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代农业赋税减免及原因分析

2018-02-20陆旭超

关键词:辽代赋税农业

陆旭超

摘 要:农业赋税减免是辽代赋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其演变过程,可知有辽一代,确实实施过农业赋税减免政策,并且至迟出现在辽穆宗时期。主要分为灾害减免、劝农减免、战争减免三种类型。赋税减免的原因有: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灾害频发、战争频仍等。其最终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巩固辽王朝的统治。

关键词:辽代;农业;赋税;减免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2-0017-05

农业赋税减免政策是整个赋税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辽代农业赋税减免,就需要弄清其农业赋税制度。目前学者多从辽代农业赋税的缘起、制定依据、种类、特点及财赋机构等方面进行考察,{1}也有较多的研究成果问世。由于史料匮乏,鲜有学者对辽代农业赋税减免进行研究。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演变过程、类型、原因三方面对辽代农业赋税减免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这一制度有整体的认知和把握。

一、辽代农业赋税减免的演变过程

有辽一代,农业赋税减免具体产生于何时,史无明载。可以肯定的是,必定产生于辽代制定赋税制度之后。史载:“夫赋税之制,自太祖任韩延徽,始制国用。”{2}太祖任用汉人韩延徽,初步确定辽代赋税制度。《辽史·食货志》载:“太祖平诸弟之乱,弭兵轻赋,专意于农。”{3}史籍中并没有记载太祖时期农业赋税减免的具体内容。或许因为辽代建立初期,庶事草创,并没有具体的农业赋税减免政策,但至少在太祖心中已有减轻赋税、推动农业发展的想法。辽太宗会同二年(939)七(闰)月:“乙室大王坐赋调不均,以木剑背挞而释之。并罢南北府民上供及宰相、节度诸赋役非旧制者。”{4}辽太宗时期整治赋役不均,并对赋税进行调整,免除不合旧制的赋税,但史籍中亦无农业赋税减免具体措施的记载。萧韩家奴对辽穆宗的评价为:“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5}辽穆宗是否生性暴虐,暂且不论,但从其言辞中可认定辽穆宗时期已有赋税减免措施。辽穆宗应历三年(953),皇帝下令“诏免今岁租”,{6}印证了萧韩家奴所言,这亦是辽朝有史以来,确切记载皇帝对农业赋税减免举措。辽景宗时期,平王耶律隆先留守东京期间,“薄赋税,省刑狱”。{7}辽圣宗时期是农业赋税减免的重要时期。辽宋战争期间,山西诸州数被兵,加上饥荒等灾害,辽圣宗统和四年(986)八月,“用室昉、韩德让言,复山西诸年租赋”。冬十月,“以南院大王留宁言,复南院部民今年租赋”。{8}韩德让总领南北二樞府事时,“以南京、平州岁不登,奏免百姓农器钱”。{9}因为南京、平州粮食歉收,上奏免去百姓的农器钱。统和十二年(994)冬十月,“诏定均税法”。{10}制定均税法,进一步完善辽代赋税制度。统和十四年(996),“以南京道新定税法太重,减之”。{11}或许是重新制定的税法对农民负担太重,因此下令减少税收的征收。耶律休哥因为燕地百姓困苦穷乏,“省赋役,恤孤寡”。{12}这是辽圣宗时期对西京、上京、南京等地区的赋税做出的调整,可证实这一时期确有关于农业赋税减免的事实。辽兴宗即位初期,面对赋税不均的现象,认为“宜通检括,普遂均平”。{13}检括户口与登记民产是辽代赋税征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赋税调整的重要依据。据《辽史》记载,辽圣宗期间,农业赋税减免计22次。辽兴宗重熙八年(1039),萧孝穆:“表请籍天下户口以均徭役……从之。由是政赋稍平,众悦。”{14}兴宗听从其建议,征收赋税得以稍稍平均一些。兴宗时期,农业赋税减免共计2次。辽道宗大安三年(1087)二月,“以民多流散,除安泊逃户征偿法”。{15}辽道宗时期,从法律上正式废除对逃散流民纳税的规定,农业赋税减免计24次。辽天祚帝在位期间忙于镇压叛乱,因此对农业疏于管理。乾统九年(1109)下诏“诏免今年租税”。{16}由上可知,辽朝农业赋税减免现象确实存在,至迟出现在辽穆宗时期,减免主要集中于圣宗、道宗时期。

