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
2018-02-22邓潇潇
邓潇潇
(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是重要素质教育之一,同时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能够了解到“朗读,不论是在哪一个阶段的教学,都需要得到重视”。在经过较多的实践分析后表明,表演性朗读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针对表演性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展开了具体的分析。
一、表演性朗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当前,基于新课改的提出,已有不少教师逐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但是,仍存在部分教师由于深刻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无法对此做出改变,进而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这一现象完全与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今天相背离。表演性朗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前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而表演性朗读却完全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可见,表演性朗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表演性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的运用表演性朗读的教学方式,首先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接受能力进行分析,充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合理的、有效的将表演性朗读方式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
(一)合理的选取朗读材料。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表演性朗读时,必须要合理的选择朗读的材料,朗读材料的合理性与教学质量存在直接的联系。语文课程中,并非是所有的课文都能够采用表演性朗读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师在选取相应的材料时必须要慎重,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另外,教师在进行表演性朗读材料的选取时,应尽可能的倾向于具有较强故事性或者画面感的材料,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材料展开表演。教师只有选取合理的、能够提供学生表演的朗读材料,才能使其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反之,倘若教师所选取的朗读材料并不适合开展表演性朗读,不仅造成学生对语文课丧失兴趣,同时还给课堂的教学效果造成影响。所以说,合理的选取朗读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二)合理的展开训练。教师除了需要选取合理的朗读材料外,也需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表演性朗读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该方法的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可组织、安排进行单人朗读,或者是多人朗读都可以。倘若存在一些课文的情节相对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单人朗读的方式。例如,教师在进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课文的教学时,该课文主要是围绕作者而讲述的,所涉及的人物也只有作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单人朗读的方式更为妥当,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发挥表演特质,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的写这篇文章时的情感。而对于篇幅、段落较长,或者情节较为复杂的课文,教师应安排多人进行朗读。例如,教师在进行《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的教学时,采用多人朗读的方式进行,能够引导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不同人物之间的内心感受,充分明确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对情感的强调引起重视。表演性朗读最大的优点是,它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中,使学生在带着对课文的情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课文,所以,情感性朗读强调的是学生能够带着情感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文的情感世界中,进而使得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课文中多蕴藏的丰富情感。例如,教师在进行《开国大典》课文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展开适当的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怀揣着这样的情感对课文进行朗读,真真正正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对民族精神的强烈情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提出,社会对小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然不再受用于现代教育阶段中,而小学语文又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表演性朗读的方式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而使得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能力等,都得到极大的进步。基于此,教师应不断的对表演性朗读方法的应用进行积极探索,进而有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