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一网一门一次”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以焦作市为例

2018-02-22杨晓亮张红涛

行政科学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焦作市事项政务

杨晓亮 张红涛

今年以来,按照国家、省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等有关改革精神,河南省焦作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创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为抓手,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建立“三集中、三直接”“首席代表负责制”“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并联审批、模拟审批”等机制,同时重点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打通数据壁垒、破除信息孤岛,初步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切实增强。人民网刊发《“一次办妥”改革焦作领跑》专题报道,《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网等主流媒体多次宣传介绍焦作市的经验做法。

一、以集成提效能,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

传统的审批模式具有分散性,职能部门的多个内设机构都拥有审批权限,服务窗口只负责收件,办理环节主要在职能部门科室间运转,并需要部门领导层层审核签字,审批效率低下。对此,焦作市从企业和群众最关注、反映问题最集中的领域和行业入手,在创新审批机制、优化审批流程上实现突破,有效解决了制约审批效率的瓶颈问题。

一是全面推行“三集中、三直接”机制。焦作市整合各部门审批职能,统一设置行政事项服务科,各窗口单位确立一名首席代表并充分授权,变多个科室审批为一个科室审批,变科长、分管副局长、局长层层签字为首席代表签字即可办结,实现了“三集中、三直接”(各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权力向服务窗口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在窗口一次性直接受理、一站式直接办结、一个口直接缴费)。目前,焦作市45家审批部门872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及分中心,市直各部门提名并报市政府研究确定了35名首席代表(其中副处级领导8名),集中在中心办公,接受中心日常管理和考核。如: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首席代表)带领3个审批科室共13名工作人员全部进驻大厅,市城乡规划局7个业务科室全部进驻大厅,各审批部门业务办公会议在大厅召开,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项目进驻不到位、审批授权不到位等问题,真正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极大提高了审批效能。

二是深入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核心环节是“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焦作市作为全省6个改革试点市之一,肩负着先行先试的使命,为此焦作市积极进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探索。焦作市对现有窗口资源进行整合,重新规划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建设,结合企业和群众办事频度,分类整合职能部门的服务窗口,设置“投资项目”“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社会事务”等综合办事窗口,避免企业和群众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奔波。目前,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六到位”(综合窗口设置到位、综合窗口项目调整到位、审核要素固化到位、人员招聘培训到位、办公器具配置到位、网络运行调试到位)。市直共设置4类综合窗口27个,进驻综合窗户事项532项,招聘综合窗户人员36名。通过改革,打破了部门界限,形成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审批格局。同时,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在大厅设置了咨询辅导区和自助服务区,配置了政务服务智能终端机、样表机、自助终端机等自助设备,企业和群众在自助服务区可以了解审批信息、查看办理进度、打印审批表格、向窗口提出办事申请,工作人员全程服务,了解办事需求、提供办事咨询、帮助办理各类事项,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

三是实行行政服务中心“总分式”管理。焦作市行政服务中心受场地面积制约,难以保证所有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对此,焦作市采取政务服务实体大厅“一总七分”管理模式,将原来分散设立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公积金、房产、车辆管理、出入境管理、社会保险、交通运输、人才交流7个办事大厅,统一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对7个分中心在管理制度、服务标准、行为规范、组织考核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缓解了全市大厅面积不足、承受能力有限难题。目前,焦作市正筹建新行政服务大厅,规划面积达6万平方米,预计2019年启用,届时焦作市将全面整合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分中心,完全实现“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事”。

二、以整合促便捷,推进线上“一网通办”

以解决资金技术短缺、系统应用短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数据烟囱挡道、信息孤岛割据五大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为主攻方向,焦作市致力于探索打造五“戏”联台(网络平台、政务服务平台、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社会化开放平台联合)、“一网通办”新模式,在资源整合、集约建设、推进“联通办”、实现利企便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是用创新发展理念和市场化运作方式,破解资金、技术难题,推进网络平台建设,为“一网通办”奠定坚实基础。网络平台建设是开展“一网通办”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但它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程度高,资金集中投入压力大,后续值班、运维等工作要求高。为破解这些难题,焦作市从全市网络平台建设之初,便确立了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开展“政府主导、市场化建设、专业化运营”新模式,通过以租代建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分别由焦作联通、焦作移动投资,不仅高标准建成了全省首家物理隔离的市级电子政务内、外网统一平台,而且还建成了全市政务外网备用线路平台。同时坚持向市场要技术,以两家政务网络服务商的技术骨干为主体,以社会化专家团队为支撑,组建平台运维调度监管中心,通过市场化运作、填平补齐式扩充,实现了平台建设规模和使用效果双提升。

二是用协调发展理念和一体化推进方式,破解“三跨”(跨系统、跨部门、跨层级)应用难题,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一网通办”搭建统一平台。目前,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用的最大难点是不同单位在不同时期建设的众多项目,往往会因为标准不统一、系统难兼容,造成不同系统用户间难以共享。为破解这一难题,焦作市提出了“多平台统筹规划建设、多层级一体联动应用、多系统资源整合共享、多部门业务协同办理”的大规模、一体化、低成本、集约型平台建设模式,按照“一套系统、四级部署,通用功能、全市共享”的要求,构建了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同时,按照“上下贯通、内外打通、前后联通”的要求,对不同时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建设的业务系统进行统一整合。目前,已相继完成了6个国家部委、8个省直厅局的垂直系统和11个市直单位自建系统与市统一平台的对接,并实现了从办件系统对接到数据库融合、从单向办件信息推送到双向数据回流的逐步提升。