通过对《辽史》等相关史料梳理可知,辽朝农业赋税减免共计51次,其中辽穆宗2次、辽圣宗22次、辽兴宗2次、辽道宗24次、天祚帝1次。减免时间主要集中于辽圣宗986-1003年、辽道宗1068-1099年,且在这段时间内,减免频率比较集中。从减免的分布看,据不完全统计,南京道减免27次、上京道4次、中京道3次、东京道3次、西京道7次,{17}主要集中在南京道地区,其次是西京道地区。从区域上看,农业赋税减免南部多于北部地区,原因是辽代农业区主要分布在燕云、渤海等地区。辽代南面财赋机构主要由南枢密院户房、五京计司、三州钱帛司及地方各专门经济机构共同组成,掌管着五京州县的财赋。{18}辽代农业赋税征收有明确的机构管辖,对于农业赋税减免,并没有具体的流程记载。担任地方财赋征收的长官大多是汉人,{19}推测其减免流程亦与汉人传统流程相似。此外,从上述“用……言”“以……言”“表请”“诏免”等字眼推测,其减免程序应当是:由地方大臣上报皇帝,皇帝经过核实后,再下诏是否减免农业赋税。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但辽代统治者自始至终贯彻“因俗而治”的治国原则,因此地方大臣大多因时因地管理其统辖区域的赋税减免。

二、辽代农业赋税减免的类型

辽代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减免农业赋税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以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辽朝统治。依据其减免的性质及其欲达到的目的,可将减免分为灾害减免、劝农减免、战争减免三种类型。

(一)灾害减免

辽代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此,辽代统治者大都通过减免赋税的措施加以应对。如辽穆宗应历三年(953),南京地区发生水灾,皇帝下令“诏免今岁租”。{20}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年),诏令:“五稼不登,开帑而代民税;螟蝗为灾,罢徭役以恤饥贫。”{21}农业收成不好,政府开粮仓代替农民交税。统和十二年(994)春正月,“诏复行在五十里内租”。这年正月,漷阴镇地区发生水灾,淹没许多村庄,皇上下诏蠲免京城方圆五十里内居民租税,二月再次“免南京被水户租赋”。{22}统和十六年(998)夏四月,因为崇德宫所辖州县遭受水灾,“罢民输官俸,给自内帑”,{23}即停止百姓输纳官员俸禄,改由国库供给。辽道宗咸雍四年(1068)冬十月辛亥,“永清、武清、安次、固安、新城、归义、容城诸县水,复一岁租”。{24}南京道诸县发生水灾,下诏减免一年租税。道宗咸雍三年(1067),南京遭受旱灾、蝗灾,第二年又发生水灾、地震,因此在咸雍七年(1071)十一月,道宗下诏“免南京流民租”。{25}多重自然灾害的发生,大量流民生活陷入困顿,因此皇帝下诏减免因灾害而产生的流民赋税。大康二年(1076)九月戊午,南京地区发生蝗灾,下诏“免明年租税”。{26}大康五年(1079)十一月丁丑,南京道地区,“被火之家免租税一年”。{27}由上可知,灾害减免主要集中在南京道地区,主要是由于水灾、蝗灾、火灾等灾害减免赋税,减免年限基本是一年。

