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地区人民文化自信力的养成与弘扬
2018-02-22孙婷艳
孙婷艳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358)
一、民族地区人民文化自信力的重要价值
(一)文化自信力利于区域文化发展
每个民族或地区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发展轨迹或地域特色文化。文化自信力的产生源于多民族文化特质,并推进区域文化历史性、原生态性、多样性魅力的展现。增强文化自信力,能够激发主动性,利于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推进各民族先进文化形成多元共生融合的发展优势;利于把握民族文化精髓,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将多民族、大众化的通俗文化打造成高雅化精品文化;利于增进创造力,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关系,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能够延伸包容性,扩大多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互动发展;能够强化整合力,积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文化品牌,处理好整体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
(二)文化自信力提供民族发展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劲的精神力量。缺乏先进文化引领,不能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民族之林。尤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社会结构转型的深度开展、多民族利益的共存发展,民族地区面临了利益多样、价值多元、观念多维的社会状态,文化自信力作为民族发展的内在基础与现实需要,不仅保证了推进民族进步的共识凝聚与思想引领,还推动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发展、传播、融汇与创造,为民族发展凝聚起了思想文化空间高速扩展,更加积极展现主体性文化形态与价值理念的磅礴伟力。
(三)文化自信力推进民族繁荣
文化自信一定程度上体现对民族生命力的自信。文化自信力是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文化主人意识的鲜明体现,是对本民族文化内涵和魅力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既增进体现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也是增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它作为一种正能量,能够正确区分文化本质,辨别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利于弘扬先进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智慧力量,在民族传统、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体现超越时代的永恒性与传世性,推进民族自强发展。
二、民族地区人民文化自信力的培育与养成
(一)克服文化自卑,形成科学民族文化观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种主观认同。能否以理性的态度评价本土文化,以科学的思维进行文化比较、反思与展望,对文化自信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将经济落后等同于文化落后,忽略自身文化的优势与亮点;对地域文化缺乏了解与发掘,文化感知匮乏,内在凝聚力不足;将不同条件、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文化进行不具可比性的比较,冲击文化自信;不具备恰当的审视心态,无法客观评价自身文化发展的阶段与程度,等等,都过分苛责并消弭文化自信心,不仅无法积聚区域文化发展活力,还成为民族地区最大的文化发展障碍。
在克服文化自卑心理与做法的同时,正确看待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与价值,树立科学的少数民族文化观,才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力。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以鲜明的自主性、特色性、包容性、发展性凸显于世界文化生态。不论是新疆文化圈、青藏文化圈、蒙宁文化圈还是陕甘文化圈、川渝文化圈、云贵文化圈,以及丝绸古道、唐蕃古道、草原古道、南方丝路,都不同程度积淀了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和生产生活方式,呈现鲜明的多样性、民俗性、凝聚性、独特性、交互性、变迁性。各少数民族以有形的物质文化、无形的精神文化,多角度展示了自身的历史进程、伦理意识、文化心理等;以体现于衣食住行、节庆礼仪、娱乐艺术等方面的千姿百态的风俗习惯,反映着民族性共同心理情感,制约、维护、巩固着民族共同发展,如伊斯兰教之于回族,泼水节之于傣族,等等。以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凝聚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基于不同的时空背景、环境条件,以各异的民族文化特质、独特的智慧积累,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思维和行为模式;在宗教、节日、服饰等方面与外部文化以双向融会渗透的态势,使民族文化呈现出一定的交互性、普遍性与混溶性;既受到全球化背景的文化冲击与同化危机,也不断进行了文化更新与变迁。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数千年来,各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字、天文历法、医药卫生、民族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创造了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化,交融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做出了巨大贡献。自古代以来,中国即形成了北部游牧文化、中部农耕文化、南部游耕文化三大类型文化区,至今少数民族文化体系源远流长,并使中华文化成为包容多种生产方式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丰富了中华文明类型。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互相交融,也已形成北方草原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多元共生、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绘制了中华文明辉煌图景。
(二)增进文化认同,形成整体文化自信观
融于中华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才能历经历史流变,独具特色而生生不息。少数民族人民文化自信力的养成,不仅要对本民族文化价值产生认同,积聚自信与活力,更要形成基于文化自觉,以文化自信为心理表征,追寻文化自强,融文化自主性、特色性、包容性、发展性认知为一体的整体文化观。
少数民族人民文化自信力的确立源于文化自觉。以理性眼光审视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大众文化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主流文化等多重文化表现形式,在理论与实践中探究中华文化形态、内容构建和价值旨归,才能够树立整体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文化归属感,积淀起文化自信的底气。文化自觉首先是人的自觉,是自身在文化上的觉察与醒悟。例如,从战略全局高度正确看待民族宗教问题,理智处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事宜,全力弘扬民族文化,等等。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要自觉融于中华文化的自主性,坚守历史周折中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谐凝聚定力、锐意进取精神、恢弘平和风范;自觉致力弘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推动文化的经久繁荣,秉承文化发展的特色性;自觉借鉴文化的包容性,以友好相融态度、以和为贵的文化价值理念,美美与共、天下为公;自觉适应文化的发展性,通过探究文化变化趋势与规律,把握文化变迁主动权。
少数民族人民文化自信力的形成重在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源于实力,是基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的不断提升壮大的追求与责任,更是一种凸显“民族表情”、“国家表情”的伟大素养。文化自信既排斥自我文化优越论、自我中心主义的文化自负,也斥于文化虚无主义、文化自卑心理的文化自卑。文化自信作为基于文化时空与方位的理性认知与建构,是对文化发展道路的自我调控,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要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必须深刻洞悉自身文化特点,以理性开阔的审视视角,进行文化反思比较与展望;以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考量,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全方位、多侧面、宽领域地进行平台展示、氛围营造与心理积淀。
