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职园林专业怎样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2018-02-22张经中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园林中职

张经中

(河北省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南宫 055750)

中职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出技能性强的专业性人才。近几年来,各中职学校都在提升园林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此方面上均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成果不尽人意。

一、中职学生性格特征分析

中职学生主要是从初中毕业生中录取而来,入校时年龄基本是十五六岁,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除此之外,大多数中职学生是初中毕业后无法升入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所以这部分学生在性格上具有特殊性,给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1.文化基础差,但思想活跃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其入学原因多种多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文化学习成绩不佳。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成绩没有达到高中学校录取分数线,还有部分是初高中阶段中途辍学的学生。总体来说,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差,且对基础性理论学习不感兴趣。

然而,中职学生思想十分活跃。与高中生相比,他们更加关注课堂学习之外的事物,更乐于接受社会上的观点和思想,他们的想象力更丰富、思维更开阔,所以性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价值观不成熟,但自我意识强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再加上不喜欢学习,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处在高度不稳定状态,对事物的看法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有着非常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会被动接受教师的观点,对教师的观点和看法具有较大的选择性,甚至是对抗性。

3.理论接受能力差,但实践动手能力强

中职学生的初中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好,学习热情不高。但是,中职学生有一些共同特点:爱动、爱玩、主意多。由于初中文化基础不好,升入中职学校后,中职学生对文化理论课程依然兴致不高,所以基础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差。但是,他们爱动、爱玩、爱思考的特点,促使他们对动手操作有着天然的好感和强烈的欲望,所以中职学生是实践操作的好“材料”。

二、园林岗位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1.爱岗敬业的思想品质

爱岗敬业是每一个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但是,园林工作有其特殊性,许多工作都是室外作业,再加上园林工作岗位与农业岗位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多少会存在一些“农业”的影子,与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存在一定的落差。对于这样的工作岗位,中职园林专业学生更加需要具备爱岗敬业的品质。

2.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充沛的体能

园林工作是一项脑力与体力结合的辛苦工作,不管是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还是绿化维护和养护,工作人员都需要进入工地,风吹、日晒、雨淋是工作中的平常事。这一岗位既要求学生有充沛的体能,又要求学生能经受各种恶劣天气的考验。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强健的体魄,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很难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下来。

3、具备园林职业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园林专业并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涉及到美术、工程等多个艺术方面,这就导致了园林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植物栽培、盆景制作以及花卉的养护等各方面能力。教学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专业水平高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园林专业的基础知识外,对植物花卉、园林工程等技术性较强的相关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在综合性的学习中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才能满足社会对园林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前文中也提出了,近几年来,中职学校对园林专业学生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在教学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多,但是取得成果却很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在园林教学方面的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方法也有欠缺。下面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几点建议。

1、运用递进式的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对学生培养,不外乎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时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对园林职业人才的要求有哪些,使学生在离开校园走入社会职业岗位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了培养出更多专业化水平高的人才,学校要善于运用阶梯式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学生入校的前一阶段,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包括一些理论知识与技能等等,在学生有了足够扎实的基础之后,在最后一年里,引领学生进入到园林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在实习中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递进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2、加强实践性教学

学以致用是所有学科的教学目的,园林专业当然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如果仅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时间久了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职业技能很难提高。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加入适当的实践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做到将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加强校企合作

上文中提到的实践教学,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走校企合作之路,园林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会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与巩固。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学校能够获得更多的物质与人力资源,在合作中提高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可谓一举两得。

总结

通过上文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园林专业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学校必须改变教学思想与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

[1]王敏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实训教学考评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7)

[2]赵居礼,田锋社.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园林中职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清代园林初探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