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
2018-02-20丁守庆何伟昌
丁守庆 段 良 何伟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足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主题,坚持问题导向、继承创新,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主体要求。
一、在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是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根本结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7、1~2页。
(一)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保证其他“三个全面”具备向量品质的关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立足于从深层次应对解决“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大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旨在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效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和国家、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前途的深度把握,对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深度思考、全面部署。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从严治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7、1~2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作出伟大历史贡献、创建伟大历史功绩的宝贵经验,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要求;明确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第2页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三)坚定“四个自信”,全面从严治党
当前,我们党要直面“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解决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党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针对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指出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坚定“四个自信”与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动员中国力量紧密衔接、浑然一体,促使党的基本路线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坚定“四个自信”,彰显了思想塑造主体的极端重要性,全面从严治党就要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有机统一。
二、在强化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加强党的建设,就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和部署,体现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底线思维、鲜明的强身健体目标导向。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核心地位。历史经验证明,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党内存在的一些政治问题、政治隐患,在全党范围坚定政治方向,党员干部应该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因此,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确保各项事业都在党确定的正确方向上前进,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确保政治方向不偏离;要求认识到位、行动对标,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行动上,一切行动服从组织指挥,做到令行禁止。
(二)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全党始终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经得住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党内产生强大凝聚力的力量源泉、开创新局面的航标,是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突出强调的核心要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认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主张“革命理想高于天”。针对信仰缺失、理想信念动摇问题,尖锐指出,“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抓住思想教育这个根本,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进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
(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第65页。重视纪律建设,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之策,强调必须坚决纠正“七个有之”、坚决做到“五个必须”和“五个绝不允许”,始终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重点抓好组织纪律,坚持和发扬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四个服从”、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请示报告制度;要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做到有纪可依;要抓好党纪党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增强纪律意识,守住“红线”“底线”;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提高纪律执行力,维护纪律严肃性,使纪律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
(四)坚持标准培养选拔好干部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首先是从严治吏。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总体要求,把握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等具体要求,体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标准。一名干部要成长为党的合格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共同作用,塑造和培养符合党的事业发展需要的领导干部。培养和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关键在用,要树立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政治立场坚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坚持用人得当的原则,改革干部选拔机制,注重培养和使用年轻干部,统筹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等各类干部工作,注重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严格管理干部,做到管理内容全面、选任标准严格、制度环节衔接、办法措施配套、责任明确到位。
(五)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作风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根本的是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第5~6页。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求他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必须要聚焦关键问题,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为解决党内其他方面的作风问题提供条件;必须坚持人民立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增强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的自觉性,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及时解决,对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及时整改。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的要求,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既解决面上存在的各种作风问题,遏制不良作风的蔓延,又要加强纪律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完善制度机制,做到抓常、抓细、抓长。
(六)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惩治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危,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惩治腐败,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对当前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定信心。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对任何腐败问题绝不放过,“老虎”“苍蝇”一起打,决不姑息。必须改革创新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加强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夯实思想基础;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完善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推进反腐败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科学化。必须注重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动态跟踪机制,防止领导干部家属插手、干预其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必须做好舆论宣传,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在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一)强调弘扬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就是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注重经常性的教育管理,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不断增强党的意识、组织意识和党员意识,自觉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常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生机活力、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和发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来解决党内矛盾和分歧,锤炼广大党员、干部党性,纠正解决党的作风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二)提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四性”
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强调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关键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增强政治性,要求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增强时代性,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强原则性,强调坚决贯彻执行党章党规党纪,特别是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严明党的政治规矩;增强战斗性,要求在党内主动正确地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党内政治生活的 “四性”论述,既是经验规律的总结,也是解决突出问题的良方。
(三)明确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点任务
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第23页。要充分发展党内民主,营造民主讨论的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之成为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习惯,通过积极的思想斗争,统一思想,团结前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客观公正地查找问题和不足;坚持党性原则,克服人情关系困扰,敢于“红脸出汗”,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对指出的问题和不足正确认识,积极解决。