由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也划归到灾害减免的范畴中。其一是恤贫减免。减免主要集中于辽道宗时期,原因在于辽代后期尤其道宗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多达49次。贫民无法进行正常生活,因此皇帝下诏书减免赋税。辽兴宗重熙十七年(1048)八月,“复南京贫户租税”。{28}辽道宗时期多次减免贫民租赋,且减免地域非常广泛。道宗大安三年(1087)正月发放钱米赈济南京贫民后,“仍复其租赋”。同年三月,“免锦州贫民租一年。甲戌,免上京贫民租如锦州”。大安四年(1088)四月,赈济苏、吉、复、渌、铁五州贫民,“并免其租税”。{29}可见,恤贫减免涉及南京道、中京道、上京道、东京道地区。赋税减免往往伴随政府赈济,双管齐下解决贫民问题。其二是饥荒减免。道宗大康元年(1075)九月南京地区发生饥荒,“免租税一年”。{30}寿昌五年(1099)冬十月,赈济辽州饥荒的同时,“仍免租赋一年”。六年(1100)冬十月,平州发生饥荒,下诏“复其租赋一年”。{31}饥荒减免主要为道宗年间,集中于南京道地区,减免与赈济共同进行。

(二)劝农减免

由于辽代统治者不断加重对种植区农业人民的剥削,大批人口为了躲避战乱、逃避沉重的赋税,不得不离家逃亡。人民逃散,土地荒芜,严重影响了辽代农业赋税的征收和对外战争所需的军用物资,为此政府采取劝农减免措施,主要包括垦荒减免和复业减免。

1.垦荒减免。辽代对外征战颇多,加上自然灾害的频发,造成大量农民出走他乡,田地无人耕种。政府为发展生产,对农业采取垦荒减免。统和七年(989)六月,辽圣宗下诏:“燕乐、密云二县荒地许民耕种,免赋役十年。”{32}允许百姓耕种南京道地区燕乐、密云二县无主荒地,耕种荒地者免除10年的赋税徭役。统和十五年(997)三月,圣宗招募百姓耕种南京道滦州荒地,“免其租赋十年”。{33}垦荒减免主要集中于南京道地区,减免租期为10年。

2.复业减免。大量流民的存在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政府鼓励流民复业。如辽道宗咸雍十年(1074)二月,下诏:“蠲平州复业民租赋。”{34}减免平州地区恢复旧业百姓的租赋。大康六年(1080)五月,再次下诏:“免平州复业民租赋一年。”{35}

(三)战争减免

辽代政府亦会对受战争波及的地区减免农业赋税,以抚慰百姓,减轻战争带来的苦难。辽与宋在东自燕山地区,西至雁北地区千余里的接壤线上连年征战,争夺燕云地区的归属权。山西地区自宋兵入侵,人民流离失所,盗贼出没,加重了百姓的生活负担,辽圣宗统和四年(986)八月己未,室昉、韩德让向圣宗进言:“复山西诸年租赋。”{36}皇帝接纳其建议,减免山西当年的租赋。宋辽战事波及云州地区,圣宗于统和七年(989)三月“诏免云州逋赋”,{37}并于统和十年(992)再次“免云州租赋”。{38}宋辽战争期间,云州、朔州地区为主要交战地区,因而辽朝多次减免该地流民赋税。辽圣宗统和十年(992)二月,下诏:“给复云州流民。”免除云州地区流民的赋税。五月,下诏:“朔州流民给复三年。”{39}减免朔州流民3年的赋税。辽兴宗重熙十一年(1042)四月,“颁南征赏罚令”,意与宋开战,结果以宋增岁币称贡告终。因此十二月兴宗“诏蠲预备伐宋诸部租税一年”,{40}下诏蠲免为伐宋做了预先准备的诸部租税1年。战争严重影响百姓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大量劳动力流失,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战争期间,对农业赋税进行减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

三、辽代农业赋税减免的原因

(一)农业在辽代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历任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的发展

辽朝是北方游牧族群建立的政权,在辽朝早期,牧业占据重要地位,直到907年辽太祖阿保机建立辽政权,东灭渤海,俘虏大量农业耕作者,农业的地位开始上升。太宗时期,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地区给辽朝,辽代农业迅速发展。辽世宗在位3年,于天禄五年(951)因耶律察割反叛被弑。世宗在位时间短暂,农业减免情况很少。而在辽代末期天祚帝时期,辽边境叛乱四起,女真人反抗尤甚,天祚帝忙于镇压叛乱,无暇顾及农业生产,但仍有关于农业减免的记载。

