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心治本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启示

2018-02-22张兆国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寡欲山涛治本

张兆国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0)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北宋名臣包拯,一生廉洁,而他的这首自律诗也如同他本人一样,流传千古。诗中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一语道破为人廉洁的修法:最根本的还是从“清心”开始。

“清心“即清理私欲,修身、正心。

曾子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否矣”。其意是说,人如果不修身,就没有教养、涵养,社会就不能很好地安治,国家就不能得到治安和强盛。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宰相(楚国称令尹)叫詹何。有一次楚王向他请教治国之要是什么,詹何回答:“修身”。楚王以为詹何听错了,心想:我问治国,令尹为什么答以修身之术呢?楚王重问了一遍:“令尹,我是问治国之要,治国当中最要紧的是什么”。詹何回答:“我没有听说过身修而国乱的”。詹何的回答果断而坚定。千年后,魏徵又跟唐太宗讲了这个故事,并引申道:“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近取诸身”,必能“远体诸物”,这就叫做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身能修,国安定,上行可以带动下效。假如人人都能修身,国家何患不安?

修身、正心首先要“寡欲”。《孟子》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又如老君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庄子》云:“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也”。寡欲,不是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相反,却能使心至静、天人合一,正所谓无欲则刚。《道德经》中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如婴儿一般‘柔’的心性:至纯至真、无欲无知,无思无虑,神气抱一,魂魄相随。让‘气息平和’与‘身心平和’彼此反照、相依相存,进而波澜不惊的处于当世,最后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人往往感到轻松自在,不受拘束,反而更能做出成就。“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由此可见,当人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便能考察大自然往复的道理,探究其本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若不能清心寡欲,虚怀若谷,心灵就不能保持在静的状态,贪婪、欲望就会占据内心,进而腐蚀心灵,滋生腐败,正所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修身、正心其次要“向善”。《周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善若水”,向善是一种博爱的力量,“利万物而不争”;向善也是一种谦逊的姿态,“处众人之所恶”,不卑不亢,“故几于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向善要懂得替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向善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推己及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向善要懂得真诚待人。

修身、正心更要“守志”。“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守志首先要在心灵深处埋下人生理想的种子,以明确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志向一旦确立,便不容易被改变,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守志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是仁德的体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这正是仁德所在。守志是一种勇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守志更要经得起外界物欲横流的诱惑,不以物喜,“不以物挫志”。

修身、正心需要“自律”来保障。“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

西晋时期有一位叫山涛的大文学家,也是一名清官。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令,送给山涛100斤上等蚕丝。山涛不愿独自违抗当时的风气,就收下来藏在阁子上。后来袁毅恶迹败露,被送到廷尉治罪。山涛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但印封却完好如初。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人尊称其为“悬丝尚书”。文学家王戎曾这样评价山涛:“他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人们都喜爱它的珍贵,却不能估量它的真实价值。”以法度自律,方可以法正人。否则,“丧己于物,失性于俗”,沦为“倒臵之民”。

子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当你富贵时,就要多行善事。取之于社会,用诸于社会。当你贫穷时,也不能挺而走险,做非法害人的事。当你处在未开发的部落时,就要入乡随俗。当你处于患难的境地时,要泰然忍受患难。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大千世界,物居其位,万物“自律”,方可各尽其用,天地和谐。

修养身心,不仅需要自律,还要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即他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修身正心需要坚持不懈,但也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长。“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修养身心,要“依乎天理”,方可“以无厚入有间”。

“修身,正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需要需要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日日行、天天做、坚持不懈、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寡欲山涛治本
嵇康 山涛 绝交于江湖,相知于内心
期待美好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期待美好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
简单悟语
供给侧改革:治本之道
治本清源 创新举措 海门积极化解环境信访难题
供给侧改革:治本之道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