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专多能”视阈下的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导向设计

2018-02-22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1期
关键词:编导策划广播电视

黄 筝

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其多样化的功能、互动性的沟通方式和庞大的用户规模,促使其对于传统媒体在形态、功能、内容、传播方面具有极大的集聚效应,极大推动了新旧媒体形态、媒体功能、媒体内容、媒体传播方式方面多元融合的发展,诸如新闻领域“中央厨房”运作模式的出现,由一个独立的部门进行新闻素材的采集、编写工作,统一供应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介组织或是统一媒介组织内不同节目样式的使用,从而提高对新闻素材的使用效率,增强各个节目的品牌效应;综艺领域“汉字英雄”网络与电视协同创作模式的实施,使网络媒体能够发挥宣传效应好、传播速度快、受众规模广的优势,而电视媒体则可以借助节目策划经验丰富、硬件设备齐全、人才队伍水平高的优势,提高节目策划、制作、宣传、传播效果。这均反映了媒体融合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高校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模式必须适应此种趋势,推动“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 以“专业方向”为主体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策划、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方面的专业知识,涉及节目编导、电视摄像、新闻采访、撰稿、编辑、后期制作、剪辑甚至是灯光、场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里面的每一项内容均表现出明显的专业性特征,包括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领域对于节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实施流程化、模式化的形式进行节目策划、制作、推广活动,每个环节均要求专业人才进行专业化操作,借此最大限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明确的专业导向,实施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活动,具有突出的专业优势,由此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获得媒体单位的认可。基于此,当前高校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变革的重要取向之一便是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师资优势以及学生对象的兴趣导向、就业取向情况,为每个学生确定一个明确的专业导向,或是重点培养节目编导方向的学生,输出进行节目编导工作的专业人才;或者是重点培养电视摄像方向的学生,输出具有专业摄影摄像技术能力的人才;或者是培养撰稿方向的学生,输出具有较强文字功底和能够创作解说词方面的专业人才;或者是重点培养编辑方面的学生以及后期制作方向的学生,推送具有较强画面、声音、文字、特效处理能力的人才等。据此,学校需要为特定专业导向的学生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从而培养学生“一专”的优势。这是学生增强就业能力,甚至是将来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需要重点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2 以“综合素质”为辅助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媒介融合的发展使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与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衔接更加紧密,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团队式、小组式的工作方式,每个工作人员在团队中不仅要专业化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会接触其他岗位的工作,虽然不要求其达到专业操作水平,但至少应清楚其工作方式与工资标准情况,由此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在团队中的工作关系。而且,即便是工作人员在专业从事个人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从宏观层面考虑自己工作内容的质量与可行性,诸如个人在媒体内从事节目编导工作,就必须考虑到所策划的节目,能否在电视摄像和后期处理阶段顺利实施,是否有利于撰稿人员来创造解说词等,当每个岗位工作人员都具有宏观意识,都能考虑到其他相关工作岗位工作质量与标准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提升整个广播电视节目团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这个角度来说,各个高校在确定了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后,还需要本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原则,按照相关课程,诸如对节目编导方向的学生实施电视摄像、新闻采访、撰稿、编辑、后期制作、剪辑甚至是灯光、场记方面的理论性与技术性教学活动,并非要求学生对相关工作十分专业,但一定要清楚各个工作的工作方式、工作标准情况,能够进行简单性操作。这种培养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以“专业导向”作为就业资本,采用此块“敲门砖”顺利进入到理想的工作岗位,以“综合素质”增强个人工作适应能力,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随后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再通过实际操作、实际训练的方式,进一步增强个人专业水平以及在其他相关工作中的综合素质。

3 以“创新能力”为助力

当前,各种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由此促使媒介产业形态、媒介节目运作模式、媒介工作方式也处于急剧变化中,任何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都是应一时之需而进行的工作,要求增强个人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工作能力,拓展个人从事广播电视相关工作的职业生涯,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时刻关注业界技术、工作方式、工作要求、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制定自我提升计划,实施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从而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利用学习提升工作能力”的良性自我提升机制。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机构,理应在实施专业导向教学、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如采用项目教学法,安排特定的节目策划与制作项目,规定目标观众对象和节目性质后,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策划、自主制作、自主处理,教师则适时地给予指导和点评。另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入广播电视编导策划、制作、传播过程中的具体工作模式、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面的案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寻求新的工作方案,以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师也应逐步改变“灌输式”“全揽式”的教学方式,并非由教师向学生介绍全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际上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安排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部分环节、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以“课下作业”来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由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了解广播电视编导领域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丰富个人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师还可以探索其他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媒介融合是当前新旧媒体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技术快速更新也带来了业界形态、模式、内容、方法的持续创新。这一切均要求各个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着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目标,建构“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设定明确的专业导向,也要安排辅助能力的课程,并融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以“专业方向”来打造个人就业能力,以“综合素质”来增强工作适应能力,以“创新能力”来拓展个人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项仲平.广播电视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陈昊姝.浅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实践之创新[J].今传媒,2012(6).

猜你喜欢

编导策划广播电视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