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舞蹈大众传播中的民族审美及人性美结合研究
2018-02-22李鸣曦
李鸣曦 于 璐
(1.中南民族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2.华中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一、少数民族舞蹈的民族性与人性美的内涵概述
少数民族舞蹈的民族性是指蕴藏在舞蹈中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特色,通过舞蹈的肢体动作表现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包括本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与历史文化。少数民族舞蹈经过优美的肢体语言与精美的民族服饰,将本民族独具魅力的民族性呈现出来。正是少数民族舞蹈这种独特的民族美才深受大众喜爱,不同少数民族的舞蹈各具特色,一个少数民族舞蹈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云南的傣族舞,一个舞种就包含多种舞蹈形式。
少数民族舞蹈的民族性的形成与民族长期的生活习惯、居住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优雅含蓄的、热烈奔放的、大气磅礴的、舒缓细致的,等等,这些都与民族独特的文化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蒙古族舞蹈的豪放奔放、自由洒脱;傣族舞蹈的温婉细腻,婉转悠扬。独具风情的民族舞蹈配合独特的民族服饰与音乐,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展现蕴含其中的民族文化。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舞蹈的影响力已经超越地域限制,不仅影响了本土舞蹈的文化传承,对其他地区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少数民族舞蹈的人性美是指蕴含在民族舞蹈中引起大众情感共鸣的人文情感与人文关怀,这种情感的共通是震撼心灵的根源。少数民族舞蹈中蕴含的自然、天地与人的和谐统一,这也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向往与追求。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发展中,都市生活的人们渴望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希望有一种得到身心放松的休闲方式。少数民族舞蹈独特的人性美在大众传播的条件下,一方面为人们提供高层次的娱乐方式;另一方面使民族舞蹈的人性美得到更好的宣传与推广。少数民族舞蹈的人性美能够深入人心,需要少数民族舞蹈的人文情感与人们的精神需求高度契合。
二、少数民族舞蹈大众传播与弘扬民族美、人性美的关系
(一)少数民族舞蹈独特的民族审美是大众传播的基础
少数民族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与汉族存在巨大差异,在源源流淌的历史长河与千百年的世俗生活中,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与休闲方式,最具代表的娱乐性形式就是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舞蹈相对于研究少数民族的古籍文献更具生动性,加之少数民族居住的自然位置比较偏远,与外界的交流甚少,他们很少用文字记载自己生活的点滴,更具欣赏力与娱乐性的舞蹈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条件提高的基础上,人们的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经济市场环境下,多种艺术形式与休闲方式可供人们挑选,在琳琅满目的文化商品中,少数民族文化是一股清流。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慢慢被发掘出来。独特的充满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舞蹈自然加入文化需求的队伍中,一些广为人知的舞蹈形式,如云南傣族著名的“三道弯”孔雀舞、蒙古族的骑马舞等,这些饱含民族风情的舞蹈对大众人们眼球的吸引,是少数民族舞蹈由小范围受众向大众视野转变的审美基础。
(二)少数民族舞蹈散发的人性美是其大众传播的精神支撑
少数民族舞蹈是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劳作与集体智慧的结合,人们将自身对自然的崇拜、对神灵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和谐生活的溢美之情淋漓尽致地寄托于舞蹈之中,通过精致的民族服饰、首饰与优美的肢体语言,展现本民族独特的生活艺术风貌。这种通过舞蹈表达对自然生灵的赞美之情与人性本善是一致的,人们对于舞蹈动作的编排正是遵循这一价值追求进行的。所以除却少数民族自身的体会,其他欣赏者也能在休闲放松之余,体会到少数民族舞蹈中所要传达的价值理念,这种追求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统一的人文情怀与精神,容易引起大众心理共鸣,是民族舞蹈走向更大舞台的精神支撑。
(三)大众传播是少数民族舞蹈彰显民族美与人性美的桥梁