少数民族人民文化自信力的形成当在文化自强。文化自强意味着强化现代文化自强意识,锤炼文化内在素质,塑造文化强大形象,增强先进文化自信力,不断发展关联于客观实际并获得良好现实反馈的文化。它既能实现人民的道德要求、满足人民精神需要,还适于时代需要、推进国家繁荣富强、提供“世界问题”智慧。它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阶梯式正向递进结构,破解文化的视域逻辑范畴路径等命题[1],推动着一体多元、融合开放的区域文化发展与繁荣。它强调文化创新,尊崇人的实践力量,要求不断强化现代文化的引领力、感召力与辐射力,扎实推进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与硬实力。
三、民族地区人民文化自信力的弘扬与发展
(一)提升区域文化发展,增强文化生命力
要坚持文明互鉴民族理念,秉承创新发展的时代理念,以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融合切换为动力源头,大力提升区域文化发展,增强民族文化发展生命力,奠定文化自信之“源”。一是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结合民族文化的历史传统性、民族地域性、时代开放性,延承少数民族文化品格、性格与模式,坚持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培育少数民族文化品牌,打造具有民族特色、时代风采的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鼓励并催生少数民族新文化。二是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从民族文化特色角度出发,调查分析少数民族特色自然与文化资源,评估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前景,探索产业化合理模式与路径,挖掘并培育新型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民族地区的市场属性、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生态特性,积极发展“产业生态化”模式的资源型特色产业、边境优势下的低碳型口岸经济、特色民族风光与人文资源结合的第三产业,承载民族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品牌与龙头企业,推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
(二)抵制错误文化思潮,强化文化主导力
多元文化环境提供了多样文化信仰选择。其中,不良文化思潮严重侵蚀冲击中国文化建设,造成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信仰危机。一是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虚无历史、扭曲事实的唯心史观,曲解民族文化标识,瓦解民族精神信念,否定中国立国之本,排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解构人们精神家园,消解人们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二是文化保守主义。忽视文化发展的丰富性、包容性,否认文化繁荣的规律性、发展性的文化一体论[1],故步自封、走向极端。三是文化消费主义。忽视文化价值、缺乏文化内涵的文化庸俗化、娱乐化思潮,放纵欲望,引发文化恶性发展。少数民族人民如何抵制妨碍文化自信观的不良思潮,坚定社会主义信仰,成为增强文化自信力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反映各族人民共同认同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使人们感受中国文化的崇德向善性,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与价值获得感,既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也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杜绝假大空,完善家国情感、社会责任、人民言行等价值观内容,强化民族文化归属感,让文化之“魂”入心入脑,为文化自信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正能量。
(三)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传承力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各民族建设发展提供有益启迪与借鉴,提供价值评判标准,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维持民族团结和谐,维系社会发展秩序,还集中表达各民族人民的思想观念、情感样式,体现中华儿女的丰富习惯、生活方式。因此,要增进文化传承,坚持吸收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与道德精髓,推进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的互鉴融合,加强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自觉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继续发掘传统文化价值。尤其在有效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要以少数民族自身为主体,以民族语言为核心内容,以学校教育为根本途径,以文化自觉为原动力,一是在清醒认识本民族文化历史、内涵与价值、优劣强弱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文化保护机制、建立民俗博物馆等多种途径消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存危机;二是强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利于民族进步发展的共同价值观与情感意志,并以特有文化为依托开展多渠道民族文化展示;三是以兼容并包的传承态度,善待历史文化、借鉴外来文化、弘扬科学文化,将文化传承作为动态过程不断实现文化创新,在文化之“根”的传承弘扬中积淀自信之源。
(四)建立利益共生机制,弘扬文化感召力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是思想文化问题,还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弘扬文化感召力,利于增进文化自信。因而,一要建立民族共同体的利益共生机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民族兴旺与文化繁荣息息相关,以本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理想为奋斗目标,方能凝聚共识,增进自信;二要建立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耦合机制,推进经济发展、保证政治公平、实现社会和谐,切实注重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解决贫富差距、公德缺失、腐败腐化等问题,才能真正满足人民获得感,使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建立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创共为机制。自古以来,人民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不论以何种途径方式增进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力量始终是“人”,故而“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3],充分激发广大知识分子的才华与能量;同时文化自信的形成与弘扬非一朝之功、一力之为,要促使社会各阶层力量广泛参与、共创共建。
(五)创新文化交流模式,扩大文化影响力
开放带来进步。民族的即世界的。近年来,中国的民族文化交流集中于实用文化交流、艺术文化交流,而真正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即思想文化交流总体处于浅表状态。因而,“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不同文化深入交融的融合剂,加强中国核心价值理念的传递,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一是不断提升文化交流层次,创新人文交流方式,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融合力、向导力、感染力、想象力与创造力,逐步将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展示给世界;二是大力创新文化交流模式,以民间与市场结合的方式开拓文化“走出去”之路,充分发扬丝路精神,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三是扩大民族文化价值,超越时空、超越国界,充分发挥消除偏见、化解歧见、增进共识的交流效果,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