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活”起来

2018-02-22白晓东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葡萄沟语文课美的

白晓东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石灰窑镇新华小学 辽宁 岫岩 114324)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发带来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春风,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怎样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经过实践证明,小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的活力,就要让小学语文课“活”起来。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情境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端午日》一课时,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记者采访的形式,女同学当小记者,男同学做被采访对象,老师先问:“被采访对象最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学生答:“最好是一位老大爷。”我接着问:“为什么要是老人,而且是老大爷呢?老奶奶不行吗?”学生回答:“老大爷阅历深、见识广,过去老奶奶参加社会活动比较少,可能对端午日赛龙舟的情况了解不多。”老师加以肯定后提出活动的要求:“女同学当小记者要认真看课文,这样才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通过采访,让大家对湖南人民端午日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有所了解;男同学做被采访的老大爷,也要认真地阅读课文,可不能被小记者们难倒啊!”之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进行记者采访活动。时常在网上看到同行诉说语文课的沉闷,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深有感触。当我们面对课堂上一次次无言的期待与失望时,心里不免纳闷:为什么更多的孩子愿意观望和等待,而不愿意交流展示呢?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活”起来呢?期待老师们关注话题,指点迷津!为使课堂能“活”起来,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工夫。也就是说,情景设置的恰当与否,它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冷热。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主要还是要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并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首先还是要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关键是要允许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要让学生有想表达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其次,教者在课堂教学设计

上不能有过高的起点,学生感觉无法越过那坑,只能用沉默来应付了。其三,要有“玩”性十足的方式方法。毕竟是学生,好玩的天性不能泯灭,因此教学中还是要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精美的课堂导语,如同一块磁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思维,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三、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活起来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题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

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因此,我们不能仅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还要把学生引导入戏,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解构能力,达到思想教化与生活情趣并重、知识积累与文化融合相成;教材示范与表达热情并存。简而言之,语文教学要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学生对新事物最易产生好奇心,对与以往不同的环境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新颖奇异的学习环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例如,我校一位教师在教《葡萄沟》时,先让学生跟着小导游边看录像边听解说,到葡萄沟去走一趟。接着让学生用文章中的一句话说说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然后围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质疑,学生提出的大多数问题集中在“葡萄沟好在哪里”这一关键问题,抓住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文章的重点。这节课的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新颖独特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质疑、解答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体验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美境教学,有助于课堂活起来

语文是一门“美”的课程。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课文题材和题材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如小说和童话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因此,在备课中,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的问题。学生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这种认识的规律反映在审美活动中,是从理解到想象,从体验到评判,因而教学时又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我觉得不仅要创设美境教学,还要设计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要让学生思想活跃中接受知识。课堂才能活起来,就必须将课堂“化难为易”,消除学生紧张恐惧心理。指导学生读会书,写好字,把问题简单化,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适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觉到其实学习就是这样简单,我也能行,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能被激发。这样学生在课堂中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情绪能放松,有助于课堂活起来。

猜你喜欢

葡萄沟语文课美的
甜甜的葡萄沟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打破平衡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好美的雾
语文课上做游戏
火焰山下葡萄沟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国家AAAAA级景区葡萄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