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立“规”:让作业质量高起来
2018-02-21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张莉
▍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 张莉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学生完成相应学科的作业是每天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了解所教内容是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从而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作业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笔者一直循环教学小学低年段语文学科,今年新接手教学中年段语文的任务。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学生在完成作业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由低年段进入中年段后,明显感觉作业难做,一方面表现在作业类别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在作业的难度有所增加。以语文学科为例,抄写、造句、朗读、背诵、预习、课外阅读、相关习题等,囊括了书面、口头、实操等类别作业,完成的要求也不再像低年段那样读读写写背背即可,中年段的语文作业在完成基础知识巩固的同时,更多的是检测孩子是否能将课上所学知识转变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以上,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也大打折扣。为改善这种情况,笔者在班级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应发挥儿童的主动性”。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我们需先让孩子明白“作业”二字的含义,进而让孩子体会作业和学习之间的重要关系,即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作业观。这里主要需明确两点:(1)作业就是作业,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作业,都要认真完成。很多学生对于口头表达(如朗读、背诵)后操作性的作业(如查字典、查找相关资料等)存在认识误区,以为老师无法去查证这类作业到底有没有完成,久而久之学生便不认真去完成了。这也提醒教师,针对这样的非书写类作业,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落实检查。(2)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可以商量和妥协的可有可无的“多余部分”。部分学生完成作业质量不高甚至不完成作业的理由,是觉得作业多余或无意义。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作业并不是一项可以讨价还价的附加部分,而是学生的一项基础任务。当然,教师也应从自身出发,布置更加合理、学生乐做的作业。
二、明确统一的作业标准
这个统一标准主要针对需要书写的作业。为了让学生明确“好作业”的具体要求,笔者做了两件事。
(一)亲身示范,言传身教
学生进入中年段后,语文作业本由田格本变为横格本,对于每个字的位置,本来有田字格的约束,变成横线后学生似乎有点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有的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有的又稀稀拉拉分隔得或远或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中明确规定:“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先要规范学生的书写。于是,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如何在横线格上书写整齐规范,笔者做了如下示范:抄写词语类时,一页纸竖着对折两次,一行变四格,每格书写一个词语,上下对齐;抄写语句类时,段前空两个字符,两个字符的位置为每一格的一半;抄写古诗类时,居中从第二格开始,一句一行。如:
词语示例: 欢聚 思念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语句示例: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王维思绪万千,提起笔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古诗示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老师的亲身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操作展示,以后学生在遇到此类书写作业时便可以照搬操作,不会再出现任意格式的书写了。
(二)民主商议,制定标准
什么是符合规范的作业?什么样的作业可以被称为优秀作业?如果这样的标准由老师自己来制定,可能有拔高标准的嫌疑。基于学情,基于本班级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笔者将规范作业的标准交由学生自己去民主商议,一方面是让学生自我检查与反思,另一方面,学生自己制定的标准,他们自己执行起来也会更有效。经过学生的民主商议,制定了如下检查作业的情况反馈表。
标准组员按时上交(1分)作业本干净整洁(1分)符合格式规范(2分)汉字书写工整清楚(2分)正确率高(保持或比前一次有进步)(2分)及时订正或补齐(2分)自评分 组评分 是否推优组员1组员2组员3组员4组员5组员6
这个标准将学生的作业要求细化到每个小点里,能让学生对照具体的要求去完成作业,比我们笼统地跟学生提“认真”更容易让学生明白并接受。并且,这是学生自己商议共同得出的标准,学生在操作中也明白每个参照标准的要求该如何去落实。同时,同伴间的互助学习也能得以更好地发挥效用。
三、给予多样的作业评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可以实现更多层面的双向互动。传统的教师单向评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学生对于评价的需求。因此,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作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评价工作的指导原则里就有“多元性原则”。
评价主体多元化。上文里提到的作业标准表格中,学生自评和小组评定就是对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一种丰富。单纯的教师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太过习以为常,似乎已经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了。并且,老师长期的评判也会对某个学生形成固定的评判,有失公允。而换成自评和小组评,给了学生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权利便会有责任感。
评价语不断创新。传统的一个等级加上日期已经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对他们的感官已无冲击,甚至“优秀”“良好”的差别在他们见多不怪的眼里似乎已经成了无差别。因此,在评价语的呈现方式上,教师也可以与时俱进,在科学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如近期网络上较流行的简笔画“送心”“比心”以及“大拇指”图。
学生在见到这样的评价语后,想必一定会眼前一亮、会心一笑。为了得到更多此类与众不同的评价,学生也一定会继续认真努力完成作业。稍稍变通一下,给学生单调的作业本增添几分趣味,教师多花费的几秒时间也许就能让学生开心一整天。
评价形式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与班级管理相结合,既节省了时间,又能直观地看到相应效果。寻找一款适合班级的管理软件,编辑贴合作业标准的评价,对照每个学生每天的记录,在电脑或手机上即可实现实时操作,加分或扣分的过程让孩子亲身参与,让他们体会每一分的加或减都有其重要的分量。笔者在班级与学生使用的“班级优化大师”,每天学生的各项得失细节,不仅师生清楚,家长也可以通过客户端及时了解。这种信息化的终端交互,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进行长期跟踪,形成长效的监督系统。
在做了以上尝试之后,班级学生的语文作业情况大有改观。学生从态度上对完成作业有认同感,从执行细节上有标准可对照,从评价上获得满足感与荣誉感,自然推动了语文作业质量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