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传真
2018-02-22
漯河市开展“三超两乱”问题整改专项行动
为切实抓好中央第一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增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牢固树立编制就是法规的意识,漯河市编办按照全市《“三超两乱”问题整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在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三超两乱”问题涉及机构编制事项专项清查整改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问题整改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高度重视,及时下发通知。漯河市组织人事系统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员会召开后,市编办高度重视,对“三超两乱”问题整改专项行动内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聚焦超审批权限设置机构,违规将挂牌机构、议事机构和临时机构实体化,违规设置职务名称等问题。结合编制部门工作职能和分工,立即印发了《关于开展“三超两乱”问题整改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三超两乱”涉及机构编制事项问题的治理工作进行细化和分解,并及时下发给各县(区)编办、市直各机关事业单位,确保问题真查实改。细化程序,扎实开展整改。此次专项行动分为集中整改和持续整改两个阶段。集中整改阶段,要求各单位对照《通知》认真进行自查。若存在问题,对能够立行立改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对不能立行整改的,研究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到位。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持续整改阶段是在集中整改的基础上,对照“三定”规定明确机构编制情况,举一反三,对违反机构编制事项问题再次开展全面自查,彻底进行清理整顿。强化责任,确保整改成效。各县(区)、各市直单位思想上高度重视,单位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做到亲自抓、统筹抓,且整改工作明确到人、落实到位。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各县(区)、各市直单位结合实际,综合运用各种整改消化措施,倒排工期,敢抓敢管,善作善成,确保真改实改、全面整改。
濮阳市全力推进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一次办妥”
濮阳市编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增强群众和企业改革获得感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一次办妥”事项清单,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一次办妥”。一是明确梳理范围。在市政府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市直承担供电、通信、公共交通等服务事项的企业单位中,全面梳理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内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法律规定行政相对人具有申报(报送)等义务的行政行为,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外需要群众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申请办理的事项。二是界定梳理标准。濮阳市明确指出,“一次办妥”事项是指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一件事情,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情况下,从受理申请到作出办理决定、形成办理结果的全过程只需一次上门或通过濮阳政务服务网“零上门”(其中,法律法规规定的听证、现场勘察、评估评审等环节不计入上门次数)。对投资项目审批等复杂事项,审批环节中的单一事项实现“一次办妥”。三是全面梳理事项。在各单位报送事项清单的基础上,市委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市行政服务中心分别就事项名称和类别、法律法规依据、事项办理流程等方面开展认真审核,最终确认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一次办妥”事项765项。其中,2018年5月18日,公布了市本级第一批361项“一次办妥”事项(其中行政权力事项138项、便民服务事项223项)清单。6月15日,公布了市本级第二批404项“一次办妥”事项清单,并对150项行政权力事项(涉及23个单位)提出取消、下放、变更、新增等意见。四是简化优化流程。市编办对分两批公布的765项“一次办妥”事项全面实施流程再造,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能全程实现网上办理的要全部实行网上办理。各部门“一次办妥”事项梳理情况及办理流程中涉及的办理要件、办理时限等情况由市全面推进“一次办妥”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通过市政府、市编办、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对外发布,充分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信阳市近3年完成30多家单位机构编制责任审计
自2016年机构编制责任审计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以来,信阳市编办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审计局,以各责任单位及主要负责人是否遵守机构编制政策法规为重点,先后完成30多家市直单位和县(区)单位的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在增强机构编制纪律意识、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不断规范编制和职数管理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具体审计实践中,信阳市编办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健全工作制度。根据省编办、省审计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信阳市及时研究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明确了机构编制责任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并详细制作了“机构编制责任审计报告模板”,为机构编制责任审计的顺畅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规范工作程序。加强与组织、审计等部门的衔接沟通,严格按照“接到通知—进驻单位—提供材料—开展审计—反馈结果—提交报告”的程序开展审计工作,确保机构编制责任审计规范运行。三是注重结果运用。将机构编制审计报告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一部分,归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既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又作为日后办理机构编制业务的重要依据。
