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音乐教育”助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8-02-20郝苗苗刘子昱
郝苗苗 刘子昱
摘 要:煤炭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孤岛”困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不可回避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往往呈现“两张皮”现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单纯依靠政治理论课程,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凸显不够,而且缺乏融会贯通。2016年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司的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深化美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些都明确了大学教育中每门课程、每位教师都应承担育人的责任,这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一条可行性的路径。
关键词:多元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2-0152-03
煤炭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孤岛”困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不可回避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往往呈现“两张皮”现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单纯依靠政治理论课程,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凸显不够,而且缺乏融会贯通。2016年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司的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深化美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些都明确了大学教育中每门课程、每位教师都应承担育人的责任,这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了一条可行性的路径。
那么,如何强化美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如何发掘美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何借助高校中的美育通识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些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核心议题。
2016年以来,教育部直属的中国矿业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不断探索和推进“课程思政”,其中,音乐系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世界音乐”通识教育选修课成为了首批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课程之一。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探索,“世界音乐”的“课程思政”改革,不仅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引入高校校园,而且很好地挖掘了美育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起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这对推进煤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美育课的“思政改革”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一、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助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思路
课程设计是实现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助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要让课堂成为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课程的开发设计就要从大学生求知需求和接纳新观念的基本规律出发,进行系统规划与改革。“世界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世界九大音乐风格区域的音乐文化,同时也涉及文化认同问题、价值评判问题、创新观念问题和职业操守问题。开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助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必须是立足世界民族音乐的内涵与外延。唯有通过课程的内容整合和内涵挖掘,提炼这门课程所蕴涵的育人价值,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激励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才能最终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发展观、文化价值观、文化认同观和职业道德观。
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助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课程设计方案
立足于世界音乐课程的学术内涵及其“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本身特色,该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可以通过聚焦以下三个方面得以实现:
(一)整合教材内容,开设世界民族民间音乐跨文化交流专题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交流观和音乐创新发展观
通常,“世界音乐”教学内容的每一章节都是相对独立的。在本次改革中,任课老师特别设立了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专题课程。通过对世界不同区域音乐文化跨越时空的横纵比较,联系地看待不同社群音乐文化的互动、交流与发展,尤其是深入挖掘和阐释音乐文化与身份认同的潜在互动关系,最终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文化发展观。这个专题讲座最终采用了从“他者”音乐文化交流到“我者”文化交流层层递进的讲述方式,力求避免标签式的说教,让学生身临其境。具体实施过程设计如下:
首先,講述黑人族群在非洲的音乐文化生活及其音乐与社会文化语境的互动关系,接着讲授北美洲的音乐文化交流问题以及北美黑人音乐创作中“特色话语”(音乐特质)的传承之于黑人群体的意义(黑奴群体被贩卖到美洲大陆之后,他们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音乐文化也不例外)。尽管黑人群体在美洲大陆上先后创作了劳动歌曲、田野小调、蓝调、爵士等系列新生音乐形式,尽管其表面上似乎接纳了美国白人所偏好的审美标准,如西式音高,似乎其音乐文化已经被北美的白人文化所同化。但实际上,只要通过对音乐作品音声特质全方位的分析,就可以看出,黑人创作的音乐作品,依然留存着其非洲文化血缘母体的文化特质,如非均分节奏,尤其是赫米奥拉节奏模式、蓝调音符,而这些传承自非洲音乐的特色话语正是美国黑人认同其独有身份和血缘文化母体的标识。其次,将黑人蓝调音乐的分析作为音乐研究个案,通过音乐本体研究,向学生示明,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中坚守特色话语是文化延续的必然选择。最后,以任课教师本人在美国访学时的生活感悟为例,以亲历人的视角讲述美国社会中的黑人生活及边缘化境遇。分析为什么美国黑人喜欢蓝调,蓝调的音乐本体如何体现了对主流文化的选择性容纳,如何坚定传承黑人文化血脉,阐明音乐文化的身份认同意涵。
