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校合作现状,探索成功沟通新途径
2018-02-20孙瑛
孙瑛
一、引言
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平时集父母与长辈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可以说是费尽心力,他们心甘情愿地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能有所成就,相对于孩子习惯方面的培养,却往往认识不够。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为了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学校和家长总是需要不断地沟通、互动,以期取得最佳育人效果。鉴于此,笔者做了一番调查:
二、家校合作现状分析
(一)学校与家庭交流的方式、内容和渠道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很喜欢电话联系和“校讯通”网络联系的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电话和“校讯通”网络的方便、快捷、省时等优点。可以看出“校讯通”网络受到的广大教师和家长的认可,推广较好。
从上表2可以看出,双方交流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孩子学习、习惯等方面,这也反映出为提高学生成绩,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所做出的努力。而家长很明显有向学习成绩一面倒的倾向,甚少关注孩子的习惯培养等方面。
(二)现状分析
从上述两表,分析家校合作现状,发现:虽然家长和教师在对“家校合作”的理解上观点一致,但二者的理解和做法还是比较片面、狭隘的,并且在实际合作中,家校双方缺乏换位思考,欠缺对对方的充分理解,存在严重偏差,挑剔居多、合作不足的状况。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合作双方的态度和合作的成效。作为家长虽然在思想上重视与学校的合作,但在涉及学校的具体事务时态度不积极。另外,即便有沟通,也往往是教师主动把握着双方互动方向与速度,教师常常行使话语霸权,对家长的态度是居高临下的,家长消极地期待着教师的正确建议。同时,有些家长害怕与教师意见不同而得罪老师使自己孩子受到委屈,他们勉强而小心翼翼地处理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这种关系极不正常,教师是主动方,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始终是一个配角。这种理念和行动的脱节,这种低效能的沟通合作弱化了双方的合作力量,达不到互相促进、家校携手的目的。
三、探索沟通新途径,创造合力共赢的局面
实现家校互动,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学校如何主导的问题,二是家长如何积极支持、紧密配合的问题。因此,家校互动能否实现,首先需要学校站出来唱好主角,要求我们的学校必须从学校与家庭两个方面通盘考虑,构建出科学、完整的“家校互动”德育实践体系。其次是要引导各家长提高素养,积极回应与配合学校,主动参与学校提出的教育工作,避免学校唱“独角戏”的局面。在这方面,笔者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制定“学校父母公约”。
主要指教师和家长共同立下书面承诺,同意对孩子的学习、成长负下责任。
(二)定期反馈。
我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给家长一封信”(书面留言或短信留言),帮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明确学生在家庭中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每一封“信”中都设有“信息反馈”栏,家长的建议、要求、体会、疑问都可以写在其中,及时适时地传递信息,督促执行,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买单”。
(三)有力的宣传。
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把学生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家长会、黑板报、校园网、 “翼溪苑”等学校报刊,在家长、学生、学校之间搭起桥梁,进行有效的传递和沟通,提高家长的关注度,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得教育教学效果得以彰显。
(四)敞开大门,赢得参与。
对于农村小学来说,一部分家长素质相对较低,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不是顾不上,就是指导无方,对于功课的辅导也力不从心,面对这些情况,我结合学校工作安排,定期组织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请家教成功的家长介绍经验。征得家长同意,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听课活动、参加各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参与,在活动中交流,增进了感情,获得了多种沟通途径,有话就能好好说,有活就能好好干了。
(五)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记录学生在校的表现,鼓励家长记录孩子在家的表现。在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共同分析学生成长的足迹,感悟学生的成長。如有的家长注重与孩子沟通,也有积极性,但具体怎么沟通与交流,仍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家长不尊重孩子,摆家长架子,沟通或半途而废,或时断时续,或简单粗暴,或背道而驰;有的家长不相信孩子,不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不经过孩子同意就进入他们的空间,以为这是了解孩子,其实却伤害了孩子……这些问题通过家校合作一般都能得到解决!
有承诺,更有督促;有宣传,有参与,更有可视的成长记录;点滴积累的是有心、耐心与关心。切实加强了家校合作,才能创造了家校合作的双赢局面。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