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犹太文学民族特色及其在中国的研究发展

2018-02-22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犹太民族犹太作家

徐 丽

(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内蒙古民族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通辽 028000)

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的多元文学繁荣提供营养。犹太文学作家在美国文学界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其创作的文学作品讲述了犹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内核,其文学性不仅是犹太民族,更是美国的,乃至世界的。美国犹太文学不仅反映了古老犹太民族的宗教和文化底蕴,更是不同时期犹太民族与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犹太文学的形式构成和思想表达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独具民族气质,对美国文学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学者也通过犹太文学对美国文学发展过程和影响进行不同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犹太文学领域的发展。

一、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过程

犹太民族的历史悠久而沉重,几千年来作为一个流散族群前后在波斯、希腊、塞琉西王朝统治下取得生存。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五个时期。第一时期为美国犹太文学的萌芽时期,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下半叶,该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诗歌、书信和日记的形式表现,美国犹太文学萌芽于19世纪,但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其中,以诗人艾达·艾萨和小说家内森·迈耶为代表的作家的创作活动为早期的美国犹太文学奠定了基础。

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东欧大移民,他们怀着不同的心情,来到美国这片土地,正是这片土地,使他们开始享受自由,拥有各种待遇。在20世纪的前30年,随着移民活动的发展,美国犹太文学经历了苦闷彷徨、艰苦奋斗、成功发迹不同阶段,同时也造就了美国犹太文学的独特气质。

进入20世纪,在美国自由、开放的环境中,犹太民族抓住在美国的机遇,不断释放民族文化的能量和才能。美国的犹太文学经历一个由兴起到繁荣的发展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犹太文学中反映移民生活的小说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时,描述犹太人民真实贫困生活和受到劳动压迫的文学作品被视为左翼文学,在3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作家们的作品创作题材相对狭隘,作品的艺术造诣也略显逊色,还未能进入美国文学的主流世界。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以迈克尔·戈尔德和亨利·罗斯为代表的美国犹太文学作家,正式迎来了美国犹太文学的第一次繁荣,美国犹太文学正式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二战之后,优秀的犹太文学作家更是不断涌现,这一时期形成以索尔·贝娄、巴什纳维·辛格,伯纳德·马拉默德为代表的优秀作家,大量优质的犹太文学作品开始涌现,美国犹太文学迎来第二次繁荣发展。

1973年至今是美国犹太文学的平稳发展时期,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欧文·豪曾说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巅峰时期已经过去。但是,以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为代表的作家创作活力仍经久不衰,他们不断推出新的创作题材,范围和规模不断拓展,并形成以辛西娅·奥兹克、休·尼森桑为代表的新兴作家群,不断有小说创作,构成了以文学为代表的社会运动。

从整个犹太文学的发展过程来看,20世纪是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的大发展时期,随着犹太文学作家的涌现,国内外也掀起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盛况。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宗教、历史、文化等因素,尤其是20世纪的东欧移民浪潮和二战的集中营大屠杀等历史事件,无一不深刻影响了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本世纪的犹太文学涉猎范围多样而复杂,涵盖文学史、犹太族移民史、意地绪与希伯来文学、文学理论等领域,这一时期探讨的内容也包括宗教、政治、种族、性别意识、意识形态等范围。作家的探讨思路各有不同,有专门的种族研究,有探讨女性主义,更有探讨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后解构主义的文学思路。可以说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作家们的精神诉求和犹太文学在艺术特征和犹太民族的发展历史结伴同行。

二、美国犹太文学的民族特色

(一)作品中精神诉求

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该民族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作家的构思和表达反映出作品精神诉求。犹太民族一直以“上帝的选民”自居,这一观点并不是表达民族优越感或宣扬特权,犹太民族一直信奉上帝,坚信只有忠于信仰,并以高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才能肩负起传播上帝旨意的特殊使命和责任。“选民”思想是维系犹太民族团结和种族繁衍的文化传统,使他们在磨练面前保持信心,不放弃希望,得到精神慰藉。而选民思想为整个犹太民族的发展也带来消极影响。犹太民族的发展过程一直保持离群索居的半封闭状态,在其他民族看来是犹太民族隐含的优越感,进而遭到歧视和妒恨,也成为犹太民族不断遭受迫害和歧视的主要原因[1]。

在犹太文学第一次繁荣时期,亨利·罗斯在其《就说是睡着了》中曾描述了犹太小男孩戴维面临的生活窘境,小男孩生活的环境不仅存在宗教和文化冲突,更有生与死、紧张的家庭生活,还有对远在东欧的家乡的思念,文章最后回归宗教,小男孩试图通过上帝的力量缓解现实问题,却差点由于雷击丧命[2]。罗斯作品中的精神诉求是多数犹太民族人民的心理写照。他们渴望自由的召唤,但上帝没有回应,给他们似乎更为严酷的考验,因此,犹太民族在动荡和困境中等待着契约履行的到来。戈尔德曾借《没钱的犹太人》,刻画一个在童年经历苦不堪言生活环境的犹太男孩米基,在后来仍被贫困所累,终于明白阶级剥削才是贫困的根源。契约履行不能只靠等待,多数正在经受苦难的犹太人民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带到契约履行的那天,戈尔德借此表明对现实的不满和革命精神诉求。

