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渗透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2018-02-20杨延圣邢乐勤
杨延圣 邢乐勤
内容提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外宗教势力、组织和个人通过宗教渗透争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冲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抢占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阵地和弱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宗教渗透已成为威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隐患。文章认为高校应从教育防范、制度防范和合力防范三个方面构建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高校宗教渗透防范模式和机制,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元指导地位。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新时代国家安全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诸多挑战中,宗教渗透无疑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西方借助宗教分化、西化我国的活动愈演愈烈,宗教正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产生着影响,宗教渗透已成为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问题。对高校而言,宗教向高校渗透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据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重点项目“当代大学生信教群体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学生中表示曾经遇到校园传教的比例高达60%,没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有40%参加过宗教活动。以上数据表明在高校建立防范宗教渗透工作体系的需求已十分迫切。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宗教渗透问题。2016年4月,在全国宗教会议上,习近平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指出必须坚持宗教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必须牢牢把握宗教工作主动权。2017年6月新修订并通过的《宗教事务条例》也进一步明确指出“非宗教院校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赠,不得开展宗教教育培训等”。当前,高校“宗教热”升温、境外宗教势力渗透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高校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防范宗教渗透、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一项具有深远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界定
安全,根据辞海释义,主要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由此来看,安全更主要的是一种状态性描述。当前,学界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研究呈现从传统国家安全观向非传统国家安全观的现代转向。传统国家安全观主要指军事领域的安全,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观则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军事安全等内容,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涵盖领域更加广泛。从非传统国家安全观的视角来看,意识形态安全属于国家文化安全范畴,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学者指出:意识形态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思想内核,反映国家安全的根本属性和安全诉求。[注]赵欢春:《“总体国家安全”框架下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探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11期。
意识形态安全首先是指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稳定、稳固,能正常发挥其作用。但一个国家除了主流意识形态以外,还会受到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具体到中国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主流意识形态,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各种意识形态要素。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除了指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稳定外,还应包括其和来自国内外的各种社会思潮之间能保持良性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排斥和斗争,还体现在其对各类社会思潮的包容和引领上。具体可以解释为使马克思主义保持在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指导地位,对其他社会意识具有统摄力,同时它包含的思想政治意识成为社会成员的普遍信仰。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还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内容。[注]钟明华、洪志雄:《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1期。意识形态安全主要包括指导思想、政治信仰、道德秩序和民族精神等层面的安全,[注]赵兴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2012年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2~23页。意识形态安全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事关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注]石云霞:《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高校是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与否关系着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安全。根据前文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界定,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可以理解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特别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引导师生科学对待各类社会思潮,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不受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助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宗教渗透是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隐患