(二)辽代自然灾害的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不得不减免农业赋税

辽代自然灾害频发且种类繁多。据学者統计,辽代共发生自然灾害13种133次,其中水灾、旱灾最为常见。道宗、圣宗时期是自然灾害频发期,圣宗朝39次,道宗朝49次。{41}此外,道宗中后期处于长达35年的连续自然灾害发生期。南京道地区是辽代重要农业耕作区,是虫灾高发区,其特殊地形及温带大陆性气候又导致水灾频发,同时还发生多次地震。{42}自然灾害往往伴随着饥荒的发生,引发次生灾害,政府需要应对,而农业赋税显然是最有效的抗灾之道。

(三)辽代连年征战亦是赋税减免的重要原因

辽朝是马背上的契丹族群建立的政权,扩张性强,而战争是扩大势力范围的最有效手段。以圣宗朝为例,就多次出兵镇压部族叛乱,还远征高丽。自986年宋辽大战于岐沟关,至1004年,圣宗军队南下,双方签订“澶渊之盟”,辽宋对峙局面形成。战场主要在辽南京道、西京道与宋边境交界处,战争消耗大量的物资,土地被弃耕,流民增加,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为了社会稳定,保证战争供给,减免赋税就成为不二之选,圣宗朝农业赋税减免主要集中在986年—1003年就是例证。可见,战争和农业赋税减免有很重要的关系。

(四)辽代崇尚佛教亦有助于减免农业赋税

佛教讲求乐善好施,做善事,行善念。同时有辽一代,历任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佛教的发展。{43}减免一定的农业赋税,从而帮助农民恢复农业生产,也是善举。以辽道宗为例,在这一时期,辽道宗大力提倡佛教,佛教文化盛极一时,成为自南北朝后中国北方绝无仅有的现象。{44}因此,不得不说,辽代佛教的发展对农业赋税的减免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农业赋税减免是辽代农业赋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辽一代,农业赋税减免持续时间很长,且以圣宗和道宗期间减免次数最多。从减免类型来看,灾害减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灾后重建工作。战争减免,减轻了因为战争给农民带来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劝农减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总体来说,统治者减轻农业赋税,有助于保证军事物资的供给,有助于促进辽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辽朝的统治。

注 释:

{1}比较典型的论著有:罗继祖.辽代经济状况及其赋税制度简述[J].历史教学,1962,(10).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M].北京:三联书店,1978.75.武玉环.辽代的赋役制度[J].北方文物,2003,(01).蒋金玲.辽代南面财赋机构考[J].求索,2012,(03).

{2}(元)脱脱,等.辽史(卷59)[C].食货志上[A].北京:中华书局,1974.926.

{3}(元)脱脱,等.辽史(卷59)[C].食货志上[A].北京:中华书局,1974.924.

{4}(元)脱脱,等.辽史(卷4)[C].太宗纪下[A].北京:中华书局,1974.46.

{5}(元)脱脱,等.辽史(卷103)[C].萧韩家奴传[A].北京:中华书局,1974.1449.

{6}(元)脱脱,等.辽史(卷6)[C].穆宗纪上[A].北京:中华书局,1974.72.

{7}(元)脱脱,等.辽史(卷72)[C].耶律隆先传[A].北京:中华书局,1974.1211.

{8}(元)脱脱,等辽史(卷11)[C].圣宗纪二[A].北京:中华书局,1974.124-125.

{9}(元)脱脱,等.辽史(卷82)[C].耶律隆运传[A].北京:中华书局,1974.1290.

{10}(元)脱脱,等.辽史(卷13)[C].圣宗纪四[A].北京:中华书局,1974.145.

{11}(元)脱脱,等.辽史(卷13)[C].圣宗纪四[A].北京:中华书局,1974.148.

