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的个体要求与主体限度

2018-02-22贾秋彦陈建琦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生目标少数民族哲学

贾秋彦 陈建琦

(长安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由于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弊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的阻碍。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期,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综合人才为国家发展注入活力,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综合素质相对较高且数量庞大,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能够应对未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各种挑战,抓住发展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机遇,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经过实践的检验,具有其他哲学所没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认为,人的所有行为和个体实现自身发展的逻辑起点都是需要,人的发展就是个体从心理上和生理上追求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的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全面发展就是人的需要在深度上的满足和在广度上的发展,人的素质、能力等得到综合性的发展;人的个性需求和发展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人的社会关系和谐、稳定而广泛。这些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的个体要求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发展需要自觉性的追求

大学是学生塑造价值观、积累知识、提高素养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其自觉性的追求。自觉性追求是相对于自发性而言,自发性是大学生在缺乏有效成长规划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学习目标而不能实现有效发展的盲目学习的初始阶段,而自觉性是指大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推动自我发展,实现自主进步,并做出长久的具有可持续性的规划,以保证学习的实际效果的比较高级的学习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想实现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将这两种学习状态相互结合,在自发性学习的基础上,更需要自觉性的追求。为了实现个体的发展,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合理规划。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更要根据其自身发展情况、当地发展水平以及未来自己的职业规划,制订出实现自身价值和民族地区共同发展的规划。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发展要兼顾功利性和责任心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功利性和责任心的矛盾,这就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追求学习发展功利性的同时,兼顾发展的责任心。所谓功利性是指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风气、家庭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在个体发展中追求个体目标的实现,满足自己在物质上和精神追求上的需要;责任心要求大学生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树立责任意识,不能成为阻碍社会和他人发展的障碍,在参与社会的竞争过程中追求自身和他人的协同发展,在个性的展示中追求整体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个体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就是大学生发展的功利性和责任心的体现,教育的功利性使学生的自我价值意识觉醒,大学生的行为与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心理需要逐渐趋同,努力改善自己以及家庭的生活质量,但是人的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实现应当体现在社会价值的实现上,以自己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用自己的创新能力、文化修养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发展要体现社会属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发展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的社会大环境是一致的,因此具有相同的社会属性,典型的共同特征包括高求知欲、社会责任感强烈等。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社会属性应当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承担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他们的发展目标要在实现自身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将这种能力转化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各领域前进的动力,提高创新能力以促进经济和科技发展;承担社会责任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培养文化自信以树立民族文化认同感;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各项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些都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的个体要求的体现。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发展的主体限度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并不是没有限度的,就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的现状来说,其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人生道路设置不合理

相对于课业繁重的中学阶段,大学阶段的学习压力要少得多,加上大学一般对学生的管理也比较松散,所以大学生拥有很多可以由自己支配的时间。然而,刚刚迈入大学,很多大学生的观念、人格还没有完全定型,很容易就被社会上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他们忙于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或者沉迷网络游戏、电视剧等娱乐活动,而对自己的人生缺乏明确规划。在学习上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老师的学习安排,对于学习成绩也是追求不挂科,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归根于大学生对自己的需求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做指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认为,满足需求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动因,因此要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就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身需求有一个准确的认知。

此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树立了明确的人生目标,但目标的设置不合理,很难得到实现和满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需要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进行。而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人生规划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的目标偏离了社会发展现状,不符合客观规律,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应当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挥实践对意识的根本性作用,同时重视正确意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根据自身条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补齐全面发展的短板。对于实现人生目标的方式上,也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有些大学生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采用错误的方式去实现,例如近几年兴起的网贷,助长了大学生人生目标实现手段出现偏差的不良风气,应当及时加以纠正。

(二)职业能力有待完善,创新意识不足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综合能力的重要意义,指出劳动能力和实践是紧密相关的,从事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就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能力。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想要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掌握什么样的技能。但是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知识技能缺乏,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不强,忽视动手能力的锻炼提高;没有专业特长,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等问题。这就决定了他们在面临就业时出现工作难找,无法胜任工作等问题。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当通过足够的实践活动,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提高自己在实践中的竞争优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认为,意识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而创新就是正确意识作用于实践的重要渠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追求中庸的人生态度,使人们养成了盲目从众的习惯,人们服从所谓的权威和标准,难以打破常规,做出改变和创新,再加上我国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自身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社会上创新成果转化的不足使学生觉得创新的意义不大,这些因素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都严重缺乏。

(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意志力薄弱,缺乏独立人格

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在实践中,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抗压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经不起失败的打击,面对一时的失败就会一蹶不振。少数民族大学生想要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就要投身于实践中,但是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无法承受实践中的压力和困难。影响大学生意志力培养的因素包括大学生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使他们没有自己独自经受风雨、对抗挫折的机会;还有高校的教育情况,高校教育过于功利性,只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就业率,而忽视了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意志,就要培养他们自信,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敢于面对人生的风雨,拥有自信心的人往往拥有坚强的意志力。

独立的人格是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标志,只有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随着我国国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大学生的民族意识逐渐树立,但是很多大学生还存在着独立人格缺失,无法实现个性化发展等问题。独立人格要求大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行为的能力,能够对人、对事物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并能坚持己见,而不会轻易地被外界思想改变。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人的自由个性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释放个性,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要坚持在实践中进行。

三、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可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将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相结合,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就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学习,用正确的理论体系武装自己,指导实践,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己全面发展的指导作用。

(二)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育。高校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意义重大,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区间就是大学,因此大学的校园风气、学习氛围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程度。大学又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当重视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为了使高校推动大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首先,应当通过对教育的投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硬件上保证大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次,应当改变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以成绩论英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三)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劳动能力,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发展也要注重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当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补齐发展短板,将培训获得的技能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使自己的职业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其次,对于创新能力的培育,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创新的意识,高校也要改变教育方式,鼓励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观点,破除固化了的教育模式,政府也应当出台更多鼓励创新的政策,帮助学生将创新的观念想法转化为实践。

(四)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意志力和健全人格

少数民族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需要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只有自信的人才能有应对困难、挫折,不怕失败的勇气,因此,高校应当对学生给予足够的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很优秀,还可以通过一些成功案例,激发学生向他们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可以在学校里开展挫折教育,让学生对挫折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从而在以后能够正视挫折。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完整而健全人格的培养,就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帮助学生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培养起明辨是非的能力,鼓励他们坚持自己不同的想法。高校应当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宽容的环境,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营造一个培养健全人格的环境,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担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重任,更关系到未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的维系,其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能走多远。为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意义,克服自身发展的缺陷和不足,顺应时代要求,实现全面发展;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人生目标少数民族哲学
菱的哲学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生目标*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特里的100个疯狂人生目标
100个疯狂的“人生目标”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