近20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宗教渗透进行了专门研究,形成了诸多有代表性的观点。目前,有关宗教渗透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三类观点:第一类观点将宗教渗透定义为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的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和宣传。[注]习五一:《警惕国际基督教右翼势力的文化渗透》,《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3期。第二类观点认为宗教渗透的主体不仅仅是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还包括宗教本身世俗化和扩张化的进程,是宗教自身不断扩展自己势力和影响力的表现。学界认为对宗教渗透应做两种理解:一种是指境外势力利用、运用宗教作为渗透工具,一种指任何宗教都希望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也具有向外渗透的功能。[注]顾建平:《高校抵御和防范境外宗教势力渗透的策略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12期。第三类观点认为宗教渗透经历了文化意义上的广义宗教渗透、政治意义上的一般宗教渗透、资本主义针对社会主义的狭义宗教渗透(现代宗教渗透)三种历史形态,而现代宗教渗透主要指人类社会诞生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后,西方反社会主义势力利用有神论的意识形态——宗教来颠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活动。[注]孙浩然:《“宗教渗透”概念辨析》,《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认为无论是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还是宗教自身扩张影响力带来的渗透,都会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影响。境外宗教势力渗透主要是境外不法分子通过思想渗透(培植民众宗教信仰)和组织渗透(干涉我国宗教事务)实现其政治渗透的最终目的,其本质是一种政治侵略行为。从中国近代历史来看,传教士以传播福音为名,为西方列强搜集情报,甚至亲自参与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以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成为西方国家进行宗教渗透、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首选对象。而高校作为意识形态交锋的前沿阵地,加之高校师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故高校成为西方国家进行宗教渗透的重要场所、高校师生成为宗教渗透的重点对象。宗教自身扩大影响力意义上的宗教渗透更主要体现在信仰多元化方面。当前,在我国宗教的整体布局和发展趋势上,呈现“佛教东进”“伊教南下”“福音西进”的局面,这种变化体现了当代国人宗教信仰的多元化。高校是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一方面科学无神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加之我国宗教政策坚持宗教不得干预教育的原则,因此,高校防范各种形式的宗教渗透既是政策要求、也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之举。
本文主要从境外宗教势力渗透的视角探讨其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认为境外宗教势力渗透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相比较宗教自身扩大影响力意义上的渗透而言,其危险性更大,防范的形势更严峻。
三、境外宗教势力渗透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影响的表现
当前,学界在宗教渗透对大学生产生的危害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两点:一是,宗教渗透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信念。有学者指出:当有学生对宗教势力宣传的宗教知识产生兴趣甚至基本认同之后,他们就借机进一步向这些学生灌输宗教信仰,拉拢这些学生放弃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信念,转而信仰他们灌输的境外宗教;[注]郑奇、李鸿生:《意识形态视域下如何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在高校的渗透》,《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二是,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学者指出:一些宗教极端势力把渗透对象对准了青年,制订周密的计划,企图把更多学生培养成反党、反政府的“精英骨干”。少数学生在宗教组织和宗教极端思想的蛊惑和煽动下,在大是大非面前出现严重的思想错位,部分学生由此成为宗教的俘虏主动宣教并散布“分裂主义”言论,影响了其他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陈国成:《宗教的网络渗透对青年意识形态的影响》,《当代青年研究》2017年第1期。但笔者认为,对于宗教渗透危害性的解读应站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审视。当前,境外宗教势力渗透呈现政治侵略性、文化破坏性、活动隐秘性、手段网络化和破坏严重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一元指导地位,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了不良影响,成为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隐患,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剖析:
1.争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而这也恰恰是宗教势力渗透争取的重要对象。从高校教师层面来讲,主要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不少高校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部分教师在海外留学期间就已经被一些宗教组织感染,这部分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意无意传播宗教信息,从而误导学生;另一种可能性主要是在外籍教师(以下简称“外教”)群体。部分外教有宗教信仰,并且会有意识地在自己所教的学生群体中传教,甚至还有些外教会带学生参与教堂活动等。对于大学生而言,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大学生群体的信仰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点,境外宗教势力趁此机会,采用所谓的“学习交流”“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名义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宗教渗透,发展大学生信教群体。总之,宗教渗透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
2.冲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科学无神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当前,宗教势力渗透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冲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神论与无神论的对冲。宗教是对神圣形象的崇拜,是典型的有神论;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精神,进行无神论教育。二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冲。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三是信仰冲突对立。宗教信仰具有鲜明的独占性和排斥性,即拥有一种宗教信仰之后,信众只能忠诚于本教宗的“教主”;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于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两者在信仰上存在着冲突对立。
3.抢占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
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来完成,实施载体主要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等。但在实践中,这些阵地和载体都有被利用成为宗教渗透载体的风险。一是少数归国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进行宗教价值观念的渗透;二是少数外教和专家借“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名义,在课堂教学或讲座报告中介绍宗教信仰,甚至还利用课外时间邀请学生到家中或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有意识的传教活动;三是部分传教人士借“校园活动赞助”的名义,赞助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以此接触大量学生进行传教;四是利用大学是开放校园的特点,私带具有宗教宣传倾向的报刊或书籍进入大学校园分发给学生。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格外重视和提防依靠网络、特别是新媒体进行的传教活动。当前,一些境外不法分子将宗教渗透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建立各种宗教网站和各类新媒体传播各类宗教信息,而这些网站和信息绝大多数是境外不法分子创建的,在传教的同时还渗透一些反华宣传。
