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飞跃
——论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
2018-02-20胡荣涛
胡荣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同时,及时概括、总结发展实践中的正确经验,将其提炼、上升为新的理论,以指导新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在诸多领域有重大理论突破和创新,把党对自身、对时代、对世界的认识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理论飞跃。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方位、奋斗目标和战略安排、基本方略体系、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目标、“三农”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开放理论等方面。
一、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判断和把握。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历经数次曲折和反复。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56~196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刘少奇:《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1965年9月15日。这个重要论断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但是后来也逐渐倾向于将社会主要矛盾转向阶级矛盾,并升级为阶级斗争运动。直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将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1981年6月27日。此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一直沿用这一重大判断,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两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社会需求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需要不断发展、丰富,不仅有水平、层次的提升,而且有范围、领域的拓展,不仅有更高的物质“硬需求”,还希望民主更加扩大,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公正,生态更加良好,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幸福。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和完全概括社会需求,从而不利于党对人民利益诉求的衡量和把握。社会生产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解决了近14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并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2位,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均进入世界前列。但是,在2016年世界银行公布的216个国家(地区)人均国民收入排名中,我国位居第93位,人均指标仍然比较落后,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我国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区域、领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和制约性因素。相比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仅仅突出物质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更能全面反映我国当前社会生产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征。
因此,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的变化共同促成了我国社会矛盾的转化。但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因此改变。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的变化相对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宏伟目标来说,只能是体现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量”的积累和变化,而不是“质”的根本改变。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着眼于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理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必将指引我国各项事业在新的实践中取得新的更大进步。
二、历史方位理论创新
历史方位是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的科学概念,提出要“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2002年11月8日。,这是党对当时所处历史方位的正确认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一个时空单位,历史方位是指客观事物在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历史方位就是时代坐标、现实国情和发展趋势,党的历史就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历史方位联结汇聚而成。
回顾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握历史方位,不断推动事业取得新胜利。建党之初,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逐步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要完成历史和人民赋予的革命使命,必须首先认清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不断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思想。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的时代变化和当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勇敢担负起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重任,提出中国革命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战略思想。1949年以后,我们党根据新的历史方位特点,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们党分析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社会主义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矛盾的判断。但是之后由于我们党执政经验不足,没有将这一判断坚持到底,对当时所处的历史方位出现了错误分析,导致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带给我们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反思历史经验教训,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重新标定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新方位,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推动中国大踏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我们党不断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社会历史变迁、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基础上,从世界和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对历史方位作出的或直接或间接的正确认识。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0、19、19页。这是对我国历史方位变化的科学把握,是历史方位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和突破。社会处在哪个历史发展阶段,是由该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各个方面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是划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是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诸多矛盾进行甄别、比较和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为中国历史方位的判断和把握提供了根本理论依据。同时,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判断也是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是在过去5年我国发生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实现新飞跃、外部环境呈现新特点、全党精神面貌出现根本性改变的基础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推向更具有时代魅力的历史新境界,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奋斗目标和战略安排理论创新
我们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早在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就曾提出。改革开放后,关于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散见于领导人的讲话中,党的十二大报告也对20世纪后20年的奋斗目标进行了详细论述。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沿用此表述,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增加“和谐”概念,将奋斗目标调整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八大继续沿用此表述。党的十九大在十七大、十八大奋斗目标内涵的基础上增添“美丽”二字,将其充实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0、19、19页。,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相对应;同时,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0、19、19页。,体现了对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更高要求;不再提GDP翻番类目标,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是高速度增长阶段了,有利于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进行了数次设计和细分,对奋斗目标也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1987年,邓小平首次明确阐述“三步走”战略,之后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三步走”战略,即经过1980年到1990年、1990年到2000年、2000年之后30到50年三个战略步骤,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原来的“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即经过2000年到2010年、2010年到2020年、2020年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行了战略细分,即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到2035年的15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的15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7~29、20~26页。这种战略安排不仅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更加完整、清晰,而且也将原定的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向前推进了15年。
奋斗目标和战略安排的重大调整,既体现在时间上的重大变动,又体现在内涵上的重大提升,标志着我国加快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步伐。党的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提出党的重大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时点,以党的代表大会为契机,及时做好战略目标的战略谋划,有利于党把握战略主动,领导人民以更开阔的目标视野奋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提前谋划、主动作为、振奋精神、积极应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基本方略体系创新
基本方略,就是指决定全局的基础性的计划和策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7~29、20~26页。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的行动策略。“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是新时代推进“四个伟大”基本方针和策略,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国理政中的贯彻和应用。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是基本工作要求,比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更具体,涉及的各项工作过去一直都在做,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基本方略体系,第一次以党的基本方略体系的形式规定了今后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党的基本方略体系理论创新。