武陟县“清单问政”促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今年以来,焦作市武陟县持续开展多期“清单问政”活动,通过公开问政,创新监督模式,促进政府部门在提供更好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上抓落实,为社会监督更加有效发挥作用开辟了绿色通道,实现权责清单制度应用成效最大化。一是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每期“清单问政”,都明确具体问政单位,并通过县政府网站和电视、报纸等媒体,向全县广大群众公开征集问政线索,全面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在问政代表设置上,重点向自媒体等群体倾斜,同时邀请服务对象参加旁听,力求客观公正。二是聚焦社会热点、难点。问政流程由县级领导按征集线索提问和问政代表随机提问两个环节构成,既充分表达社会民众最关注的问题,又根据问政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补充提问,让问政内容更全面、回答更清晰,切实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化为问政单位工作的着力点。三是围绕社会需求整改。每次问政,都由问政代表对问政单位进行当场测评,现场宣布测评结果,传递实实在在的压力,形成无声的问责。问政过程中,由分管问政单位的县领导进行点评,问政单位当场做整改表态发言,根据问政内容建立整改台账,由县政府法制办跟踪督导整改落实情况,真正做到对社会呼声有回应,有诺必践,全面提升政府整体执行力、服务力、公信力。
方城县编办“四举措”强化机构编制管理
南阳市方城县编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严格控制和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创新机构编制管理。一是坚持严控总量。探索建立机构编制调整论证制度,推行机构编制申请事项评估和执行情况评估,建立机构编制评估长效机制,作为机构编制审批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探索同组织人事、财政预算信息共享,夯实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盘活编制资源。加强机构编制动态调整,积极开展政法专项编制置换工作,用足用好人才编制政策,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加大事业机构编制创新挖潜工作力度,加强事业编制全市统筹,盘活事业机构编制资源,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三是完善工作模式。加强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探索“互联网+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落实《全省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2017—2020年)》,出台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新一轮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机构编制业务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继续抓好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库管理、机构编制云平台应用、网上名称管理等工作,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网络安全。四是加强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机构编制审计,健全完善与县委巡察机构的协作配合机制,协同配合巡察机构开展机构编制巡察工作,实现巡察监督与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紧密衔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进一步完善“12310”举报受理制度,建立举报受理和舆情监督的快速反应机制,形成渠道畅通、反应迅速、覆盖面广的举报监督网络。
襄城县“四举措”助推教育事业发展
近年来,许昌市襄城县编办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密切配合教育部门,通过强化教育体制改革、科学配置教师编制资源等工作,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优先提供机构编制保障。一是优化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优先下达用编计划用于引进教师,并尽量向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倾斜,通过特岗教师招聘、三支一扶招募、普通中小学招教、遴选优秀教师等形式,不断优化教师专业结构,确保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同时以开展机构编制核查为契机,不断规范和强化教师编制实名制管理,杜绝教师“在编不在岗”、随意调动等现象,确保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二是推进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近年来,襄城县按照省、市登记局有关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积极行动,下发了《关于开展公益事业单位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选定文昌小学作为试点单位,组织协调教育、人社、审计等部门认真开展试点工作业务培训,研究下发了《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研究成立理事会,督促试点单位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开始按照新制度运作。三是科学配置教师编制资源。按照中央编办第三部门《关于印发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全县中小学校实际,以高中教育阶段为重点,统筹兼顾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对全县16个乡镇100多所学校的5000多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此次核编进一步优化了全县教育教学机构布局,使全县中小学师资力量配备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四是支持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广泛开展支教活动,选拔县直优秀教师到偏远乡镇任教,任期一般为一年,在有关福利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下乡补贴,使教师从“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管理体制障碍,促使教师自主合理流动。同时,在各乡镇设立了“乡镇教育管理办公室”,实行教育系统与属地双重管理,进一步明确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模式,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