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8-02-20张琳娜
张琳娜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代社会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高职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弱化,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的主体作用逐渐凸显,学生的求知欲及主动性不断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根据目前的教学情况提出了新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旨在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英语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1-0173-02
2012年11月,易观国际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由那时起,“互联网+”时代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所谓的“互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各个产业的相结合,从而构建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以提升经济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地通过“互联网+教育”这一教育模式,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也一直在探寻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必要性进行分析,以提出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我们传统教学模式经历了古代私塾制向班级授课制的转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教師所教的知识,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瓶颈。高职学生常有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热情不高的特点,仅凭课堂上知识的灌输,是无法使高职学生充分掌握英语的知识点及英语的使用技巧的,同时学生被动式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也促使了教学模式的改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了知识的引导者。教师通过整合互联网中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源进行系统的学习,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地位,提供语言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英语资源共享的特点,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英语能力,增强了高职英语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
在传统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因为单调的教学方式和有限的教学手段,无法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通过“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教学模式,将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引进了课堂,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
(1)构建“多元化”的高职英语课堂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等院校教学格局带来了冲击,也涌现出众多应用效果良好的学习平台及模式,如广泛应用于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微课”“慕课(MOOC)”“翻课堂”等。[1]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从不同方法上去学习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了慕课学习资源广及微课主题突出的特点,实现在“互联网+”背景下以慕课和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从慕课的众多资源中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视频资源制作成为符合学习程度的简短的微课视频教材,通过互联网信息工具如QQ、微信等发送给学生,实现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微课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可以是讲授法、问答法或是小组讨论法,通过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简短时间内接受新知识,避免了课堂上基础知识乏味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结合PPT、FLASH及相关的视频软件的使用,将互联网媒介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将课堂内容变得多元化,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后,教师可通过手机App、论坛及虚拟学习社区共享教学资料、布置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在线平台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教师能够迅速得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师生间的互动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保证学习效果。
(2)创设语言环境,提高英语实用性。传统的英语课程学习内容基本以教材为主,内容较为单一,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基本没有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践机会,当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往往觉得在学校所学的口语无法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灵活的应用,所学习到的基础知识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由于英语教育的不断改革,英语学习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目标逐渐清晰,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培养其人文情怀。[2]教师应对信息化教学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互联网信息平台变成自己上课的助手,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使学生获取更多实用型的英语知识,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例如,学生可通过慕课、朗文英语等在线平台及各种口语互动平台进行自主英语学习和交流,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或者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使学生由被动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挖掘式学习,增强学习的乐趣。通过大学英语课与社会生活相整合,以互联网作为基础工具,使学生获取丰富新颖的英语资源,掌握生活中常用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等,促进学习内容具有时代感,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国内乃至国际的热词,了解国际形势的实际需求。[3]教师还应提供各种模拟生活及工作场景,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对话等形式,给学生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通过小组互助的形式,帮助学生大胆说英语,避免“哑巴英语”的出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思维、教学环境,还打破了传统课堂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逐渐地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讲授者,还可以是课上及课后的引导者,教师可以课前及课后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上的网络资源,将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与学生进行共享,为学生构建更多更好的英语学习平台,营造出真实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兴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5):80,82.
[2]朱雯.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转化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18(7):197.
[3]曲秀艳,闫洪勇.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9):77-78.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