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化类网络自制节目的传播策略
——以“看理想”系列节目为例

2018-02-22曹文扬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媒介理想

曹文扬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

一、叙事逻辑:做有价值的内容传播

优酷自频道于2016年成立文化频道,以此为根基开发了众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类网络自制节目。“看理想”系列起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的文化品牌“理想国”,它在2015年推出了一个“影像出版计划”。当年6月,其在优酷和土豆双平台正式上线播出。土豆总裁杨伟东表示:“企业关注的并不是节目的流量,节目本身的内容与质量更加重要。”起初,“看理想”只有三档视频节目,即《一千零一夜》《局部》《听说》,接着推出了窦文涛的《圆桌派》、杨照的《呼吸》、木心美术馆纪录片《号外》。“看理想”总策划人梁文道认为“看理想”的核心理念是将有意义的知识与观念公之于众,用文学与艺术、关怀时代的心智生活与公共价值,即为做有价值的内容传播。

梅尔文·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低级趣味内容,二是无争议内容,三是高级趣味内容。而媒介批评家认为“高级趣味内容”是指能够起到提到道德、教育和某种鼓舞作用,得到广泛的传播但不一定能够拥有广大受众的媒介内容。“看理想”作为一种传播高级媒介内容的节目形式,力求将人们的消费视域从综艺真人秀节目带给我们的“狂欢景观”拉回到传统文化,追寻精神价值消费的“文化景观”。笔者认为,“看理想”系列节目主要从文本策略、视听语言层面入手进行有价值的内容生产。

二、文化逻辑:与“娱乐至死”时代的抗衡

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一书中认为:“一本书就是历史,它的一切都把我们带回到过去的时间里——从它的写作过程到它线性的陈述,再到通篇运用自如的过去的时态。古往今来,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媒介能如书一样让我们感受到过去是如此有用。”“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千零一夜》正是通过以讲读书本为节目形式,以对古今中外传世名著的解读作为传播内容,这种文化生产逻辑正是“看理想”团队与泛娱乐化时代抗衡的资本,其开拓出了一片文化的净土。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过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为大众所接受与消费的一种文化被称为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传统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将大众审美作为创作基点,满足大众群体的消费而创作,是一种大众文化的体现。而“看理想”系列节目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大众,而是试图构建一种小众的文化框架。格伯纳曾提出:“电视是作为一种文化武器,其内容可以构建受众的世界观。”而受众世界观不只有传统的电视可以构建,在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使网络视频节目同样对受众文化观、世界观的构建产生重要作用。“看理想”团队正是通过这种小众文化的输出,达到使受众形成自身文化框架的目的。

三、市场逻辑: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文化品牌

优酷自媒体频道打造的“看理想”系列品牌节目截至目前,频道订阅数量已超10万,单期点击量超过100万,微博阅读量超11170万次,首播第一年播放总量达到2.8亿次。“看理想”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不仅基于内容的精良制作与文化意义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垂直内容商业的打造。尤其是在媒体融合时代,“看理想”系列节目不只是满足于节目播出的需要,而是积极地注入互联网思维,注重节目品牌化建设,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跨媒介传播互动,努力将传统的电视受众转变成为新型的网络用户。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7年6月已达到7.51亿。在如此庞大体量的网民数量面前,如何依据节目的特点对受众进行精准定位,是值得所有网站平台思考的。优酷土豆总裁杨伟东表示,做“看理想”系列的初衷就是想在7亿用户里寻找这些文艺青年。因此,“看理想”团队将自己的节目受众群体定位为“高收入、高学历、高消费”的三高“精英群体”,实施“小众传播”的传播策略。与大众传播背道而驰的“小众传播”,虽然传播范围不及大众传播,但其用户黏性强,同时“三高人群”拥有强大的购买能力,也为节目的收益做好了保障。为增强“三高”群体用户黏性,“看理想”团队开设了许多线下活动,如举办文化沙龙活动;去乌镇木心美术馆参观;邀请知名学者与观众一起探讨交流等线下活动等。

[1]戈夫曼(加).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周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3-28.

[2]费斯克(美).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05.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媒介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