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讲述让人物通讯更鲜活
2018-02-22任燕萍
任燕萍
(包头日报社,内蒙古 包头 014020)
人物通讯是指以人为对象、专门写人的通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作为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要素,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新闻作品中的人物报道也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人物通讯的报道理念有了巨大的变化,总的来说,正在改变过去的宏大叙事、“高大全”形象塑造的模式,越来越回归人的本性,即无论恶人还是善人,首先要将报道对象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观察、描述和表现。
要想写好人物通讯,重要的是解决好怎么讲和怎样讲好的问题。
一、抓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使人物更鲜活
古人云,意在笔先。写人物通讯,首先应明确文章要表达什么,想给读者一种什么样的启示。作为时代号角的人物通讯,主题必须要与时代的脉搏共振。所以,我们在写新闻人物时,一定要力求抓住其最能体现时代气息的特征采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如此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例如,《包头日报》刊登的人物通讯《潘志荣:牧民心中的检察官“安达”》中,潘志荣是内蒙古政法机关首位获得“北疆楷模”殊荣的干警。他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比如爱岗敬业的精神:一年365天,他有200多天在基层农牧区奔波,走遍了全旗77个嘎查和行政村。再如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事检察工作30年,扎根在气候恶劣的达茂草原,把对党的无限忠诚转化为坚守平凡岗位上。还有恪尽职守,全力维护公平正义的精神:化解矛盾纠纷上百起,办理各类案件610多件,无一错案。但是该篇通讯选择了他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干部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与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用真情换民心,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作为主题,这样的主题宣传更符合时代要求、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选取最吸引人的故事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写活人物新闻,要遵循三个字——“讲故事”。故事要讲得绘声绘色,就不能简单罗列事例、堆积业绩,而应在众多的事例中重点突破,努力去寻找与主题相关的最鲜活、最有冲击力的素材和事例。
例如,《包头日报》刊登的稿件《居委会的编外“掌门人”》,为了突出黄甫大爷热心为社区服务的精神,文章重点写了两方面的事迹:其一,黄甫大爷是个不挣工资的居委会主任助理。其中写了一个特别感人的小事例:有一次,他生病住院,没等病好就嚷着出院:“明天,我还要上班呢。”大夫很奇怪:“这么老了,上什么班?”问了半天才知道大爷是在居委会“上班”,只干活、不拿钱。通过大爷的语言描写,突出了他身上具有的强烈的责任感。
其二,黄甫大爷是个热心助人的义工班长。文章选取了这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事例:小区里9栋和10栋楼上住着两个残疾老人,每逢冬天下雪,黄甫大爷都惦记着赶快出门把两栋楼前的雪扫开一条通道,防止两位老人出门滑倒。
这些典型小事例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黄甫大爷“热心肠”的性格特征。
三、写出打动人心的细节——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人物通讯写作要善于捕捉和运用细节。美国著名记者修马利根说:“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入人们的情感中。”普遍存在的事例不能全面地展现一个人物,细小的情节才能把人物的精神境界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讯不是依靠抽象空洞的说教和赞美,而是通过富有人情味的人物的言语和行动来征服读者的。有时你费尽心思堆积了一些诸如“孜孜不倦”“发奋图强”“勇于创新”等形容词来赞美人物,还不如人物说的一句质朴的话或做的一个细小的动作更传神。
抓住细节,善于捕捉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是写活人物通讯的关键。
比如,《居委会的编外“掌门人”》就抓住了老人腰间挂着居委会钥匙这个细节,还戏谑地将老人叫为“掌门人”。正是这一细节描写让老人的形象丰满立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潘志荣:牧民心中的检察官“安达”》这篇通讯中,为了表现潘志荣对待牧民一腔热情,借钱给他们很大方,对待自己却节俭,记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他一件羽绒服穿了8年,袖子上破了个洞,里面的毛絮往外钻,他就用透明胶带贴住接着穿;儿子替下来的运动鞋他舍不得扔,垫了3层鞋垫穿出门,妻子后面追出来,“几十岁的人啦,也不怕别人笑话”。这些细节描写特别地打动人心。
有了精彩的细节,人物才能活起来。没有细节的故事就显得很假,而有细节的故事就显得真实。多增加细节,可大大增强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四、使用接地气的语言——增强人物的感染力
记者要想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要学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讲述感人肺腑的故事。要让典型人物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展示,就必须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话。这些不包装、不拔高的语言,才真正具有击中软肋、震撼人心的力量。
例如,《包头日报》刊登的稿件《“让乡亲们走上不沾泥的路”——记土右旗交通运输局局长王高乐》,这篇稿件虽然写的是典型人物,但是完全摆脱了先进事迹材料的束缚,而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用声情并茂的故事讲述,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特别是稿件中人物带着泥土气息的语言,读来非常亲切感人,如“我们黄河畔畔的红泥路呀,赶上那个下雨天呀,脚底板像踩上个大年糕……”“通村水泥路是民心工程,修好了老百姓会感激我们。如果要是谁心黑了,不是好事不成反留骂名吗?”这些质朴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事实上,基层百姓熟悉的、生动形象的、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群众性语言,是媒体和读者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钥匙。实践证明,那些形式老套的“文件式”“案牍式”“八股式”的新闻语言,任何时候都吸引不了读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