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突围提升策略

2018-02-22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民生民众时代

韩 艳 侯 婧

民生新闻就是以人民根本出发,切身关乎人民利益的媒体新闻。为了维护国家的形象与发展,在融媒体时代,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新旧媒体的交接,紧贴国家的发展形势进行创新提升,为人民营造一个全新的民生新闻环境。

1 电视民生新闻在融媒体时代下的概述

融媒体将人文、经济、现下的社会状况进行重新整合,然后利用媒体进行传播,是一种对资源重新融合、内容改善、宣传方式和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介传播载体。融媒体在经营和管理理念上是较为先进的,围绕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生态人文最好的一面展现给社会广大群众,对新旧媒体的优点进行结合,使其变为多媒体的形式加强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民生关系着社会百姓的生计,是对人民的基本生活状态的反映,对人民的切身利益的保护等。媒体仅仅是对民生问题进行了反映,而并未进行分析,所以民生问题就集中反映了社会的各种矛盾,有利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广义上的电视民生新闻是指改变媒介及传播的性质,使其更亲民、利民[1]。

2 新媒体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有利于满足大众需求,提高竞争力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为新闻行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过去,新闻只是将整个事情进行宣传而已,如今,融媒体将以往的传统方式进行整合,民生新闻逐渐走向倾听人们心声的道路,民生新闻在对新闻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会对目前关于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使民生的诉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传统的电视新闻行业在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和市场的要求时,需要对以往的传统形式进行改革,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当前,我国借助新媒体的发展优势,已在各大电视台建造了网络平台,以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各大栏目组和电视台也开设了官方微信微博公众号,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节目的互动性,借助媒体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实现民生新闻的价值。为了使电视民生新闻有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和发展前景,民生新闻工作人员需要对传统的传播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提升节目的互动性[2]。

2.2 有利于拓宽信息源

目前,在信息源方面,新媒体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进行了丰富的表述。对于生活中发生的新闻事件,每一个民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上传至网络平台,然后新闻平台的工作人员可以对这些信息源进行筛选,对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通过媒体可以广播给人民,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当事人进行访问,在信息源方面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了极大的丰富。

2.3 丰富了传播平台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平台发生了改变。人们通过网站就可以实现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直播或观看,极大地满足了民众的生活需求。这种传播方式,打破了原有传统型的线性传播形式,在没赶上直播的网友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回放,还可以对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关注和查看,有效地提升人们对民生节目的兴趣。

3 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3.1 同质化问题

百姓的一切生活实况都能在电视民生栏目播出,各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在节目的组成结构和播放模式上应存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当某些电视台的节目因内容比较新颖、具有创新性,而获得了高收视率时,别的电视台或栏目组就会竞相效仿,使节目缺乏新鲜感,最终导致同质化现象的出现。此外,有的电视台,为了大力提高收视率,对播放的内容进行了盲目改变,片面加强画面的刺激性,通过扩大其词地爆出一些惊天新闻的手段引起民众的注意,却忽略了民众的想法,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民生新闻的质量逐渐下滑。

3.2 新闻表象严重

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民生,民生新闻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对百姓的生活状态和风土人情进行传播和播放[3]。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过于重视,往往忽视了探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的重要性,致使百姓真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如果在后期对节目进行剪辑制作时在对缺失进行弥补,就会使民众觉得播放的节目比较随意,也看不到有价值的观点。

4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提升策略

4.1 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彰显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新旧媒体在各自的领域发展下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新媒体在传播途径上有着短、平、快且易观看的特点,而传统媒体却在民众间有着很强的公信力。不同群众的需求可以通过不同媒体形态得到满足,新旧媒体始终处于竞争和合并的形态,融媒体背景下的传统媒体既有着融媒体的时效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又有着传统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提升的。地方电视台可以通过官方的手机客户端或公众号将传统媒体收集到的各种信息,重新编辑成适合在新媒体上播放的形式进行发布,可以使观众接受并喜欢。

4.2 丰富和创新节目内容,拓宽传播渠道

对新媒体的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使技术更新、节目创新,能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对节目的板块和编排上进行创新性设计,不但可以丰富节目的内容,也能将电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提高;通过对广大民众的思想形态进行了解,可以对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和生活方式进行详细、深入的了解;可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利用滚幕或移动电视使新闻覆盖范围加大,加快传播的速度;另外,加强对地方电视台网络的建设,可以建立多种模式的频道,结合媒体整合传播的平台[4]。在利用智能移动端进行传播时,要做好新旧媒体的接洽;在时代的潮流的推动下,数字电视衍生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电视台也应使民生内容的宣传作用不断随之变化;以民生作为基点,对民生事件的价值内涵进行挖掘,对发生此类事件的真正原因及影响后果进行分析探讨,并在这一过程中鼓励民众参与进来,使媒体的影响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将技术和内容进行融合,有利于实现民生新闻的价值,也有利于群众透彻了解国家的发展形势,这样既对新闻的深度进行了深化,也提高了新闻的质量。

5 结语

在国家形势的大力推动下,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同时在融媒体时代下的民生新闻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要对民生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行加强,使其能及时反映民众心声,民生新闻工作者要积极改革创新,促进民生新闻的发展。

[1]王琛.电视民生新闻在“融媒体”时代的创新提升[J].科技传播,2015(15).

[2]许盛循.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探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3]廖向阳.探析融媒体环境下广东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249-250.

[4]段玉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7(11):48.

猜你喜欢

民生民众时代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