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访,最具质感的家校联系桥梁

2018-02-22郑建荣

新校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家校班主任

文 / 郑建荣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成长两个最为重要的环节,于是,家校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家校合作的形式常见的有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访谈、家访等,其中以家访最为传统。

不过,由于目前家访制度不够健全,很多教师对家访工作认识不深,觉得家访既费时又费力,都不愿意开展这项工作;而学生对于老师家访也有误解(告状、问责),以致家访这种有效且温暖人心的家校合作形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如何通过家访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相互支持和配合,强化教育作用,就成了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温州八中多年的实践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如何提升家访的“质感”

家访要讲求“质量”

家访的目的在于促使教师与家长、孩子相互理解、配合,围绕孩子健康发展拨动同一根“琴弦”。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家访前要明确目的。家访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家长告状,或是把责任推给家长,而是为了和家长真诚地交换意见,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协助,共同把学生教育好。

要制订详尽而可行的计划:“备好课”进行家访,考虑好与学生家长交谈的问题,针对心态层次不同的家长进行交谈,做到有的放矢,让家访真正发挥作用。

家访后,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这是家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段时间后,班主任还要专门对家访中交代的有关要求,做一次电话的再访,了解落实情况,如有进步,应大力肯定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落实情况欠佳,就要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家访要体现“素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殊途同归的两个方面,不但有共同的目标,还要有积极的互动和良好的合作。

在家访时教师要注重互动,不要“一言堂”,要留给家长和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和机会,善于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委婉地指出学生的缺点。

走进学生的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以及所体现的良好“素质”,影响着家长与学生,让“言传身教”发挥极致。

家访中,我们要做到:不是要家长、学生改变什么,而是要让他们看到老师有什么期待。让家长感受到家长的要求就是老师的追求。那么,家访就是成功的。

家访要克服“异质”

目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往往仅有目标的一致,却没有方法的互补。家访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教育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等多重关系中存在的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克服“异质”。

教师家访、走进家庭、沟通协作,既帮助家长解决了家庭教育中“有心无力”的问题,又在家校中建立了良好的教育合力,也使学生找回了自信与信心,真正实现校内校外“教育目标一致、教育合力一致”。

家访要把握“特质”

家访不同于平常在校上课的各类活动,它有其特有的性质,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班主任要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家访。班主任与家长是有很多共同语言的,家访时除了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外,还要充分听取家长意见。

其次,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家访。学生一见到班主任来家访,思想上常常有压力,唯恐班主任告状。班主任事先要洞察这种心理,要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

再者,把握好家访时机,尽量选择“公约时间”舒缓受访学生的心理压力。所谓“公约时间”,就是适当偏离学生“问题”发生的焦点时间,即让学生普遍感到教师不是针对特定学生的家访时间,这时可以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另外,选择一个特殊的时间进行家访也很重要。学生生日前的周日是不错的家访日,提前送上的祝福会让学生深受感动,无形之中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其他时间,比如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生病、学生家里出现变故时,也都可以作为家访的时机。

创新探索家访新形式

在多年的家访实践中,我校坚持对家访这项常规德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努力尝试着探索出一套新的家访方式。

班主任单独家访

这种家访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因为多种原因而导致性格比较自卑、孤僻的学生。

这类学生通常因家庭存在经济问题、父母离异,或不受重视等问题,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通常不喜欢学校的人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

本着充分关爱的态度,应尽量单独地走入他们的心灵深处。特别注意的是,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准备好再“进去”,否则那扇“大门”很容易被立即关闭,从此不再打开。

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协同家访

这种家访方式多用于在某个学科急需老师指导与帮助的学生。

班主任同任课老师共同走进学生的家中,使得学生和家长更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任课老师也能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态度、方法,对症下药,加大对学生的帮助力度。

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家访

这种家访方式主要针对那些性格开朗的学生。

学生的主体多以班干部为主。这些孩子在与老师共同走入某个学生家庭的时候,在指出被家访学生的优点或是不足之处时,无形中也给他自己做了一次全面的剖析,这样做可以达到很多问题自行消退的良好效果。

班主任和家长一起家访

此种家访形式适用于特别苦恼于不知如何教育培养自己小孩的家长们。

他们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在诸多方面不满意,对班级里别的孩子特别欣赏,常以班上的某个学生为榜样来激励自己的孩子。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班主任在征求了被家访家长的同意后带着困惑的家长去那里“取经”。让他们面对面,在时间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好好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比一遍遍地以老师的经验告诉他们该如何做要强得多。

让“家访”重放光彩

在全校推进“大家访”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成功的家访有助于在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理解、互信、共赢”的合作关系,能更好地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家校互动机制。

家访开发了教育资源

通过家访,家长真正进入到一个良性的教育阵营中来,教师与家长形成了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有效合作,家庭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首先,家访是教师了解家庭教育及社会影响现状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到学生家去作调查、座谈,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等等,摸清学生的校外影响源。

其次,教师把家访作为向家长宣传学校教育的好机会,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计划、方式、目标,以便家长更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教师还可乘机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带回学校,使学校教育更加适应社会需要。

再次,通过教师家访,可以有效巩固和延伸学校教育的成果,了解控制学生的社会影响源,以便克服和纠正家庭、社会教育中的消极因素。

家访扩大了教师作用

家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构筑一个优势的教育阵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一边是教师着急家庭教育的支撑不到位,一边是家长苦于自己面对成长中孩子种种问题的无能为力。

家访,让教师走近家长与学生,“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给他们带来希望与动力,同时也使教师自身的教育能力,得到了更好地发挥和利用。

家访,让教师对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可以从中捕捉到教育的契机,实现对问题学生的真正转化。

家访,这一平凡而有效的教育手段正在重新绽放光彩。

爱孩子就应该让他更好地成长,应该更了解他,以最适合他的成长方式去开展工作,去和他交流。老师,请跳出学校的空间,跳出狭义的师生关系,跳出静态的知识领域,怀揣着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的好奇、对孩子的希冀,家访去!你会发现孩子更为精彩的一面。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家校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沟通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