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
——以纪录片《辉煌中国》为例
2018-02-22胡海莎
胡海莎
“国家形象”一词属于舶来品,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界,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在《国家形象和国际体系》一文中,他指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认知的结合,是一系列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家形象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分化出诸多研究方向,比如在定义上,国外研究表现出显著的“跨学科”状态。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崛起,国内学者对国家形象掀起一阵研究热潮,对国家形象概念的理论阐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之势,范围涉及社会政治、文化传播等诸多领域。
由于国家形象概念的复杂性、综合性以及研究的多元性,目前国内外学者未对国家形象有统一定义。本文参考管文虎在《国家形象论》一书中的定义,将国家形象界定为“国家形象是一个集多层次形象为一体的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与凝聚力,是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2]
1 强化“自塑”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俞可平认为,“国家形象在全球化时代显得特别重要,已经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中国国家形象能不能塑造,国内外学者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形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媒体只能传播不能塑造。有人从新闻学原理分析,认为不存在任何绝对的客观性报道,在涉及国家命运与形象的报道中总会渗透着传播者的一些观点和思想。新闻媒体工作者不仅是国家形象的传者,更是推广者、引导者,有能力对国家形象进行塑造。新华社国际部主任严文斌从其二十多年从业经验出发,认为国际形象不会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而改善,中国综合国力也不能自动转化为传播能力,而塑造与否,“自塑”还是“他塑”,却决定着“西强我弱”能否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更决定着能否为我国改革开放凝心聚力,维护稳定发展的大局[3]。
“自塑”和“他塑”是建构一国国家形象的两种不同方式。顾名思义,自塑是指本国主控传媒建构本国形象,主体是本国主控媒体,客体是一个分支庞大的客观存在,包括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自然环境、社会、教育、科技、体育和国民等若干基本维度[4]。与“他塑”相比,“自塑”带有明显的被动性,要想塑造好国家形象,要努力将“他塑”的天平往“自塑”倾斜,掌握话语权才能更好更灵动地塑造本国形象。
2 加强我国纪录片自塑国家形象的能力——以《辉煌中国》为例
纪录片是塑造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媒介。纪录片之于国家形象,就像是展示在国人及世界面前的相册。2017年9月,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纪录片《辉煌中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题,全景式概括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发展,尤其是展现中国近五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该片自播出以来,引起广泛热议,“厉害了我的国”“砥砺奋进的五年”等关键词纷纷成为热点话题。通过分析该纪录片,梳理出《辉煌中国》在“自塑”国家形象上有三条路径。
2.1 内容“众筹”,讲好中国故事
只有老百姓讲述的故事才是中国最美的故事。该片在创作之初,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向广大群众征集近五年来百姓眼中的精彩故事。采用内容“众筹”的方式扩大了视频素材来源,将镜头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关注点滴细节。纪录片未播出之前,就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该片摄制组用三个月的时间,走遍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行走里程近30万公里(1公里=1千米),最高至6000米,最低到南海三沙。拍摄3200个小时的高清视频储材,其中包括300个航拍素材,最终播出300分钟,分为六集。其中包括众筹的视频,例如:外国人小高一家在华创业的生活、悬崖村的脱贫致富。中国故事不仅是发生在镜头下“高大上”的故事,也包括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生活“琐事”,是一系列真实故事的讲述,是一个丰富、复杂而又系统的事件。《辉煌中国》讲述中国故事,实际上是一个关于中国形象塑造的问题。通过展现65个典型成就故事,例如,《辉煌中国》中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对接、中国的天眼计划等,将社会大事件的变化和小人物的故事连接,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
2.2 敢说会做,用数据说话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曾说:“好的国际形象是做与说共同塑造出来,只说不做是空谈,只做不说是盲干,既要做得好,也要说得好,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主动地说,大声地说,大胆地说,把中国道路阐释好,把中国精神展示好,把中国贡献宣传好。”《辉煌中国》罗列了许多中国的辉煌成就,例如:高速公路里程13.1万公里、高铁里程2.2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4253公里、光缆线路3041万公里,世界第一;世界前十斜拉桥,中国占7座;世界前十悬索桥,中国占6座;世界前十港口吞吐量,中国占7席等数据,梳理了250个成就点位,并将五年来近200组国家成就数据呈现于荧屏,对外展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相比以往纪录片的一贯自说自话,这种用“数据说话”的方式,更加理性客观,增加说服力。
2.3 重视新媒体,实现“弯道超车”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各种新兴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传播方式与以往大不相同,只有了解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与受众的喜好,才能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辉煌中国》为此开创了一条较为成功的新媒体传播方式。节目未播出前,央视财经开展了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从2017年5月开始,每月一次线上线下联动,在30多个直播平台上同步播出,例如,B站邀请全国人民参与节目互动,提前为《辉煌中国》造势。微博上#辉煌中国#话题,截至2017年11月22日,共有17万人参与讨论,5.5亿次阅读量。纪录片播出时,“厉害了我的国”更成为当时微博热搜。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媒体日益成为舆论的主战场。央视作为国家媒体,应利用网络的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特点,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学会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大胆改革并在内容、理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力争在话语权斗争中通过新媒体实现“弯道超车”。[5]
3 思考与启示
3.1 加强对外传播意识
对外传播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及西方媒体的片面报道,使得西方人对中国存在很深的“刻板印象”。“他塑”往往太过被动,中国传媒不仅要有“自塑”的能力,还要加强对外传播的意识,而网络是对外传播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随着网络技术和大众传播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介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大有盖过传统媒体的趋势。我国对外传播的媒体工作者在塑造国家形象时,不仅仅是一般的传者,也是国家形象的推广者、引导者。在国家形象建构方面,可发挥网络媒介的特点和优势,将生产的优秀作品透过互联网传播出去,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
3.2 提高故事化叙事能力
提高对外传播的传播力、影响力,讲故事是最佳方式。一个好的故事能引人入胜,抓住眼球,增加传播力度。在故事化叙事上,《辉煌中国》稍有不足,太过平铺直叙,带有较浓重的“中国式”纪录片特点。纪录片要想更快传播出去,需要在情节、悬念、细节上多下功夫。“自强、民主、文明、和谐”不是口号或标签,而应该落实在真实的人物或事件上。中国纪录片应融入全球化发展环境里,学习用国际通用的方式和语言讲故事,适应时代发展和受众收视习惯的变化。
习近平提出中国应有四个形象: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这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指明了方向。“自塑”和“他塑”只是构建一国国家形象的两种不同方式,要想传播客观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需要传媒主动强化“自塑”的意识,明确“国家形象”的定位,敢说、会做,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从多层次塑造勤奋进取、开放包容的当代中国国家形象。
[1]刘朋.国家形象的概念:构成、分歧与区隔[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29.
[2]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23-25.
[3]严文斌.中国国际形象的“自塑”与“他塑”[J].对外传播,2016(6).
[4]刘嫦,任东升.对传媒“自塑”和“他塑”国家形象的价值学思考[J].天府新论,2014(4).
[5]严文斌.中国国际形象的“自塑”与“他塑”[J].对外传播,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