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体育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建设研究

2018-02-22刘红军王存文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智库少数民族

陈 浩 刘红军 王存文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201701)

“智库”是指由各学科、各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体育等各项国家事业的决策者提供政策咨询、观点论证等协助的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研究机构。根据我国学者的划分,将智库划分为独立自制型体育智库、机构附属型体育智库以及大学附属型体育智库。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是大学附属型体育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优势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助力中国体育事业进入新时代。

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的建设意义非凡,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特别是在我国民族地区独有的体育项目的发展上提供支持。在定位上,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首先就是要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重大问题、面对关键选择时做好解决问题、选择发展方向的方案设计;其次,民族地区的高校体育智库除了我国的一般体育项目外,还要对少数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的发展建言献策,使之与时俱进,与我国的体育事业共同发展,因此民族地区体育智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最后,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除了扮演“智囊团”的角色外,还要担负着体育人才的培养、体育知识的传播等众多职能,这些职能共同促进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为国家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保驾护航。

一、民族地区体育智库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学科综合知识力量雄厚,为民族高校体育智库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为了实现体育事业的治理现代化,建设高效、完善的现代化体育智库,必须要有丰富的理论作指导,使体育治理实现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此外,体育事业的发展应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实现,丰富的体育实践可以为民族地区体育智库的建设提供实践的检验,使其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就理论支撑而言,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一般是依托综合性的高等院校建立,除了必要的体育专业外,还包括心理学、卫生医学、法律、公共事业管理等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智库的建设能产生深刻影响的综合性学科,这些专业学科能够为民族地区的体育智库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就实践而言,民族地区体育智库同时要承担民族体育项目的推广和发展,民族地区的体育项目是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丰富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对我国体育项目的多样化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民族高校体育智库的建设要充分体现出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保护功能,而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的各种丰富的民族体育项目的实践活动,为民族地区的体育智库建设提供了实践支撑。

(二)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才优势,为体育智库的建设奠定基础

体育智库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人才,只有集聚各领域人才,才能真正发挥智库“智囊团”的作用,而高校恰恰就是人才的聚集地,为高校体育智库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高校聚集了全社会八成以上的科研力量,包括各学科的专家、教授、学者,以及在校的硕士生、博士生,他们或从事数十年的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或几十年如一日,在某个领域内刻苦钻研,他们都是我国智库建设的重要力量储备。针对我国体育智库的建设,包括体育、公共政策、法律等各方面的专家共同努力,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依托自身积累的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可供决策参考的意见,成为我国体育智库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三)民族地区高校的资源优势,为体育智库的建设增添能量

民族地区高校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高校丰富的大数据和学术交流机会。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以其庞大的资讯信息,为经济发展、社会决策等提供数据分析,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对我国的体育事业来说,针对体育竞技,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比赛成绩、训练成果等,从而提高我国体育竞技能力;针对群众性的体育娱乐项目,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群众喜爱的体育娱乐项目,精准推广,从而促进我国大众体育产业化发展。高等院校拥有完善的设备、充足的人力,具备了收集整合大数据的能力,形成了功能强大的大数据收集系统。此外,高校也是一个天然的学术交流平台,各大院校一般都拥有学术交流中心,供不同领域、不同高校、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相对国外来说,我国的智库特别是体育智库的建设起步比较晚,而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可以让我们在体育智库的建设上少走弯路,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每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不仅要学习他人的先进做法,更要把自己的经验教训进行推广交流,从而完善我国高校体育智库的建设。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面临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困境

就目前来说,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的数量严重不足,还不能满足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智库一般要依托高等院校的资源建立,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交通情况的影响,教育水平相比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比较低,高等院校的数量有限,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高校体育智库的数量更是寥寥无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却亟需体育智库发挥掌控全局的作用。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从数量上来说远远不能满足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使得民族地区的高校体育智库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在质量上,一些少数民族高校虽然凭借自身和外部力量建立了体育智库,但是大都形同虚设,很少参与政府政策的制定,学校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体育竞技训练上,虽然学校的体育专业发展很快,但是高校却没有将自己的专业优势转化为影响体育事业决策的能力。

(二)民族地区对高校体育智库的建设不够重视

高校体育智库建设对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来说显得远离生活,普通民众感到十分陌生,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还比较滞后,在物质生活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之前,很难让他们对发展高校体育智库产生认同,抛开物质生存条件而谈国民体育发展促进国民身体健康,难免脱离实际;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和专家学者也会受当地发展水平的影响,以经济建设和学校知识教育为重点,要么把有限的资源都集中到影响经济发展的经济智库建设上来,要么一门心思发展教育事业,加强体育的学科建设和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培养,而对体育智库建设漠不关心。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还主要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发展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体力劳动的过程,人们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和体力参加体育活动,这种全社会对体育运动的低需求成为民族地区体育智库建设的重要障碍。