4.削弱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助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宗教渗透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削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教,吸引学生确立宗教信仰,从而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二是巧用宗教关怀,对一些特殊群体大学生进行关怀照料,帮助部分大学生解决物质或精神上的部分诉求,将宗教渗透嵌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使其产生宗教依赖;三是在引导学生确立宗教信仰、产生宗教依赖之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宗教聚会,并灌输各种反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和思想,以达到其进行政治渗透的目的。
四、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高校宗教渗透防范模式及实现机制
境外宗教渗透其实质是境外不法分子通过思想渗透和组织渗透,最终达到政治渗透的目的。高校应充分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种极其恶劣的政治行径,必须站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看待宗教渗透问题,充分认识防范宗教渗透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从教育防范、制度防范、合力防范等方面构筑科学有效的高校宗教渗透防范模式和体系,以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1.教育防范模式及机制
教育防范旨在构建一个立体式的教育防范模式,力图从思想层面和认识层面筑牢防止宗教向高校渗透的防线。这一防线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高校可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选修课程等方式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宗教的本质、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的产生消亡过程等基本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无神论观念。二是要开展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宗教信仰是导致高校宗教渗透问题的关键,正是因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才给了宗教渗透以可乘之机。高校应通过大学生党课、团课、形势政策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堂和渠道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尊重大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个性化和分层次的理想信念教育举措,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而自觉远离各类宗教信仰。三是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注]高世杰:《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更是当代中国人共同的价值信仰,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舆论宣传、文化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等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高校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四是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宗教渗透及高校宗教问题有明确规定,如宗教不得干预教育,禁止在高校传教、禁止在高校举办宗教活动等,高校应利用各种载体和途径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落实工作,提高学生在防范宗教渗透方面的法律意识。
2.制度防范模式及机制
制度防范旨在构建一个层次化的制度防范体系,力图从法律制度和学校各项制度层面构筑防止宗教向高校渗透的防线,至少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在防范宗教渗透方面的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当前,我国涉及宗教的法律法规涉及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中央层面有关防范宗教渗透的法律条文和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此外,《宗教事务条例》(2014年通过,2005年实施,2017年修订通过,2018年2月1日生效)中也对防范宗教渗透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地方层面主要有地方性法规,如新疆作为宗教渗透的主要省份,近年来出台了多项地方规章制度,主要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暂行规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等,这些规章制度在抵御宗教渗透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构建协同联动、系统长效、综合防控的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管理制度规范体系。宗教渗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高校必须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动,高校应成立防范宗教渗透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打造协同联动、综合防控的工作体系;“只有把宗教管理与学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建设合理的制度,才能形成科学的防范宗教渗透制度体系”[注]蔡茂华:《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制度体系反思与重构》,《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高校要将防范宗教渗透纳入学校总体的制度安排中,建立起覆盖高校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防范制度,形成系统长效、综合防控的局面。
3.合力防范模式及机制
合力防范旨在构建一个系统、联动、灵活、长效的合力防范模式,整合资源,以高校为主阵地,构筑“政府—社会—家庭—高校—学生—网络”的“六位一体”合力防范模式。应对高校宗教渗透这一由多重因素造成的复杂挑战,高校应从宏观到微观、环境到心理、线上到线下、校园到社会,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协同系统,以防范宗教通过不同渠道和手段对高校的显性和隐性渗透。其中,政府发挥引领作用,社会起到支持作用,家庭起到配合作用,高校发挥管理和教育的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网络起到平台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取所长,相互紧密配合,进行信息、渠道、平台、人才等多方面资源的共享,发挥最大效用,实现政府、社会、家庭、高校、网络、学生之间的无缝对接,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灵活作出反应和处理。“六位一体”模式的顺利运行需要高校以机制来实现,主要包括构建内外合力、实施文化导引、强化思政教育、完善困境帮扶和增强网络监管等。一是构建内外合力。一方面高校应主动寻求政府、社会、家庭的协作,形成外合力,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各机构要紧密合作,形成内合力;二是实施文化导引。建设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健康和谐丰富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抵制宗教渗透。三是强化思政教育。通过思政理论课、通识选修课、党课、讲座等形式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使学生在正确认识宗教本质、了解宗教文化的前提下理性甄别,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宗教渗透的“免疫力”。四是完善困境帮扶。通过对学生学业、生活、家庭、心理方面的困境进行及时帮扶,有效杜绝宗教利用学生的困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渗透。五是加强网络监管。通过提升网络监管技术、健全校园网络安全制度、建设网络管理队伍等方式,确保高校网络空间不受宗教渗透。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育防范模式与机制、制度防范模式与机制和合力防范模式与机制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将影响高校宗教渗透防范的成效,只有将三者有机融合,才能切实提高高校宗教渗透防范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筑牢防范高校宗教渗透的防线,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