三是用绿色发展理念和集约化治理方式,破解资源浪费难题,推进云平台建设和业务上“云”部署,为“一网通办”提供技术支撑。云计算平台是“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础支撑平台,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同样面临着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部门业务上“云”意愿低、工作组织推进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为此,焦作市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需求驱动、模块化扩充、逐步到位”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先后投资建设了公有云、专有云、专享云、高性能计算云等平台,既确保了工作需求,又避免了资源闲置浪费。截至目前,市直45个单位的80个业务系统已完成上“云”部署。这些系统上“云”后,年均支付使用费不到上“云”前由各单位购买设备和实施管理的费用的1/3,人员成本只有原来的10%,水、电消耗和机房建设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成本也大幅降低,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四是用开放发展理念和协同化实施方式,破解“数据烟囱”难题,推进大数据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为“一网通办”挖掘数据动能。数据是业务应用的动能和关键,而目前情况下,数据交换难、资源共享难的问题,依然十分普遍突出。为此,焦作市从基础工作入手,先后两次对全市进行了大规模专项审计、专题调研和目录梳理,共梳理150项建设需求、1913项数据目录,累计采集数据21.6亿条。交换方面,已完成全市339个部门的数据交换网络建设和60个前置交换节点的集中部署,统一了全市数据交换的渠道和出入口,改变了过去部门间交叉层叠“蜘蛛网”式的数据交换方式。共享方面,从纵、横两个维度畅通了数据共享经脉。纵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与省平台的对接;横向,实现了财政、公安等14个市直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公众的数据服务需求。

五是用共享发展理念和共享化应用方式,破解信息孤岛难题,推进开放平台建设,让“一网通办”尽释改革红利。“一网通办”的实现前提是网络通、平台好、业务聚、系统联、数据活,但“一网通办”的衡量效果却是共享化应用水平的高低。为此,焦作市坚持共享没有缺项,努力推进“一网通办”的全程、全覆盖,力争让群众“上一张网,办所有事”。同时,坚持共享不设“特区”,努力推进“一网通办”向薄弱地区和基层一线倾斜。采取上级补助、运营商出资、村级自筹、社会组织资助等多种方式,推进全市1932个行政村实现了网络线路畅通。全市每个行政村都按照“四个一”(一名代办员、一个工作点、一台终端、一条网线)要求,建立了村级政务服务代办点,即使偏远地区和最基层也能共享平台提供的所有服务内容。截至目前,平台使用率市、县两级均达100%,乡、村两级分别为92%和11%,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整体四级联动应用。

三、以创新促精简,让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

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顽疾,焦作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力争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一是探索推行“并联审批”机制。为有效解决建设工程类项目审批部门多、环节多、材料多、时间长等难题,焦作市探索推行“并联审批”机制,按照“整合流程、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工作思路,实现建设工程类项目审批“项目立项、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五步走,审批时限由300天压缩到60天,与国家要求的120个工作日相比,缩减了60个工作日。同时,秉持“自愿委托、免费服务、便捷高效”的原则,对省、市确定的重点项目和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实行全程代理服务,实现由“部门等企业上门申报”向“企业等部门上门服务”的转变,获得了企业和服务对象的好评。

二是探索实施“模拟审批”机制。因现行法律法规制约,审批事项前置条件或手续不齐备就无法进入下一个审批程序,严重影响了审批效率。为破解难题,焦作市出台《建设工程项目模拟审批暂行办法》,探索实施模拟审批(容缺审批)机制。在项目尚未完全具备审批条件的情况下,由市行政服务中心主持召开模拟审批会,相关审批部门提前介入,对项目进行合理性审查,指导项目依据“容缺”模式完成模拟审批,“容缺”条件成熟后,再出具正式审批文件,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目前,焦作市先后对中原路、东海大道、新河商务区高压线路归并改造工程(含龙源湖综合舱)等23个项目采取模拟审批方式办理,平均每个项目能够节省2个月前期手续时间。

三是积极推进“一次办妥”改革。焦作市作为全省“一次办妥”改革试点市,分三批梳理公布了906项“一次办妥”事项清单,82%的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一次办妥”,高于改革预定80%目标。清单以内的事项已全面实现单部门、单事项从受理申请到送达办理结果,全过程“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次办妥”,大幅度提高了办事效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进一步优化了审批流程、缩减了审批时间,各类事项平均办理时间由19天压缩到10天,实现了简单事项即收即办,一般事项不超过3天,许可事项审批时限压缩了60%。尤其是企业开办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减到4.5个工作日以内,比国务院要求的8.5个工作日缩减4个工作日。

四是扎实开展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2016年,焦作市被国家标准委列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且是全国首家市、县、乡、村四级联创的地市。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和“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焦作市逐级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同时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截至目前,市直共编制完成4大标准体系1086项,初步实现裁量行为的细化、规范化以及自由裁量空间的最小化。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在全市107个乡镇(街道)和1932个村(社区)统一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站),推动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打造基层“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最美一公里”。2018年6月底,国家标准委对焦作市标准化创建工作进行了中期评估,对焦作市取得的创建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五是探索推进“证照分离”试点改革。为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焦作市打通企业进入市场“最后一公里”,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在焦作高新区探索推行“证照分离”试点改革。印发了《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在焦作高新区实施97项改革措施,建立了工作机制,健全了双告知、月报告等制度。改革以来,焦作高新区辖区内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86户,涉及“证照分离”改革事项155件次,其中审批改备案67件次,实行告知承诺制事项33件次,强化准入监管事项55件次,惠及了182户企业,减轻了企业负担,优化了营商环境。

改革成效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为听取群众呼声,检验改革成效,焦作市积极开展“窗口服务群众评”活动,先后向办事企业和群众发放调查问卷和评议表11500余份,同时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群众代表对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进行评议。截至目前,共召开座谈会3次,回收调查问卷8500余份,群众满意率达95.6%。

猜你喜欢

焦作市事项政务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骄傲的汉字
当上演员的小鸭子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焦作市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