基本方略中涉及经济发展的内容有: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在基本方略层面的理论升华,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立场。第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坚持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而提出来的,解决了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第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取向。第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必须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第六,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生产社会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发展的开放性,推动经济全球化,倡导自由贸易,努力为世界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上述六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的基本方略分别体现了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发展的基本动力、发展的新理念、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持续性、发展的开放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五、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0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相关统计显示,从1978~2013年,我国GDP年均增速接近10%,经济增速位列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第2位。从2010年开始,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2,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准备了物质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改为“又好又快发展”*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2012年11月8日。的论述体现了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过程。高速增长阶段侧重经济增长,其基本特征是以数量规模快速扩张,主要解决的是生产短缺问题,而高质量发展以质量和效益提高为主,是解决发展好不好的问题,比高速增长涵义更广、范围更宽、境界更高。
历史地看,经济发展在“繁荣—衰退—复苏—增长”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总体呈现由追求速度、规模转向追求质量、效益,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科技、人力资源驱动,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其必然性体现在:一是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相对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经济发展必须围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经济建设仅仅追求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张是难以解决这一矛盾的。所以必须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这样发展才能可持续。同时,要更加注重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解决人民对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公平发展的诉求。二是高质量发展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突破发展瓶颈的现实选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面临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这些问题都不是周期性的,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反弹。所以必须努力强化体制动力和内生活力,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做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
六、发展战略目标创新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0页。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十九大报告首提的新概念,是我们党对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党对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认识一脉相承。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1993年11月14日。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出安排部署,*《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1999年9月23日。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金融体系,*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2012年11月8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现代财政制度等一系列论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2013年11月12日。因此,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经济发展阶段转变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和中国经济新的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一,从全面建设现代化要求看,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经济的现代化,经济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经济体系的现代化。我们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跨越经济发展关口,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为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第二,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看,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放在第一位,实现“三大变革”,这些都需要现代化经济体系引领带动才能实现。第三,从全球经济发展视野看,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应的是国际平台、国际标准、国际规则,是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客观要求,更是维护国家利益、提升中国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迫切需要。
七、“三农”发展战略创新
近年来,随着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不断凸显,我们党把“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战略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2005年10月11日。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2012年11月8日。,作为我们党解决当时“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方针。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一大批强农惠农政策,我国粮食实现连年增产,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也必须看到,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一是农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农业由总量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基础不稳,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强;农业转型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转型升级进程。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村落迅速减少,青壮年人口大规模流出,农村日益衰败、凋敝;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三留守”现象突出,农民幸福感不强;农村土地等资源和要素市场化程度不高,城乡要素无法平等自由流动等。三是乡村治理问题重重。随着乡村的“空心化”,大量农村家庭处于不完整状态,留守的农村人生存质量较差,各种治安、民事纠纷、家庭矛盾等社会问题频发。农村社会秩序、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处于剧烈变动中,但乡村治理还是沿用原来的老办法,难以应对新问题、新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以“三农”问题为导向,重点围绕困扰农业农村农民最重要、最突出、最紧迫的现实利益问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体要求,*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2、32页。并将其作为七大发展战略之一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三农”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创新。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结合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三农”新特点,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历史性任务和战略性举措,是党中央在继承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针对农村发展凋敝、乡村衰败、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开出的一剂良药,把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提到了新的高度,为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良好的“三农”基础。
八、区域发展战略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表述,*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2、32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的新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行动指南。从历史演进看,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1985年“七五”计划建议中提出的“要正确处理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赵紫阳:《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历次五年规划(计划)资料库,1985年9月18日。及其相关理论为我国历次党代会区域协调发展思想定下了基本框架。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概念,强调要打破地区封锁,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以中心城市带动跨区域的经济区域和产业经济带;*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1997年9月12日。对中、西部地区实行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的重大任务和重要目标,对城乡、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系统完善。*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坚持十六大报告区域协调发展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形成主体功能区,形成若干城市经济圈、经济带、城市群等思想。*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置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容中,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四大板块”共同发展。*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四大板块”联动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三大新战略,形成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系统阐释,进一步以系统化、全方位发展视角,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任务和举措,对加快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推动“四大板块”区域发展、建立更加有效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城镇发展新格局,建设雄安新区、推动长江经济带、推动资源型城市建设、加快边疆建设、建设海洋强国等进行部署,提升了各层面区域协同的联动性和全面性,增强区域发展整体性和协同性,开启了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九、全面开放理论创新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5页。“自由贸易港”作为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对外开放设想,是我国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作出的重大探索,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全面开放战略的重大创新。从历史演进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设立经济特区、保税区和经济开放区,拉开了中国迈向世界贸易强国的序幕。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国保税区全面开花,不仅在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都根据形势需要设立了保税区,并逐渐升级为综合保税区。2013年,国家批准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久,自贸区的试点扩大到第二批、第三批共11个自由贸易区。此次提出建设自由贸易港,意味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有了更大的平台和载体,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模式的一大飞跃,不仅包括货物流通,还有货币流通、人员流通、信息流通以及法律和监管方面的全面变革。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成本比较优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在新的国际竞争中找到新定位、在新的国际贸易形势中取得新优势,对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进一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世界贸易强国至关重要。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有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鼓励创新的营商环境,吸引聚集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带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培育新的国际竞争力,成为贸易强国建设的新动力,也必将对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构建新的自由贸易体系,建设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