二战后,贝娄在《受害者》中刻画犹太青年受到反犹主义的侵袭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状态。他的许多作品描述了犹太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依托,借助信件诉说生活的苦闷,和面对生活的一筹莫展。贝娄笔下的犹太人民面对生活压力和窘境似乎没有更多的选择,往往表现出逃避和出走的念头,流浪者奥吉和希望到月球上逃避的赛穆勒就是借助逃避实现精神诉求的体现。而同一时期的辛格和马拉默德更多的是思考现实,面对现实,他们通常首先揭示现实困境,在分析民族历史和宗教文化后找出原因或给出提示。他们的作品中包含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尊重,但同时带着困惑和矛盾。作品中传递出对民族宗教和法律的信仰,却又表现出对契约的不满,借作品中人物之口质问上帝[3]。作品中还传递出对身份问题的困惑以及对上帝态度的矛盾。传递希望整个犹太民族能够理性看待社会契约和犹太的宗教文化和历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许诺的迦南,不少作家在作品中反映出信仰上帝,但又不得不接受契约推迟履行的煎熬。

(二)犹太文学的艺术特性

1.同化主题,彰显文化价值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主流文化一直影响着不同裔族的文化,犹太民族的同化问题也同样表现在文学领域。欧洲移民美国的大浪潮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时期的犹太移民对在美国的发展持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通过不断努力成为美国的中产阶级,认为美国是新的依栖之地,一些生活苦难或者后来移民遭受反犹主义对美国的生存现状存在质疑和困惑,更有一批人在“上帝保佑美国”和“愿哥伦布倒霉”两种观念之间摇摆不定[4]。移民的不同态度反映在对同化的不同反应上,在早期的犹太文学作品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虽然对同化持有不同的态度,但是在面对文化差异、种族、移民身份和共同历史命运的环境中,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不同程度的碰撞和摩擦使多数犹太人难以摆脱对身份的困惑和痛楚。赫拉斯·卡伦曾对这一问题表明犹太民族的看法,不管他变成什么样,他始终改变不了他的祖父,这种犹太人不可能忘记历史的态度与现实中的精神痛苦是早期犹太小说的主题。在美国主流意识的同化下,一些犹太人逐渐放弃自己传统的犹太文化价值,开始接受美国精神。尽管犹太移民等诸多问题在美国多元文化氛围下逐渐淡化,不过是被暂时搁置,并不意味者美国社会完全接受犹太民族,犹太移民不过是处于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犹太作家为了唤起民族特性的东西,通过作品反映移民在美国文化冲突下的生活现实和困惑[5]。作品中更多是隐性地表达犹太民族性,通过对民族因素的挖掘和描写反映他们在美国的社会处境。尤其是当代的犹太文学家群更是发挥其在美国文学界的影响力,对犹太特征进行加工整合,描写人类的历史遭遇和生存困境。美国“犹太区”是具有犹太民族特性的文化形象,这里保持着正统犹太教和居住习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超越物质性质和物理空间的文化岛,是显著区别于周围环境的犹太文化意识和价值空间,反映犹太民族潜意识与美国文化隔离的愿望。

2.受难主题,刻画人物形象

犹太民族的发展历史使他们对“受难”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验。“选民”思想其实是对受难者身份的认同。他们认为现实的磨难是上帝对犹太民族的考验,只有道德上的升华,会使他们获得人生真谛,契约履行的那一天上帝将会带领犹太民族脱离现实困境。传统的观念在犹太民族的文化中世代相传,受难是犹太作家作品的主题,其中更以马拉默德的小说最具代表性。他的小说描写了典型的受难者形象,同时时期的小说家共同刻画了老实、傻气经常爱捉弄而又善于自嘲的“施勒密尔”形象[6]。这种普通的小人物,接受着不公平的社会待遇,经历苦难,在险恶复杂的社会中不能做自身命运的主宰,但又善于自我解嘲。《天生运动员》 《伙计》 《基辅怨》 《傻瓜吉姆佩尔》都生动地刻画了“施勒密尔”形象 ,主人公在生活中和他人嘲笑面前,没有退缩,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精神寄托,期待着弥赛亚的到来。这种自嘲式的艺术形式这是对苦难生活的注解,反映了精神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差距。弗洛伊德曾说犹太人幽默的自我批评起源于其生活的土壤,是犹太人根据其生活特点创造的故事。这种带有悲剧意味的自我解嘲会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普通小人物的心酸和痛苦。