通过以上讲述,向学生阐明两个道理:其一,观察音声制造现象,不能局限于对其旋律的单一分析,而要结合实际的文化社群的音乐文化特征分析其音声、调式、节奏节拍等方面的变化,找到那些黑人文化与美国融合后所产生的变异。其二,阐明文化传统与一个族群的身份认同是相通的,文化特质与一个族群的精神命脉是紧密相连的。当音乐创作中缺少了自身的传统特质,一个族群的精神命脉就会断裂,不仅音乐是这样,文化也是这样。最后,在专题讲述过程中,要向学生传递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不要拒绝接纳新事物、新元素、新技法,要勇于创新,借鉴那些外来的有益的思维理念以及相关技术,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形态,但不要在交流和创新中迷失自我。
(二)学习世界音乐大师和乐器制造大师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素质
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乐器的创新、发展、制造和演奏。许多知名的来不同各民族的乐器,其雕刻多以手工为主,是难得的天人合一之作。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过于注重讲述乐器的型制、发音方式和演奏效果,却忽视了在一件件精美乐器的背后乐器制造匠人的“精雕细琢”,而这正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因此,在该部分授课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领悟世界音乐大师和乐器制造大师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爱岗敬业精神。具体实施过程设计如下:
1.学习乐器制造大师的工匠精神
在教学改革中,在关于世界民族乐器部分,进一步讲述乐器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对乐器音色的影响。尽管有些复杂的大型乐器,我们难以做到拆解进行直观教学,但在网络时代,相关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完全可以补充这部分不足,BBC的世界音乐纪录片中,就详尽展示了一件维奥尔琴的选材过程和制作过程。在木材的选择上,制琴匠人都十分讲究,甚至对材料的产地和种类都有严格要求,比如欧洲的云杉、沙比利、玫瑰木等。制琴匠人对造琴木材风干时间也有严苛的要求,因为木材的风干时间是影响乐器品质的重要因素。风干的木材不能马上使用,一把高档的琴所使用的木材起码要放置20年,并且每三个月要检查风干效果。因此,多数维奥尔制琴匠人特意建立了储藏室,专门用于存放和风干木材,并且详尽记录木材的入库时间和风干情况。一把优秀的维奥尔琴的制造,从琴体的木工、打磨、喷油、抛光到琴弦的安装、调试、定旋,再到听音、手感、试音直至送到乐器使用者手中,大概需要经历20多个环节,并且对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多数情况下,一个工匠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造作出一把好琴。尽管从未有官方标准和行业检测,但乐器制造家们坚定、踏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都是以经验、凭着良心制琴,去年新闻节目报道的中国的维吾尔乐器制造匠人阿布里米提?艾莎的制琴过程就是如此。向学生讲述这些,并不是为让学生将来做制琴师,而是学习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学习音乐表演大师的工匠精神
以世界乐坛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表演大师的音乐生活为切入点,在讲述他们精湛技艺、音乐风格及音乐贡献的同时,讲述其苦练表演技艺的工匠精神,以培养同学们做事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例如,1959年,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当时年仅24岁)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前三名决赛中,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按照评委给他的乐谱,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指挥这支世界一流的乐队。但演奏过程中,小泽征尔总觉有不和谐的地方。他认为是乐谱错了,就重新演奏,但仍不如意。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都是盛极一时的音乐人士,都认为乐谱没有问题。但小泽征尔没有动摇,坚持认为是乐谱错了。小泽征尔的坚持,赢来评委的热烈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考题”,以检验参赛者的判断力。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因屈从于权威而遭到淘汰。小泽征尔因此摘取了桂冠。小泽征尔的坚持源于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他因此获得了这次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庄子在他的《庖丁解牛》一文中提出“技进乎道”,这里“技”既指高超的技艺,也指做事心无旁骛、一丝不苟的精神,也就是工匠精神。从对世界乐器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乐器制造者的工匠精神,从音乐指挥家的坚持中我们也看到不惧权威、坚持真理的工匠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极致。而我们每个同学,都是社会主义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将来的工作中更要坚持工匠精神。
(三)關注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价值的平等观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教师在讲述世界不同区域音乐文化及其历史文化意涵的时,要注重引领学生辨识不同区域音乐文化的“突出特质”。不仅要解读东亚音乐的自然质朴、南亚音乐的华美、大洋洲土著音乐的原始冲动,更要引导学生纠正欧洲古典音乐和理论技法“一统天下”的错误认知。只有形成文化的多元化、音乐的多样化理念,掌握音乐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才能最终树立文化平等思想。这其中,要重点关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特质及对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引领学生辨识和认清中国音乐的“特色话语”,并对在国际舞台上有影响力的中国音乐作品进行解读,尤其是《川崖玄葬》和《水乐》,明确哪些文化形态和音乐特质提升了其影响力,以便中国音乐走出国门,为世界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以印度音乐的“塔拉”和“拉格”为例,说明音乐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引领学生在理解和欣赏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树立文化价值平等观念的同时,认同自己的音乐传统,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通过上述对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改革,我们可以看出,高校中的音乐通识类课程能够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需要注意的是,挖掘高校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任课教师应准确把握所授课程的基本特点,深入挖掘课程的育人元素,改善教学设计,使得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走“多元音乐教育”助力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路径,以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