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会制度。党的组织生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直接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完善制度,提高效果;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增强战斗力;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增进了解,促进团结,严格监督;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强化党员意识,增强组织观念,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在完善党内监督保障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强化党内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使监督的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
强化党内监督,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本质要求。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四大考验”长期存在,“四大危险”远未解除。只有强化党内监督,才能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被用来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最后,强化党内监督,是解决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二)发挥巡视利剑作用
巡视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让巡视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巡视的重点是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工作要“着力发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着力发现是否存在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同时,巡视还要突出政治巡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化政治巡视,聚焦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促进管党治党标本兼治。这些要求为巡视工作明确了重点内容和主攻方向,使巡视更能聚焦关键,发现突出问题的线索,进一步增强威慑力。
巡视方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全覆盖。以《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为制度依据,完善巡视制度,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形成全国巡视巡察“一盘棋”的局面。
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要分类处置、件件有着落。对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该查处的就查处,该免职的就免职,有多少就处理多少。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还要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坚持标本兼治,改革完善制度。
(三)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强化党内监督,最根本的是加强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责任设计制度,围绕制度构建体系,强化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做到责任清晰、主体明确、制度管用、行之有效,并加强同党内其他法规的衔接,把制度框架确立起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09页。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要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创新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相关制度,真正实现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监督作用;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是重点,通过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派驻纪检机构,加强纪检自身监督等方式,推动纪检监察机构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促进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是基础,要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根本,整合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不断增强监督合力,强化监督效力;完善监督责任落实体系是保障,要按照党委(党组)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纪委履行专责监督职责的要求构建党内兼职责任落实体系,推动党内监督常态化、长效化。
我们党能否实现有效自我监督、规范制约运行权力,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总结运用党内监督经验,着眼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从监督制度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巡视工作、推进纪检机构全面派驻、落实监督责任等方面,全面阐述并推进党内监督。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行动强化党内监督,有效解决了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监督机制,不断发挥党内监督的威力和潜力,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党共同的任务,但要在根本上坐实主体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抓主体责任这个关键,从强调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而强调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尽职履责,深化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和实践。
(一)增强管党治党的意识与责任
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制度建设、落实措施上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增强管党治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担负起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党的建设出现的矛盾问题,与一些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不敢抓不敢管有直接的关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
全面把握主体责任的内涵要求,增强履行责任的针对性有效性。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加强领导,选好用好干部,坚决纠正干部选拔任用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行为;有效预防腐败,坚决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决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惩治违纪违法问题;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以身作则,带头廉洁从政。
树立正确政绩观念,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高度看问题,以抓好党建为最大的政绩。要把党建工作纳入到全局工作部署中去,共同安排谋划,整体推进,坚决纠正“抓党建是虚的,不出政绩”的错误认识。
强化各级党组织“一把手”责任担当。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包括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的第一责任、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委(党组)书记是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只有在其位、谋其政,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担负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才能层层传导压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领导班子集体责任和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才会落实到位。
(二)关键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
落实主体责任的关键是要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党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做到坚持原则,敢于较真,注重日常,防微杜渐,真正做到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要把纪律挺在前面,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做到不包庇、不纵容,分类处置,使“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同时,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章要求,严格对党组织的管理监督、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要做到内容系统全面、措施配套完善、环节有机衔接,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三)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
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即会落实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问责范围、力度不断加大,体现了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职必追究,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委(党组)尽职履责的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尽职履责的氛围。强化问责,要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原则,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实现问责内容、对象、事项、主体、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要以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为契机、为抓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分解责任,明确责任清单,细化责任;创新履行主体责任工作机制,通过书记进行党建工作述职汇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等方式,推动责任落实到位;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制定条例实施办法,使问责条例具体化、本地化,提高问责条例的操作性;要建立健全问责典型案例通报制度,把问责与其他监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常态化的问责强化落实主体责任。
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确保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尽责担当,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实效长效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委(党组)尤其“一把手”的主体责任,牵住了“牛鼻子”、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矛盾。所谓主体责任以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为指向,本身属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主体责任落实与否,关乎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如何,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因此,总书记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赢得群众的信任,推动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抓住了治国理政的关键,提升了党的建设的政治定位;准确判断了党的建设的方向和趋势,深刻回答了一系列加强党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融为一体,扩展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实践作用的广阔空间。我们坚信,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姿态,深入持久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就能够凝聚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磅礴主体力量,再铸党的神圣使命通达目标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崔耀中:《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新特点、新部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全面从严治党面对面》,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