(三)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缺乏独立性

体育智库的运作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也需要专门的科学管理。而目前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在运作上缺乏独立性,对行政部门或其他出资方表现出较高的依赖性。高校体育智库没有自己的收入来应对日常的开支,体育智库发挥作用,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这会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体育智库主要为体育发展事业服务,为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因此政府行政部门或其他商业部门就成为了高校体育智库的资金来源。这种依赖性使得政府部门或其他商业化的部门逐渐演变成高校体育智库的实际上的管理者,使得高校体育智库在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时受到其他因素的牵制,思想意志极易被左右,做出的决策也有迎合出资方的嫌疑,这样就有可能不能根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决策意见,而使高校体育智库的商业化色彩变得浓重,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四)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的影响力有限

高校体育智库建设的目的就是影响决策,当政府决策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现实需求时,通过专家的科学论证完善政府决策。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很多高校的智库往往处在一个被影响的地位,对政策的研究存在滞后性。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应当主动参与到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政策的决策过程中,体育方面的专家、学者主动发声,通过政府部门把科学合理的体育发展政策制定出来。由于当前我国民族地区体育智库的力量有限,想要改变长期以来的“受决策影响”的现状,就必须改变目前我国民族地区体育智库的弱势地位,通过提高体育智库的决策能力来提高影响力,此外还应当建立政府与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交流沟通的互动机制,实现体育智库研究项目与政府决策需求的高度衔接,这样体育智库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民族地区院校体育智库的建设路径

(一)鼓励民族院校建立体育智库,增加智库数量和质量

为了实现我国体育智力的现代化,提高体育事业决策的科学性,就要增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智库数量。一方面,对于已经建立起体育智库的院校要采取鼓励、扶持的态度,及时了解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政策上给予充分的支持,鼓励民族地区体育智库向中东部省份的院校体育智库进行交流学习,学习中东部院校体育智库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弃粗求精。另一方面,对于有条件建立体育智库但是还没有建立起来的,要支持其体育智库的建立,针对影响体育智库建立起来的困难,提供一定的帮助,高校自身也应当适时地推进本校体育智库的建立,克服困难,使体育智库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相结合,承担起促进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任。

(二)发展地区经济,扩大民族地区体育运动需求

群众的需求是高校体育智库生存的土壤,只有满足了大众的生活需求,才能获得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因此应当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在满足了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时,人们才会关注并意识到体育智库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我国政府已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为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应当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不同于经济发达的中东部地区的独有的物质、文化优势,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第二,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体育资源,发展体育产业,这样不仅能够拉动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进步。

(三)增强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智库的独立性

只有当民族地区体育智库能够独立发声,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其意见建议才更加具有可信性、权威性。因此,民族高校体育智库应当增加自身独立成长的能力,减少甚至摆脱对政府机构或者其他商业化部门的依赖。这就需要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智库能够有自己的独立的收入来源,以应对影响决策过程中所产生的必要费用,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智库能够扩宽资金的来源渠道。高校体育智库作为一种官方的智库,应当向商业化的智库学习,利用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除了接受必要的政府资金支持以外,还可以通过接受社会捐助、慈善机构、高校发展基金以及企业和个人的资助等,通过多元化来源,减少对某一种渠道的过分依赖,从而提高其独立决策的能力,保证其决策的中立和客观性。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策决策影响力

要想主动发挥高校体育智库的影响力,使政府在做决策时把智库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就必须提高自身实力,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通过高校体育智库的影响制定出的决策产生了期待中的效果,政府部门在做决策时才更愿意充分考虑高校智库的意见。为此,一方面,应当培育和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优势。对民族地区的体育智库建设来说,要培养一批真正懂得民族体育的专家,以保证其建议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保证体育智库作用的长期发挥。另一方面,要与高校自身的教育事业结合起来,做到正确处理高校专业的体育学科教育和体育智库建设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才能实现共同长期发展。此外,民族院校体育智库应当增强体育事业发展决策的前瞻性和宏观性,变短期的应急为长期的发展,为了保证决策的质量,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提供多个备选方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

政府决策需要人才的支持,智库就是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在决策的整个制定过程中总揽大局,在决策出现偏差时力挽狂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为了实现政府在各领域职能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高校智库作用的发挥不可或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更是需要科学的决策来呵护其成长,高校体育智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而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形势严峻,更需要高校体育智库发挥作用,为民族体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以体育的发展带动各个领域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智库少数民族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微智库
微智库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