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电视问政》群众参与度的思考
2018-02-22彭晓英
彭晓英 雷 红
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官民”互动形式,能够进一步增强党政领导的公仆意识,使党政领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同时也给干部和群众架起了一座沟通桥梁,有利于进一步维护和实现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树立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这也是广电媒体政治属性和新闻功能相结合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指出新闻媒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确立了新闻媒体为执政服务的主流地位。从这个角度说,《电视问政》实现了新闻与政治的有机结合,是当下新闻媒体新定位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方《电视问政》的效果越来越差,群众参与越来越少,以至于群众从当初的热情高涨慢慢变得不感兴趣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节目选题受限制。特别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尤为突出,每期《电视问政》节目在前期暗访时需抽调专人、使用专门的暗访设备、用大量的时间去作调查取证,经费紧张,人才不足,导致节目前期准备不充分,节目形式机械单一,节目内容在问题挖掘上缺乏深度。从节目形式上来看,每期问政节目的流程相对固定,主持人的主持语也基本模式化。程序化运作虽然奠定了节目基调,但也限制了节目进一步发展,给不了“意外惊喜”,产生不了“经典瞬间”,这不仅容易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也容易让参与节目的党政部门产生懈怠,甚至摸清提问规律想对策应付,节目形式上缺乏创新势必导致群众参与度下降。从节目内容上看,经常反应出前期调研、调查和准备不足。对被“问政”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知晓率不高,对被“问政”领导管理范围内存在的问题不了解,对群众关心的问题不清楚,节目现场主持人也只能泛泛而谈、问之无物;被“问政”的官员也正好敷衍了事,从容作答。这样的节目自然难以引起现场问政代表和电视观众的共鸣。
二是有些问政变成“作秀”和“邀功”。追溯“问政”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子路问政”中,意为问计如何管理政事。《电视问政》因主要问责党政职能部门失职、不作为或履职不彻底等方面,问题尖锐、直指“七寸”,导致很多平时高高在上的领导们一个个红脸出汗、如坐针毡。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地方栏目组后来提的问题开始偏向于政府职能部门取得成就方面,偶尔涉及失职或履职不彻底内容,也是蜻蜓点水,轻描淡写,有的甚至更多地是在开展“表扬与自我表扬”。这样“走过场”“作秀”的《电视问政》节目自然会失去群众的参与热情。
三是《电视问政》只问政、不问责,结果让群众不满意。《电视问政》毕竟仅仅是一个电视栏目,虽然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和倡导,但电视台栏目组也仅仅只能在现场,用事前录好的影像资料和现场追根刨底的提问,让被问政领导红脸出汗。不难发现,在问政现场,很多主持人和问政代表所问的一些问题,问后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领导现场虽然把“深表歉意”“马上整改”挂在嘴边,但一走下问政台,就把承诺忘得一干二净,未能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成了“雨过地皮湿”,看似搞得轰轰烈烈,却只是赚了个吆喝。原本是要解决群众最关心问题的问政节目,为何到最后却成为问责单位的“作秀”场?关键就在于缺乏问责机制。问题回答得再好,口号喊得再响,都比不上实实在在去兑现一个承诺。没有问责机制的跟进,就只能凭被问政领导的自觉性。缺乏问责机制的电视问政,只会沦为一答了之的娱乐节目。
要解决《电视问政》节目存在的问题,要把失去热情的群众重新拉回现场和电视机前,真正发挥该节目的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来加强。
一是加大对《电视问政》栏目的支持力度,确保节目表现形式和内容深度挖掘上所需的人、财、物。调研中,提起准备不充分,参与前期工作的记者也是满腹委屈:出去暗访暗拍,没有专门的设备,只好用自己的手机来完成,除画质和效果差外,有时刚拍到关键东西,结果一个电话打来就中断了;手机拍摄隐密性太差,很容易被对方发现而遭到拒绝甚至给记者本人带来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每期《电视问政》看似只有两三个问题,但在前期暗访中,基本要暗访10-20个选题内容,县级广播电视台人员少,人员不足加之经费拮据是导致节目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方面。因此,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问政栏目组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升《电视问政》栏目观众参与热情的基础保障。
二是建议纪委部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确保被问政单位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问政的目的和意义。“找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找不足”是为了更好履职尽责。只有真正理解了问政的目的和意义,主持人才不会刁钻刻薄、哗众取宠,被问政单位才不会心生恐惧、患得患失。这样的《电视问政》节目,才能在解决群众关心问题的同时,提升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和服务能力。
三是建议各职能部门作用加大支持和配合力度,确保问政结果落地生根。《电视问政》聚焦的是民生,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如果节目中问出的问题,虽然问政单位负责人在现场回答得“花团锦簇”,承诺得“斩钉截铁”,但事后没有追光灯的聚焦,没有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就可能依然不重视、不解决,或者做做“表面功夫”“换汤不换药”,导致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在一次又一次的“问了也白问”中逐渐流失。因此,要持续关注“问结果”,对“言而无信”的被问政单位坚决再曝光;政府相关部门要持续督查“看整改”,对“光说不练”的被问政单位要严肃问责、追责,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电视问政》栏目社会价值和政治意义,才能真正提高《电视问政》栏目的影响力和群众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