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与思考
2018-02-21闫冰潘海燕
闫冰 潘海燕
摘 要:小学低年级数学是整个义务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融入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是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却往往受到了忽视,因此,思考如何以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向,在实践中对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进行有效设计是值得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7B-0096-02
我国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小学低年级(1至3年级)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关键时期,也是整个义务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小学低年级数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应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但审视现实,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却受到了忽视,主要表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等几个方面。小学低年级数学占用了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不仅没有提高学习质量,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向,在实践中对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进行了有效的设计和思考。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
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發展。数学作业作为数学学习中的一项主要的创造性活动,如何设计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呢?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主题要生活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教育才有效果。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强调,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两位教育家都从根本上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数学教学也应秉持这一理念。只有数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时,数学才是富有生命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主题要坚持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增强其对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图形》一章节时,我给同学们设计的作业:“回到家里仔细观察,说出哪些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在分享作业的时候,许多小朋友有不同的答案,有的说家里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是长方体;墨水盒、微波炉、存钱罐等是正方体;水杯、笔筒、纸卷等是圆柱体;乒乓球、足球等是球体等,这样就把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与数学的学习联系起来,学生容易理解,也乐于学习。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节时,我给同学们设计了作业:“通过画钟表的方式,表示你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比如几时几分起床?几时几分吃午餐?几时几分睡觉?”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中,我考虑到学生对认识人民币不陌生,但对如何合理使用缺乏经验。因此,将这一章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我给同学们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先让学生在家里仔细观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从家中带来自己想出售的物品且标注好价钱和自己的姓名, 然后在课堂上创设购物环境,让学生用手中的纸币学具模拟购物活动,以学会认识并正确使用人民币。这样就把课堂、作业与生活结合起来了。学生体验到数学的意义,不仅没有做作业的负担,而且能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内容要形象化
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每一个阶段的认知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小学低年级处于前运算阶段的末期和具体运算的前期,这一个时期,儿童难以进行抽象运算思维,其思维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儿童善于利用具体的事物、物体或过程来进行思维或运算。比如,你告诉儿童“5加5等于10”,这种语言描述儿童并不理解,他不能根据文字叙述或者板书来进行判断和运算,他需要借助具体的东西来帮助理解。这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是一致的。在作业设计上如何贯彻这一思想呢?例如,在学习1~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我布置的作业1是:“想一想1~10每个数字和什么一样?”作业分享的时候,许多学生说1像小木棍,像铅笔,像筷子……2像小鸭子,3像小耳朵,4像小红旗,5像秤钩子……我通过总结,把这些数字编成儿歌,让学生朗诵,通过这些形象具体的事物,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更深刻了。作业2:要求每位同学准备20根小彩棒,在做作业加减法时,通过摆木棒来完成和理解加减法。作业3:在一把刻度尺上给数字找邻居,请找出5的邻居、10的邻居、15的邻居,这样学生对数字的位置就有所了解了。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作业内容设计得形象化后,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乐于做作业,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要求要有挑战性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他可以独立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学生要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数学作业在设计上也要把握这一点,不能太容易,如果太容易,学生会因为简单而不屑一顾去做,或者即使做了也没有成就感,最重要的是达不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也不能太难,如果太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学生不会做,必然受挫,自信心下降,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作业设计要源于基础,高于基础,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地推进过程。例如,在学习1~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我把作业分成三个不同难度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第二个层次是三个数相加或相减;第三个层次是三个数加减混合运算。这样不仅做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且使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灵活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作业。
(四)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答案要有灵活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受环境、遗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这决定了其面临和发展的任务也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年龄上没有太大差异,富有想象力和探索精神是这个年龄段所表现出来的总特征。但是不同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一样的,数学作业设计答案时,不应该“一刀切”,也不应该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或者唯一答案,那样会禁锢学生的想象力,傷害学生的探索精神。数学作业设计答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鼓励一题多解。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分与合,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用小木棒怎样摆放能让别人很快地看出是12?在作业分享时,有的学生摆成5、5、2,有的学生摆成6、6,还有的学生摆成10、2。尽管学生的摆放方法不同,但是都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了答案,使思维得到了发散。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加里宁曾经说过: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学生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完成数学作业并不是学生写作业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数学作业的价值所在。数学教师要知道,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作业时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通过作业举一反三,知道为什么比知道是什么重要得多,前者才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动手探索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直接经验。数学作业设计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动手探索的习惯。例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节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要求每位学生用卡纸、废纸盒等材料,制作一个小钟表,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自然会观察时针、分针、表盘等,制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不仅仅要体现在作业本上,更要体现在动手探索的过程中。因此,我在布置作业时特别设计了大量的实践动手活动,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等。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新课标”提出: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个体角度讲,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存在差异性,从群体角度看,还有男女性别的差异,教师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就要做到因材施教。数学作业设计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要满足优秀生和后进生的需要,又要满足男生和女生的发展需要。这要求数学作业在设计上要有区分度,我的经验是将作业分为A、B、C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在难度上逐渐递进,在作业量上逐渐增加,这样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其中一个作业来做,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两个以上的作业完成,这样就兼顾到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总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无论采取哪种设计方法,都要坚持数学的学科属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著,彭正梅译.杜威论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3]让·皮亚杰著;卢濬译.亚杰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4]诸惠芳,邹海燕.外国教育名著导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