{12}(元)脱脱,等.辽史(卷83)[C].耶律休哥传[A].北京:中华书局,1974.1301.

{13}(元)脱脱,等.辽史(卷59)[C].食货志上[A].北京:中华书局,1974.925.

{14}(元)脱脱,等.辽史(卷87)[C].萧孝穆传[A].北京:中华书局,1974.1332.

{15}(元)脱脱,等.辽史(卷25)[C].道宗纪五[A].北京:中华书局,1974.295.

{16}(元)脱脱,等.辽史(卷27)[C].天祚皇帝一[A].北京:中华书局,1974.324.

{17}其中《辽史》记载三京诸道地区,应为较早设置的上京、南京、东京三京地区。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设置中京大定府,重熙十三年(1044),辽兴宗升大同军节度为西京大同府。为方便数据统计,本文仍将减免地区划归五京道隶属地区。

{18}关树东.辽朝州县制度中的“道”“路”问题探研[J].中国史研究,2003,(02).

{19}蒋金玲.辽代南面财赋机构考[J].求索,2012,(03).

{20}(元)脱脱,等.辽史(卷6)[C].穆宗纪上[A].北京:中华书局,1974.72.

{21}(元)脱脱,等.辽史(卷59)[C].食货志上[A].北京:中华书局,1974.924.

{22}(元)脱脱,等.辽史(卷13)[C].圣宗纪四[A].北京:中华书局,1974.144.

{23}(元)脱脱,等.辽史(卷14)[C].圣宗纪五[A].北京:中华书局,1974.153.

{24}(元)脱脱,等.辽史(卷22)[C].道宗纪二[A].北京:中华书局,1974.268.

{25}(元)脱脱,等.辽史(卷22)[C].道宗纪二[A].北京:中华书局,1974.271.

{26}(元)脱脱,等.辽史(卷23)[C].道宗纪三[A].北京:中华书局,1974.278.

{27}(元)脱脱,等.辽史(卷24)[C].道宗纪四[A].北京:中华书局,1974.284.

{28}(元)脱脱,等.辽史(卷20)[C].兴宗纪三[A].北京:中华书局,1974.239.

{29}(元)脱脱,等.辽史(卷25)[C].道宗纪五[A].北京:中华书局,1974.295-296.

{30}(元)脱脱,等.辽史(卷23)[C].道宗纪三[A].北京:中华书局,1974.277.

{31}(元)脱脱,等.辽史(卷26)[C].道宗紀六[A].北京:中华书局,1974.312-313.

{32}(元)脱脱,等.辽史(卷12)[C].圣宗纪三[A].北京:中华书局,1974.135.

{33}(元)脱脱,等.辽史(卷13)[C].圣宗纪四[A].北京:中华书局,1974.149.

{34}(元)脱脱,等.辽史(卷23)[C].道宗纪三[A].北京:中华书局,1974.275.

{35}(元)脱脱,等.辽史(卷24)[C].道宗纪四[A].北京:中华书局,1974.285.

{36}(元)脱脱,等.辽史(卷11)[C].圣宗纪二[A].北京:中华书局,1974.124.

{37}(元)脱脱,等.辽史(卷12)[C].圣宗纪三[A].北京:中华书局,1974.134.

{38}(元)脱脱,等.辽史(卷13)[C].圣宗纪四[A].北京:中华书局,1974.142.

{39}(元)脱脱,等.辽史(卷13)[C].圣宗纪四[A].北京:中华书局,1974.142.

{40}(元)脱脱,等.辽史(卷20)[C].兴宗纪二[A].北京:中华书局,1974.228.

{41}蒋金玲.辽代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基本规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42}孟古托力.辽道宗中后期自然灾害述论[J].北方文物,2001,(04).

{43}刘浦江.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J].佛学研究,1996,(05).

{44}唐统天.辽道宗对佛教发展的贡献[J].社会科学辑刊,1994,(04).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辽代赋税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唐玄宗开天时期宫廷的赋税性供给物资研究
明代杭州府北运白粮征收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