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本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2018-02-20刘畅

现代交际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人本思想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

刘畅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马克思人本思想以及其当代意义作出了阐述和分析,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定义、构成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阐明,并且对马克思人本思想当中人的理解以及人的本质思想作出了较详细的说明。本文不仅对马克思人本思想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进一步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当代意义提出了探究性的思考,其中主要分为了三个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提供现实合理性基础、马克思人本思想对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及马克思人本思想是坚持人民群众根本实践地位的重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本思想 马克思人本思想 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1-0241-02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

马克思人本思想是基于黑格尔的唯物论产生的,马克思在黑格尔的唯物论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批判和继承,从而得出了人本思想。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提出将无产阶级推上了历史舞台,他提倡并强调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而不是个别人的自由发展。而马克思的这一人本思想理论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国情,并且与我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建设需求一致,因此在本部分中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构成、内容以及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构成

前文中有提到马克思人本思想是基于黑格尔的唯物理论产生的,因此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构成首先就是黑格尔的唯物理论,其次是费尔巴哈的理性思想,费尔巴哈主张第一思想为上帝,而这里指的上帝就是理性,换句话说,费尔巴哈的主张第一思想是理性,而他又提出理性的主体是人,马克思在此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马克思人本思想提倡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了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但是人类的本质是自由发展的,并且对于人类的范围是强调一切人。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内容

1.人的理解

人的定义和内涵是非常复杂的,人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与一定历史条件中,为想要长久发展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在此定义当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自然性和人的社会性,其中人的自然性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理论中就有提到,前人的理论当中也有体现,而人的社会性则是第一次在理论中被提出。在马克思人本思想内容当中,对于人的理解里,人是具有社会性的,是现实世界当中社会关系的总和。简而言之,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或者单独存在,即使有一个脱离社会或社会关系而存在的人,也在某种程度上不算是人的存在。因此人的社会性作为马克思人本思想理论对于人的理解的基本观点之一是不可取代的。人的自然性当中马克思提出了人不光是自然界的载体,不仅仅是自然创造了人,人也会通过劳动来改造世界,来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基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辩证思维,而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理论的重要体现之一。

2.人的本质

在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构成中,前文提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除此之外,马克思在人本思想理论当中还提出了人的本质是劳动和实践。人之所以可以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其根本就是因为人可以进行劳动活动和实践活动而动物不能。这不仅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也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理论当中提到的人的本质属性之一。

二、馬克思人本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提供现实合理性基础

马克思人本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提出了批判,其中主要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一般出现在同一阶级的人当中,当人被资本、物质、权力等社会因素所控制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权利体现。简单来说,资本、物质、权力等都是应该由人控制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很多人都被权力、资本以及物质等因素所控制,这种现象就叫作“异化”。马克思对于“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并且从人本思想的角度出发提倡一切人的发展一定是以人类自身作为主体来发展,而不是被其他东西所支配的发展。这一现象的理解可以参考卓别林的《城市之光》中的经典片段。卓别林在《城市之光》当中扮演一个紧螺丝的工人,他拿着扳手看到什么东西都想紧一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机器是为人服务的,而在影片当中工人却已经失去了主动意识,被动地成为机器的附属,换句话说,人应该是控制机器的,但是却反过来被机器控制了,也就是人被异化为了机器。在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当中,由于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的深刻认识,进而对其进行了批判并且提出了清理“异化”这种社会现象,这就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合理性基础。

我国贯彻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治国方针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所提倡的“以人民为中心”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都是将人民放在了中心地位,以人民的利益为利益,以人民的苦难为苦难,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永远放在第一位置,这不仅是“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方针和理论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基本条件。而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快速膨胀,都对这一方针和理念提出了挑战。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大环境下,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但同时对于经济的内在特质还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还是会使人变得“物质化”以及“货币化”,这些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人的发展的真正意义的体现。换句话说,在经济体系建立的内在特质的影响下,也就是追求利润的目标之下,人的发展受到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异化”现象。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理论正是为了匡正这些“异化”现象或者具有“异化”趋势的社会现象,为了坚守人的内在本质,彰显人的崇高,重塑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家园,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提供现实合理性基础。

(二)马克思人本思想对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理论思想当中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其中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同时也是整个人类进步不可或缺的历史性角色。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有着很高的定位和评价,这一观点与上文中提到的马克思人本思想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提供现实合理性基础在本质上是保持一致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充分尊重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总书记的讲话应证了一句古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指的就是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我国以及我党都将人民群众的发展和利益摆在首要位置,本着“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稳步前进。

(三)马克思人本思想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当代意义除了前文中提到的两点之外,还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是自然界,人类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进而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下降,一旦到达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人类将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东辉.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及其现实意义[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9(3):112-120.

[2]王立洲.马克思人本观的形成與发展及其当代意义阐释——以马克思思想的嬗变为视角[J].理论导刊,2016,43(5):28-31.

[3]言永秀.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贵州师范大学,2009,12(3):65-71.

[4]刘建朝.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及其现实价值[J].延安大学,2016,33(6):59-63.

[5]唐凤芬.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引[J].法治与社会,2015,9(17):103-107.

[6]李嘉宁.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J].长春工业大学,2017,34(8):144-151.

[7]曾宁,苑小杰.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8):73-77.

[8]林少红.民生幸福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马克思人本思想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33):98-106.

[9]黄晶.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2017,16(5):63-67.

[10]井祥磊.浅论马克思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文学教育(下),2017,35(4):44-46.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人本思想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人本思想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基于人本思想的本科教学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理论及当代意义
刘瑞龙的群众观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