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8-02-21四川省成都玉林中学石羊校区赵仕花
▍四川省成都玉林中学(石羊校区) 赵仕花
一、引言
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心智图、脑图、心智地图等,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其从平面上的一个主题出发画出相关联的对象,像一个心脏及其周边的血管图,故称为“心智图”。由于这种表现方式比单纯的文本更加接近人思考时的空间性想象,所以越来越为大家用于创造性思维过程中。
阅读教学在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已变得举足轻重,《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阅读能力必须达到七级要求: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能够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英语阅读能力息息相关,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而从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采取的方法和教学设计各式各样。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是否通过阅读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是评价教师阅读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探究、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判断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是教师能否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在语言习得、文本理解、思辨能力和语用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重的阅读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方法,进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为了使英语教育尽快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工具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思维导图是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也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应用过程中,用可视化的图式方法将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有利于教师把握英语教学的整体过程和建立英语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提供给学生直观而丰富的英语语境,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帮助学生记忆、背诵、理解和理清文章脉络。思维导图已成为辅助英语教师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词汇和信息量大,语法结构比较复杂,篇章阅读量大,写作体裁多样化,这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让学生更高效地阅读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为教师的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
二、案例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1第三模块阅读和词汇部分,话题是Alice第一次乘坐火车旅行,通过旅游经历介绍风光特色,让学生欣赏作者的奇妙旅行,领略澳大利亚从东部沿海到中部不断变幻的美妙自然风光,帮助学生学会相关交通工具和地貌等表示自然现象的词语,了解关于“Ghan train”名字由来的历史和文化,学会如何去介绍风光,运用表示过去的用语写游记。最后通过澳大利亚“Ghan train”的历史,引导学生了解更多铁路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了解高铁等交通工具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对游记题材的文章有所接触,但是对相应的历史文化不够了解,在文章的细节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刚进入高中英语的学习不到一个月,对高中英语阅读技能的掌握也有所欠缺,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如何在看到文章题目时通过猜测策略了解文章的大意,再通过略读策略迅速阅读文章找出相关信息,最后通过细节阅读去理解和欣赏文章之美。学生对旅行这一话题是比较熟悉的,也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目前所掌握的词汇和相关表达不够,对相关交通工具的词汇掌握也不够,所以教师对文章中的词汇处理需更仔细,以达到学生掌握运用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英语思维能力,掌握一些新的词汇、短语及表达。
2.能力目标:通过思维导图、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让他们意识到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美景,更要去了解各地的历史和文化。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欣赏文章的美,理解甘号火车的历史起源,真正领略到这是一次奇妙的旅程。
2.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新词汇。
(五)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英语游记题材的文章,作者的重点在于描述自己第一次乘坐火车旅行的经历,包括沿途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感受,最后介绍了作者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历史。在读前,笔者就通过猜测策略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猜测游记的要点和相关信息,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初步的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清整篇文章的大概内容和结构,让学生更清楚直观地感受文章的大概内容。虽然这篇文章属于游记题材,但是通过思维导图来归纳总结全文的脉络显得清晰明了,学生很快就能分清文章的层次,将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学案上自己跟着教师的引导一步步来画出思维导图、写出关键词,而其中的大部分词汇都是文章中需要掌握的重要词汇和新词汇,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习词汇。最后能通过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来总结和复述课文,了解英语游记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Lead-in & Predicting
在进入阅读之前,先通过一段视频引入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然后让学生说出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特点。教师通过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头脑风暴: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ustralia? Which is the capital city? What is Australia famous for? What are the native animals in Australia?如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将学生所谈到的关于澳大利亚各方面的关键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板书出来,如图1。
图1
在学生进入Australia这一主题后,教师再提问:Do you want to travel in Australia?My friend Alice had her first ride on a train in Australia. Can you guess what she talked about?以此引入Alice在澳大利亚乘火车旅游的话题,让学生猜测Alice会在游记中提到哪些方面。这时让学生头脑风暴,通过猜测说出一些关键词,然后教师将他们说出的一些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如图2。
图2
设计意图:自然而然地引入与阅读篇章相关的话题,通过思维导图激活了学生对于话题已有的背景知识。进一步通过猜测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欲望。
第二步:Reading
随后,教师马上让学生进入第一遍快速阅读,找出作者实际写了一些什么来检测他们最初的猜测是否正确。然后请学生说出他们所找出的新的信息,自己在学案上添加到初步的思维导图上,比如distance,food,scenery,history等,如图 3。
