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环境下网络情绪在舆情事件中的表现
——以“江歌案”为例

2018-02-22张佩芳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1期
关键词:江歌刘鑫舆情

张佩芳

1 江歌事件

2016年11月3日,日本留学的青岛女孩江歌,在公寓走廊被一男子连刺数刀身亡。11月4日,江歌母亲就女儿遇害一事发布求助微博,网友纷纷表示同情。后经警方调查,犯罪嫌疑人是室友刘鑫前男友。2017年5月江母在微博曝光刘鑫全家的个人信息及照片,称刘鑫在微信指责她侵犯隐私,并威胁如不撤下将拒绝出庭作证,网民攻击矛头完全对准刘鑫,愤怒情绪再次在微博蔓延。2017年6月,江母在微博征集签名以推动判决陈世锋死刑。11月,新京报《局面》陆续在微博上发布关于此案视频,将沉寂一年多的“江歌案”重新拉回大众视野。此后,多家媒体、大V微博发声,网民愤怒谴责情绪引导到最高峰。12月20日,“江歌案”宣布最终审判结果,凶手陈世峰获刑20年。

2 网络情绪特点

2.1 表达主体的匿名性

区别与微信的熟人关系圈,微博用户大多自带“马甲”,凭借一个代号就可以在微博上畅所欲言参与互动。不同于现实生活,微博的匿名性让网民可以直接表达自我情绪不必担心其后果,可在虚拟社区中寻找认同感。江歌遇害后,江母多次在微博发声引来网友同情。网络匿名性让许多网民抱着不嫌事多的心态对事件进行围观,对事件作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和表达,全民的情感宣泄,引发公众对人性缺失的探讨。

2.2 表达内容的两面性

网民情绪不仅会随主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还会因为舆情事件的相关信息而发生变化。与一般情绪分类相似,网络情绪也有两面性,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与人的心态、态度有着密切关系。人对同一事件的态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很难分清楚是积极还是消极,有利还是不利。

从江歌母亲在微博发声后,微博上网民情绪存在两面,有对刘鑫家人漠然处之态度表示愤怒的,有认为江歌母亲行为太过偏激而不满的。在江母曝光刘鑫及其父母亲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私人信息后,许多网友情绪出现波动,认为江歌母亲此行为不妥,有的网友甚至开始同情刘鑫。

2.3 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微博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社交媒体,载体众多,内容短小精悍。常见的内容形式有“短文+图片”“短文+视频”,图片可以是短图、长图、静态图片、GIF动态图片等多种形式。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通过语言文字、视频、音频、图片、表情符号等方式表达情绪。

2017年江歌母亲微博上发起“为被害独女讨公道,单亲妈妈众筹赴日”线上活动。用微博长图文表达独女被害后事件迟迟未得到妥善解决的伤心之情,众多网友纷纷在微博评论区用文字、图片、表情包方式表达同情,此事件一度上了微博热搜。

3 网络情绪的具体表现

网络情绪除上述几个特点外,相比其他社交媒体,有三种表现在微博环境下的舆情事件中显得尤为突出。

3.1 引爆点低

相比微信较为封闭的朋友圈,微博更具有开放性、及时性,传播范围更广,传播力度更大。因此,微博成为网络情绪的最佳载体。2017年11月9日,新京报《局面》栏目官方微博发布25条“江歌案”专访短视频,由于微博广场的公共性、可及时评论回复的互动性及微博广场中热门话题发起的便捷,“江歌案”形成裂变式的传播效应。短短几日,数百篇微博文章、大V发生转发,网民愤怒情绪彻底引爆,喊打喊杀的评论充斥网络。

3.2 易受煽动

在微博环境中,大多数网民充当的是旁观者角色,却悲剧性地卷入“沉默的螺旋”之中。微博上的极端情绪通过一次次的转发以暴风般的速度铺天盖地而来,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意见环境”。个人在表明观点前会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意见时,一般会趋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此时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增势,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江歌案”中,对刘鑫的谴责占据大多数,网民情绪很容易受到煽动。尤其在《局面》微博的评论中,偏向刘鑫的观点难寻踪迹,即使有也会被各种反驳、批判声所淹没。网民沉浸在对刘鑫及其家人漠然态度的愤怒当中,以至于无暇去冷静思考引发诸多问题的真正原因和事件的经验教训。

3.3 网络暴力

微博特有的匿名性与随意性使得公众在面对舆情事件时产生的情绪逐渐变成一种网络暴力。在狂热、非理性的情绪支配下,网民对未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言论,这些言论超越了正常的理性范围,也超越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不仅在虚拟空间对当事人给予道德的审判和批判,而且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

“江歌案”中,网民责备责刘鑫事发时不开门、事后回避江母,甚至有网民依据微博找到其工作单位,对其进行言语责骂。刘鑫不仅丢了工作,她及她的家人经常受到恐吓电话以及恐怖邮件。网友们的愤怒情绪给刘鑫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压力。

4 网络情绪引导

4.1 坚持新闻客观性

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业的重要信条。“江歌案”中,有不少微博自媒体以掀起网民情绪的标题来获取阅读量和关注度,带着情绪化的倾向站在道德高地对刘鑫进行舆论制裁,促使网民情绪走向高潮。因此,媒体应掌握专业知识,忠实记录他人的看法和判断,在报道中坚持新闻客观性原则。

4.2 重视意见领袖

在开放的微博环境中,意见领袖掌握着话语的、舆论的主导权,是促使网络情绪生成的关键。为防止虚假信息、极端意见混淆视听,应注意培养一批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意见领袖,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表言论,以权威意见促使网民情绪理性回归。要团结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向意见领袖提供有用信息,做好网络情绪的引导工作。

4.3 提高网民素养

网络情绪易受煽动并演化成网络暴力,其主要问题还是我国网民素质普遍不高,法律、责任意识薄弱。因此,要提高网民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法律意识,不随意在网上谩骂和发布不良内容,能理性调节自我情绪,避免情绪极化。

5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社会问题频现,由此引发的网络情绪此起彼伏。而在微博环境下,网络情绪的多样性、两面性和不稳定性使得其在舆情事件中表现为引爆点低、易受煽动,有演变成网络暴力的趋势。网络情绪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应正确引导网络情绪,掌握舆情动向、及时发布信息,培养意见领袖,重视媒体发声,从而形成网络正能量和良好的社会参与氛围。

[1]申雯.网络符号的情绪启动效应研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2]丁冬女,蔡月亮.社会传播学视角下微博情绪化传播探讨[J].今传媒,2013(12).

[3]孙立明.对网络情绪及情绪极化问题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

[4]张景龙,李端生.网络传播中社会情绪表达问题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8(4).

猜你喜欢

江歌刘鑫舆情
猎狼
红名单之活人墓
漂亮的外婆
刘鑫式冷漠,配得上一切指责
江歌案的不了局
当“江歌遇害案”变成“江歌刘鑫案”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