨成面粉,做出食品,和大家一起分享。”……各种答案精彩纷呈,这都源于开始的导入做好了铺垫。

二、疑问处点拨,豁然开朗

学贵有疑。清人刘开曾说:“君子学必好问。问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疑问是学生思维的火花、智慧的源泉。学生产生了疑问,有时通过自己的思考就能解决,有时会在问题面前止步不前,这时,教师不要把学生直接“拎”过河,而是为学生指引方向,让学生找到“过河”的方法。教师在学生疑问时的点拨,会让学生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喜悦。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中学生在学习李冲和洪教头初次相遇这部分是,有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林冲为什么对傲慢无礼的洪教头那般客气?”这时有学生立即回答:“因为洪教头是柴进的师傅,所以林冲对他很敬重。”“那后来在比武中为什么又对他不客气了呢?”我感到教师点拨的良机来了:“洪教头是柴进的师傅吗?

从哪里看出来?”又一学生说:“课文中说‘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这句话告诉我们这只是林冲的想法。”我趁机总结“林冲心思缜密,善于察言观色。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也提示我们林教头不是柴进的师傅,谁能找到这句话?”不一会,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柴进这样说,说明洪教头和林冲一样,只是柴进庄上的客人,而并非柴进的师傅。”“所以此时,林冲才肯放开手脚,没有对洪教头客气,用高强的武艺把傲慢嚣张的洪教头羞辱了一番。”

有些教学资源确实来自学生的“无心插柳”,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可能未曾考虑过,一些教学参考书也不见得提到过,教师若善于抓住 “疑问”稍加挖掘,就有可能深入文章内容,由此及彼进行推理,层层递进,对文章的细节、人物的性格会有更透彻的分析。这样的生成过程,应是学生学习的高一层境界。

三、争论处点拨,石破天惊

学生在课堂上有争论,能调动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十分关切地对待孩子内在的世界,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要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参加他们的争论。”

把握课堂内与众不同的声音,教师就能让自己的课堂焕发出不能预设的精彩,在这时候,当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争论,教师不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要恰当地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明辨是非。教师的点拨应该是画龙点睛之笔。

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课堂上学生就“爱因斯坦伟大吗?”这个问题展开争论。有的学生认为“爱因斯坦并不伟大,连衣服都不会穿,房间也不会收拾,谈不上伟大。”有的学生认为“爱因斯坦很伟大,他是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时,教师适时点拨:“你们认为爱因斯坦不会穿衣服、收拾房间和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时,学生联系课文中和小女孩相撞的细节,再联系爱因斯坦衣着的描写,明白了“爱因斯坦忽略生活小节,是因为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科学研究上,无暇顾及自己的个人生活;他很谦逊,关爱孩子,乐于和小孩交往,有一颗童心;他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所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与敬仰。”此时,学生对爱因斯坦“伟大”的理解变得更加丰满了。

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自觉主动地参与,并认真研读文本,悟出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前因后果。这样自读自悟所生成的教育意义与教师的生硬解释有着天壤之别。教师除了要熟知文本的内容,更要有一颗敏锐的心,即时捕捉到学生认知内容的内在联系,教师点拨到位了,学生的发现自然会水到渠成。

四、错误处点拨,明辨是非

教学,最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是否百分之百地学会了什么,而是看学生是否以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参与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之间心灵沟通、智慧碰撞的对话过程。因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当学生的理解走入歧途的时候,教师就不能是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是毫无价值趋向的中立者,更不能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棒子打死的独裁者,而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

在学习《三打白骨精》一课后,让学生谈谈对课文中人物的看法,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认为白骨精她为了吃到唐僧肉,肯动脑筋,想办法,一次两次失败仍不灰心,说明她有恒心有毅力,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此言一出,竟有好多学生都表示赞同。我问:“老师想请问你,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都说是坏事。“白骨精坚持不懈地去做坏事,我们应该佩服她吗?”很显然这样一引导,结果不言自明。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任何一门学科必须首先关注人的“核心素养”,把“立德树人”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道德观、人生观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教师有必要进行说服引导,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五、意外处点拨,锦上添花

课堂是活的,是个充满未知的变数,具有动态生成的特性。课堂上,有些教学资源会突如其来,教师往往来不及仔细推敲,也不能在课前就完全预设。即使教师事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和事件。在有些教师眼里,教学意外就意味着教学设计不到位,预设不充分,学生配合不成功,教学效果不好,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他们千方百计地把课“做”得圆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但是,当我们面对无法回避的教学意外时,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及时引导,灵活重构,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

在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一学生说:“课文中这样写道‘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他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如果我是副官长,我就不开枪,我就不相信,彭德怀司令会真的枪毙副官长。”这是孩子内心真实想法,能说出来难能可贵,可是怎样让他知道这是彭德怀不得已的命令?于是我问:“如果不杀大黑骡子,结果会怎样?”有同学说:“战士们连野菜都吃不上了,不杀大黑骡子,战士们都会饿死。”我又问:“副官长明白这个道理吗?其他战士明白这个道理吗?其实,彭总司令、副官长、战士们心情都一样,虽有万般不舍,万般悲痛,但为了使战士们摆脱因饥饿而面临死亡威胁的困境,不得不忍痛杀掉大黑骡子。”这样一来,学生心中那种自私的想法一下子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彭德怀那种爱骡子更爱战士的高尚情怀。

法国作家、哲学家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的阅读感悟带有个性化的特点,这些个性化的感悟往往能激起课堂的争鸣。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教师要善于抓住它,随机调整教学内容,而不必担心教学的进程偏离先前预设的轨道。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在“让学引思”的课堂上,面对学生一些反常的举动时,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教师要化被动为主动,随机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巧介入,妙点拨,为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破解学生心中的疑云,在激起的争论中明辨是非,让错误的思想得到纠正,让不期而遇的意外生成必然的收获。学生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对话和交流,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经验,交流相互的情感和体验,提升各自的认识和审美。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让课堂尽显学生本色,焕发出生命的激情。

猜你喜欢

教头林冲爱因斯坦
黄伟芬:中国航天员的“女教头”
智海急流
爱因斯坦的梦
谁打翻了洪教头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王佩珊:通信站的“魔鬼教头”
对比之中见个性
成功来自谦虚
勤奋努力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怎么庆祝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