3.流浪主题,渗透表达手法

流浪是犹太民族的生存常态,这一历史记忆不同程度地启迪犹太作家们对现实的思考。社会生活中物质的高度发达,使精神世界逐渐沦陷,人类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陷入迷茫、混乱和恐慌,精神世界经受巨大的变动。犹太作家借助犹太民族的发展历史借喻犹太人面临的精神困境。几千年的民族发展史要和当下生活状态相联系,表达了人们没有精神依托四处流浪的主题。贝娄是“无根基”主题的典型代表。诺贝尔颁奖致辞中表彰他对“当代文化赋予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7]。其作品中流浪汉形象众多,似乎流浪成为主人公认识世界的方式,借助主人公找不到生活归宿,不得不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空间流浪构成了小说的外在格局,而心理及情感找不到归属的心理流浪形成故事发展的内在主线,两条线共同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焦灼和困惑。流浪者在无根基的生活状态下不断调试,刚好符合二战后犹太人的心理状态。贝娄通过双重结构向人们展现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透视社会的阴暗面。创新意识流的表达方式运用时空交叉最大限度地展现主人公的内心迷茫和混乱。《雨王汉德森》的主人公虽继承大批遗产但不满足现状,进行非洲旅行和沙漠探险,完成自我精神探索,在归来时,捡到一孤儿,是新生活的象征更是对犹太文化的象征。将民族文化上升到美国生活最后升华至人类生存,这种形而上学的表现形式将犹太人对现实生活的困惑上升到人类对生存困境的普便追求,深刻体现作者对美国当地生活的感悟。

三、中国对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

(一)我国对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美国犹太文学研究是美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重要性不仅是因犹太作家在美国文坛上“群星璀璨”,涌现出了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伯纳德·马拉默德、诺曼·梅勒、E.L.多克托洛、阿瑟·密勒、辛西娅·奥兹克、欧文·肖、保罗·奥斯特等一大批重要的作家,而且还因其作品中所蕴涵的独特文化因子和深刻表达这些文化因子的精湛艺术。与笼统意义上的美国文学相比,美国犹太文学无论是在思想表达还是形式构成上,都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性。因此,研究美国犹太文学既要关注作为美国文学的一般特征,还要考察其所具有的独特品性。

我国学者也对美国犹太文学进行专门的研究。目前犹太文学成为美国主流文学,推动世界文学发展和繁荣,掀起国内外研究的热潮。我国对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1992年前,有关美国犹太文学的作品数量有限,由于研究资料的局限性,仅局限在文化介绍和作品欣赏,对文章的研究深度不足,所发表的研究论文极少。上世纪80年代后郭继德、鲁境对具有代表性的犹太文学作家的作品进行翻译和介绍,以黄鼎山为代表的研究者对美国犹太文学作品做了梳理,以乔国强为代表的学者对贝娄、马拉默德、罗斯等较为著名的犹太文学家的作品发表了多篇文章进行详细探究,作品中发表了具有见解的观点,使国内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得以发展。这一时期国内的多数研究者更多地从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方面着手。而乔国强将研究事业拓宽至约瑟夫·海勒的作品,夏政也介绍了几部辛西娅·奥兹克的作品,表现了战后美国犹太文学思想方面的冲突和困惑[8]。进入90年代,国内对美国犹太文学作品的研究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相关论文和文献发表的数量不稳定,整体上对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有较大提高。不同学者展开对犹太文学特定主题的作品研究,对犹太文学的范畴作进一步界定,并对学术界进行犹太文学研究的价值实施探讨,出现一批探讨犹太文学价值性和代表价值的研究著述,乔国强的论文集更收录了许多高质量的犹太文学作品,并从文学视角进行犹太文学梳理,为我国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提供参考价值,这一时期,我国犹太文学的研究系统性整体得到提高。

进入21世纪,国内对犹太文学的研究呈现较快增长趋势,相关研究论文达到历史最高,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明显增多,研究的方向不再局限于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主题和一般鉴赏,而是更多地开展文学发展研究和对作品加以理论分析,从创作、作品影响、作品特性、作品人物分析、作家分析、研究综述等展开研究,因而对美国犹太作品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其中魏啸飞的《美国犹太文学与犹太特性》对四位美国犹太作家的代表作进行探讨,向我们展示犹太小说中新观念与旧传统的冲突和激荡,透视主人公理性思维与情感纠葛的矛盾和统一[9]。不仅只重点考虑作品文学性,更是对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宗教哲学精神加以探索,发掘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加深我们对美国犹太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研究现状和不足

我国对美国犹太文学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的犹太文学作品研究比较单一,而且深度不够。在近30年的研究实践中,我国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基本上是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两者间摇摆。从文学研究人手,对文学作品没有筛选,不能加以区别地对美国犹太作家、作品进行研究,对作品中蕴含的犹太文学底蕴较少关注。或者单单从文化研究人手,而过于强调或者局限于美国犹太作家、作品中的文化和宗教内容,而忽略作品的其他内容,如作品的文学性等。而且国内对犹太文学的关注度尽管上升,但整体关注度不够,发表相关论文且具有影响力的研究者较少,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研究力量[10]。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对犹太文学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四大犹太作家的作品上,对新生代犹太小说家的关注度较少。

猜你喜欢

犹太民族犹太作家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
犹太文学中的“施勒密尔”形象与中国“阿Q”式人物之比较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