以往少数民族舞蹈的受众局限在本民族一隅,范围与影响程度极其有限,外界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艺术成果也不甚了解,所以导致少数民族与外界有效沟通少之又少。然而,随着少数民族地区逐渐对外开放,经济物质与文化传播条件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已有传播其舞蹈的基础条件与保障,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舞蹈进入大众视野。大众传播由于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应用,逐渐成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播的桥梁。通过文艺汇演、电视网络放送、智能手机官方账号推送、报纸杂志的记录报道等,少数民族舞蹈逐渐被外界熟知,大众传播成为架起弘扬少数民族舞蹈民族美、人性美与外界大众了解研究少数民族舞蹈的桥梁。
三、少数民族舞蹈弘扬民族美与人性美的传播条件
(一)优质的舞蹈文化作品是少数民族舞蹈大众传播的前提
少数民族舞蹈的大众传播必须具有丰富优质的传播资源,好的舞蹈作品是其大众传播必须具备的资源支撑。民族舞蹈如果立志在大众传播中有良好表现,得到人们的喜爱与市场的认同,就必须有优质的代表性舞蹈支撑,通过代表性的舞蹈作品,经过人们口耳相传,逐渐在娱乐市场上赢得良好的口碑,既可以提高舞蹈作品本身的知名度,又可以进一步宣传民族特色文化,带动民族地区其他文化的传播。优质的舞蹈作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所展现的独特民族文化魅力,能够极大地与人们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能够扣动人们的心弦、被人们接受的舞蹈,才会拥有持久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也是少数民族舞蹈大众传播的价值所在。
(二)丰富多样的传播媒介是少数民族舞蹈大众传播的技术支撑
传统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小范围的人际交往与团体活动,导致少数民族舞蹈的受众甚少。信息技术时代环境下,丰富多样的传播媒介是民族舞蹈对外传播的重要技术支持。少数民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播的传统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传播需求。计算机互联网、智能通讯设备、网络电视等等,人们通过这些便利的休闲娱乐方式就能实时感受民族舞蹈的表演,超越地域与时间的限制,欣赏优秀的舞蹈作品,使自己得到身心的放松愉悦与压力的释放。丰富多样的传播媒介,打破以往舞蹈文化传播的地域性与时间的有限性,为人们选择欣赏民族舞蹈作为闲暇消费与了解探究民族文化,弘扬少数民族舞蹈的民族美与人性美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大众的广泛参与是少数民族舞蹈大众传播的重要力量
传播少数民族舞蹈最重要的是要有受众人群,广大人民群众是少数民族舞蹈传播的对象,缺乏观众的舞蹈即使拥有最精良的动作编导与华丽的表演舞台,也会失去其创作与存在的意义,没有民族文化价值可言。所以,少数民族舞蹈的创作与传播,必须经过长时间地深入研究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生产方式,认真调查文化娱乐市场对民族舞蹈的需求种类与形式,依据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精准地把握市场的脉动,创作者再对民族舞蹈的主题与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由此创作出的舞蹈才会有一定观众保障,才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被人们选择,使人们在精神上接受,这种符合时代要求独具创新又有良好的市场接受度的舞蹈才会焕发持久耀眼的光彩。
(四)政府与社会团体的支持是少数民族舞蹈大众传播的有力保障
除了上文阐述的少数民族舞蹈大众传播的主观与客观条件,外在的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是民族舞蹈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少数民族地域与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渐渐频繁起来,独具地域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政府在致力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推广。许多珍贵的少数民族舞蹈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单中,这就为政府宣传少数民族舞蹈提供有力的文化依据,由此民族舞蹈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效益也是十分理想的。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有的可为民族舞蹈传播提供资金物质条件支持,有的可为其传播提供创作人才宝库,有的可以以非盈利的形式组织民族舞蹈表演,面向广大基层群众,使被人们认为遥不可及的民族舞蹈,走下灯光华丽“高大上”的舞台,深入到群众的队伍中,贴近人们的心灵,通过触手可及的近在眼前的舞蹈表演,让人们深刻体会到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感受舞蹈与心灵的契合,进而接受民族舞蹈所要传达的民族文化内核,扩大民族舞蹈的受众面与社会可接受度。