图3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技能,通过检测自己的猜测正确与否来把握文章的主旨,形成初步的思维导图框架。
接下来引导学生从第一段开始一起细读文章,找出该段中作者所谈论的要点。教师通过不断的追问让学生找出答案,比如:(1)When did she have the first ride?(2)Who did she go with?(3)Where did she start? And where did she go?(4)How long did the ride take?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用关键词继续画思维导图,同时让学生在自己的学案上和教师一起画思维导图把关键词写下来,如图4。
图4
设计意图:通过细节阅读以及教师不断的追问,学生自主找出相关信息,并通过自己动手形成第一部分思维导图。
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已经将第一段的所有信息提取出来,通过思维导图上的关键词,学生很容易掌握和复述其中的内容。通过同样的方法,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段的阅读。第二段中所谈论到的food,scenery在第一遍阅读时学生已经找出,这时教师继续提问找出与其相关的细节信 息:(1)How was the food?(2)Why was it great?(3)How was the scenery?(4)Why was it colorful?让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写下关键词来延伸思维导图,同样第二段的内容也被提炼出来了。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很清晰地掌握了第二段所描述的事物及其特点,由此形成了第二部分思维导图,如图5。
图5
接下来继续过渡到第三段的内容,这部分主要讲Alice在火车上所做的事情以及如何打发时间。教师提问:What do you usually do when you take a ride on a train?然后让学生说说他们平时乘火车时会做的一些事情,再马上回归到课本:Let’s see what did Alice do when she was on the train?此时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相关信息,在回答的过程中将关键词列出。Alice的活动分为during the day and at night,形成第三部分思维导图,如图6。
图6
该部分结束后又进入文章最后一部分的学习,该部分主要是讲Alice所乘坐的这趟叫Ghan的火车的历史,而这部分历史的发展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出来会显得很清晰,学生一看便知。教师通过提问:(1)What did people use to travel for long distance at the very beginning?(2)And then what happened next?(3)Why did people choose camels for traveling instead of horses? (4)When did the government build a railway line?从而引导学生逐渐了解他们交通工具随着时间不断变迁的历史,从horses到 camels再到 the Ghan train,并且了解不同时期使用不同交通工具的原因,然后形成最后一部分的思维导图,如图7。
图7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寻找信息逐步形成每一部分的思维导图,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新的词汇,体会作者旅途的感受,并且能够通过思维导图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第三步:Post-reading
在将文章的内容完全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出来之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来分析文章的结构,教师此时提问:How many parts can we divide this passage into?Why?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清晰地理清文章的脉络,将文章的六个段落分成三个部分,并归纳出每部分的要点。在最后,通过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输出。该文章是一篇游记,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能够对游记体裁的文章有所了解。教师可以提问:If you will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your trip,what aspects will you talk about?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可以很快地回答出几个方面,如图8。
图8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所画出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对文章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精简和提炼,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游记体裁文章的结构,为之后的写作做铺垫。
最后,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复述课文。这时,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就能很容易地将这篇游记的内容描述出来,同时掌握了文章的结构和文章中的新词汇,为他们以后自己写游记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便可以是让他们写一篇关于自己最难忘的旅行经历的游记,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掌握文章的要素,学以致用,便达到了我们最终的学习目的。
四、总结反思
1.思维导图的应用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的作用不仅体现在阅读过程中,在阅读前和阅读后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从prereading引入部分开始,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以关键词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与话题相关的内容,自然引入和过渡到文章主题。
在阅读过程中,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理清整篇文章的结构,让学生更清楚直观地感受文章的大概内容,更易于掌握文章的内容和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新词汇。而且在while-reading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学案上自己跟着教师的引导一步步画出思维导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把所读到的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文章的理解就会更深刻。而其中的大部分词汇都是文章中需要掌握的重要词汇和新词汇,“If you tell me,I will forget it.If you show me,I will understand it.If you involve me,I will master it.”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这一过程,参与其中,会有一个更深的记忆,更易于学生把握整个文章的结构,掌握其中的词汇。
在post-reading的输出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画出的思维导图看出文章的逻辑,总结出文章的结构,将文章恰当地分成几个部分,最后能通过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来复述课文以及进行写作,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英语阅读学习,更好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并达到掌握的目的。虽然这篇文章是一篇游记题材,但是通过思维导图来归纳总结,全文的脉络显得清晰明了,学生很快就能分清文章的层次、掌握文章的结构。脑科学研究表明, 大脑神经是由中心向外发散的神经元。运用思维导图,使人的思维方式更贴近大脑自身的思维方式,这样与大脑进行对话、交流就会变得更直接、自然和简单。
3.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和教师一起参与课堂学习,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当然,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也不是万能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发现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思维导图耗时更多,并且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是否都适用、是否都能达到最佳效果也还有待商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最有效地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提升教学质量,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