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综艺节目的现状
——以《爸爸去哪儿》为例

2018-02-21修芳芳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5期
关键词:爸爸去哪儿原创综艺

修芳芳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1 综艺节目概述

电视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从生产之初到现在,发展十分迅速。1958年5月1日17时,中国首个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我国电视产业的诞生。同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正式播出电视节目,自此电视节目出现。“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的播出标志着我国第一档电视综艺节目就此诞生,从此开创了内地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引发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及表达方式上的重大改革。第一届春晚主要由歌舞、小品、相声和曲艺等几部分构成,当时综艺节目出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娱乐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多的是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手段,歌颂祖国、赞美社会主流价值观,就此引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流行风潮。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娱乐生活不再同当年那样匮乏,更多的人不满足与当下的娱乐形式,想要追求更高的精神需要,因此综艺节目也逐步减少了政治目的,“集体”“理想”逐渐被“个人”“娱乐”取代,创作目标也更多地转向娱乐而非政治宣传。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出现了“晚会节目时期”“纯娱乐节目时期”“益智竞猜节目时期”和“电视真人秀时期”四个不同的阶段。

2 综艺节目创作来源

综艺节目发展初期,我国节目创作模式比较单一,基本延续的是第一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形式,各大卫视也将综艺节目办成类似于晚会的存在。从节目的策划到制作播出,都灌输了“大一统”的理念。晚会模式的综艺节目一直延续到现在,但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火爆。随着1997年《快乐大本营》的推出,中国综艺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电视上的娱乐节目,而是将目光放到国外的综艺节目领域,以至于国外综艺节目在国内网络上爆红。国内一些传媒公司发现了这一现象,因此将引进国外优秀节目版权作为了近些年国内综艺节目创作的常用模式。由于国内综艺节目起步较晚,且一直受到国外综艺的影响,因此国外综艺模式经常会被国内一些传媒公司引进,加入本土元素成为国内的热门综艺。

当然,伴随着这种模式的出现还衍生出了另一种创作模式,那就是模仿。将模仿作为创作来源在我国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从最初的晚会模式,到当下最红的真人秀模式,凡是某一种节目类型火了,必定会有同类型的节目创作出来,希望借此提高一下收视率。这种创作方式可以说是最简单快捷的,既能快速完成节目创作,又能迅速增加知名度,然而这种模式也在不断衍生着各种问题,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国内有些节目制作人缺乏创新意识,致使有些综艺节目的发展一直跟随别人的脚步。

3 《爸爸去哪儿》的爆红

《爸爸去哪儿》,引进韩国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版权,是湖南卫视重磅打造推出的一档亲子体验真人秀节目。节目整体融合了亲情、趣味、冒险等元素,并将观众的视角首次锁定在明星背后的星二代身上。呆萌、漂亮、懂事的五位小“星二代”从第一期节目上的首次露脸瞬间俘获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心。而作为节目主角的另外五人,原本拥有庞大粉丝圈的明星老爸,也借助孩子的火爆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人气。

《爸爸去哪儿》节目制作采用的是照搬原版《爸爸!我们去哪儿?》的模式,从节目内容的编排、嘉宾人员的选择、节目的拍摄和后期的CG技术都与原版一样,这也为节目的火爆奠定了基础。作为《爸爸去哪儿》的原版《爸爸!我们去哪儿?》,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在国内的网络上,国内网友对这档外国综艺节目的追捧不亚于当时盛行的各大卫视电视选秀节目,因此当湖南卫视推出这档《爸爸去哪儿》的节目时,也在第一时间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国内的观众不仅能观赏到原汁原味的综艺节目,还能看到熟知的明星。

按照中国的传统节目制作方式,《爸爸去哪儿》爆红之后,必定有其他同类型节目诞生,而有的电视台为了能在此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寄希望于把明星家庭替换成草根家庭,以求获得“接地气”的效果,然后最后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带有明星光环的爸爸及外形出众的“星二代”在收视率和点击率上完胜普通家庭。这也是《爸爸去哪儿》在中国综艺节目中地位不被动摇的原因之一。

纵观当下综艺节目领域,长期占据收视率前面的大多数是一些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版权的成功案例。由于这些节目霸占了荧屏的大部分时间,导致了本土综艺节目发展比较艰难。根据网络数据统计,外来综艺节目的引进在国内的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曾出现过失败案例,而一些本土综艺节目也及时抓住机会,采用中国元素和综艺节目相结合的形式,引起了观众的注意,抢夺了一些收视率,这段时间也确实如预料的一样给中国原创综艺节目带来了一定的生机,但这段时间过后,这类节目依旧淡出了观众的视角。

中国汉字、中国戏曲、国学元素,这三类文化元素是中国原创综艺节目最常使用的。其中融入中国汉字的节目有《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融入中国戏曲的有《梨园春》《国色天香》,融入中华文化的有《中华爱美丽》《养生堂》。虽然节目巧妙地把中国元素作为了节目的卖点,但播出后却发现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重新分析一下这类节目,从创意方面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毕竟国人的身上流淌着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所以还是愿意去支持原创,但是这些综艺节目在创作的过程中却依旧摆脱不了以“宣传思想”为目的严肃而呆板的说教方式,这可能是受国内主流媒介自身固有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原创节目在创作上依旧保留这一种固有思想,难以突破。这种节目形式呆板、说教气息严重的综艺节目与当下观众所需要的娱乐形式并不相同,因此它们没能长时间地立足综艺节目领域也正常。如果不能改变这种固定思维,不能走到群众中去,我国原创综艺节目将还是不能与引进版权的节目一争高下。

4 结语

中国综艺节目的产生和发展时期还比较短,在很多地方与那些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面对国外优秀的综艺节目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想法,这一点很关键。所以,综艺节目制作者在引进外国综艺节目版权的同时,要兼收并蓄,不仅仅要引进版权,还要善于分析他们的优势所在,进而提炼、应用到自己的原创综艺节目中来。同时,也要剔除掉自身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枷锁,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我国原创综艺节目的问题,从而促使我国原创综艺节目获得良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爸爸去哪儿原创综艺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
原创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