四、少数民族舞蹈面向大众传播的现实困境
从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播理论讲,主观与客观条件同时具备加之外界各种力量的有力支持,其传播发展的过程应该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实际情况又是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改变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些情况并不是人为可以预测得到的,可能其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传播链就会发生断裂,如果关键点出现阻碍,更是会影响民族舞蹈传播的整体效益。当下,民族舞蹈的大众传播困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作品。民族舞蹈大众传播的首要条件是具有新颖的、满足市场文化需求的文化作品,但是纵观现代民族舞蹈作品,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能引起市场共鸣的舞蹈作品,产生一定的轰动效应,但是这类舞蹈作品在数量与品质上表现出极度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对民族舞蹈大众传播是极为不利的;其次,少数民族舞蹈的受众较少,主要集中在本土民族区域,其他地区的人了解与熟知的程度远远不够,说起大众熟知的民族舞蹈,我们或许还能产生一些认知共鸣,但是部分十分优秀的民族舞蹈由于缺乏传播的技术条件支撑与有力的物质支持,往往被湮没于历史长河中,最终默默落下帷幕,置于无人问津之地;最后,少数民族舞蹈的公众参与度较低,提起某一少数民族舞蹈,人们往往不了解舞蹈的来源和表象之下的民族文化之美,观众对其兴趣缺失,势必导致其在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找不到情感的寄托,心灵与舞蹈难以找到情感共通点,这样少数民族舞蹈的大众传播就会失去原本的意义与价值。
五、少数民族舞蹈在大众传播中的路径探究
鉴于少数民族舞蹈在大众传播现实中遭遇的困境,若要将民族舞蹈的民族审美与人性美充分发扬,需要依据现有的资源条件与深度的发掘,将劣势转变成优势,让民族舞蹈从大众传播困境的泥沼中解救出来,结合民族舞蹈自身的特点与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改变现状,逐步将民族舞蹈的民族美与人性美完美地呈现出来。
(一)鼓励舞蹈创作与表演者积极进行优秀作品创作、演绎
优秀的舞蹈作品离不开创作者的辛勤投入与劳动,一部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作品,往往需要创作者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创作者不仅需要详细深入了解创作民族舞蹈的文化背景知识,更要直接深入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将自己置身于创作的第一环境中,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学习中,创作者会依据自身的体会,发掘少数民族舞蹈中具有创作价值的特点,从而在主题的选择上往往独树一帜。所以,舞蹈作品的创作者应该积极投身于作品创作的源头,饱览民族舞蹈文化的理论知识与深刻了解民族舞蹈的民族美与人性美,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舞蹈作品。演绎舞蹈作品的表演者,也应该与创作者进行有效的交流,领悟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文化内核,将舞蹈的民族美与人性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二)少数民族舞蹈的大众传播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除了舞蹈创作者优秀的作品支撑与表演者完美的演绎外,少数民族舞蹈的大众传播最重要的一环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大众广泛参与民族舞蹈的欣赏与二次创作演绎活动,都会有力推进民族舞蹈的传播力度,扩大少数民族舞蹈的影响力,提升民族舞蹈的知名度。
(三)少数民族舞蹈的大众传播需要有效利用新型媒介的功能
新型媒介传播手段是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提升民族审美与发扬人性美的重要凭借。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建立自己官方的微信与微博账号,用于宣传民族舞蹈文化;还可以在网络直播平台上进行舞蹈表演活动的现场直播或录播,使人们在浏览网页或者信息推送时,能够掌握最新的舞蹈讯息。
六、结语
少数民族舞蹈是融合民族美与人性美的艺术载体,其外化表现的意义在于更好地突出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内涵,彰显蕴含于其中的民族美与散发光辉的人性美。对于少数民族舞蹈的大众传播过程,我们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力求每一个节点都做到最好,以此推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