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囊腔类肺癌MSCT征象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2018-02-20何其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毛刺形态学蜂窝

代 平 刘 勇 何其舟 杨 彬 高 杰

我国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肿瘤[1]。近年来,具有囊腔表现的肺癌陆续有学者报道,吴光耀等[2]定义为“囊腔类肺癌”。该类肺癌人们认识不足,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病变,如肺大疱、肺囊肿、空洞病变等,特别容易误诊为良性病变,患者未做规范的定期随访,导致可能失去早期手术的机会。熟悉囊腔类肺癌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很重要,有利于认识该类肺癌的本质,提高早期诊断率。

方 法

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2011年1月~2017年7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囊腔类肺癌50 例,均为腺癌。根据2011年国际多学科推出的肺腺癌分类新标准[3]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 原 位 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及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C)。根据病理类型分为三组:原位癌组(13例)、微浸润性腺癌组(15例)和浸润性腺癌组(22例)。入组标准:①含气腔隙最大径>0.5cm;②病灶在 CT 图像上表现为肺内囊腔样病灶,且病理证实为肺癌;③所有病例CT检查前未行穿刺活检或抗肿瘤治疗;④本研究中囊壁的定义将75%以上的壁厚度<4mm定义为薄壁,75%以上壁厚度≥4mm定义为厚壁,余定义为壁不均匀。

2.检查方法

采用Siemens Sensation 16排螺旋CT机行胸部扫描28例,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双源CT机行胸部CT扫描22例。均常规仰卧位呼气末屏气扫描,扫描范围自胸腔入口至肺底部,层厚及层间隔均为5mm,肺窗及纵膈窗均进行1.0mm薄层重建。16排CT扫描参数:管电压130kV,管电流100mA,螺距1.2;双源CT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采用自适用调控技术,螺距0.9。增强扫描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碘海醇,350mgI/ml),总量80ml,流率3ml/s,注射后20~25s、70~90s行双期扫描。

3.CT征象分析与标准

所有图像均传到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观察、重建、测量。参照Mascalchi等[4]对含气腔隙与结节的形态学关系分4型,Ⅰ型:结节或肿块位于腔外;Ⅱ型:结节或肿块位于腔内;Ⅲ型:含气腔隙呈环形增厚;Ⅳ型:多发含气腔隙与结节混合。由2名高年资医师对图像进行单独阅片分析,观察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形状、密度、囊腔与结节形态学关系、边缘特征、囊腔情况、周围结构及病灶动态变化情况并达成一致意见。

4.病理诊断

所有病理切片均由2名高年资病理科医生阅片并达成一致意见,采用低倍镜(×40)和高倍镜(×100)观察,记录病理类型及亚型,重点观察囊腔结构。

5.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一般资料

50例囊腔类肺癌.男30例,女20例,年龄 39~ 87岁, 平 均 57.70±12.66岁。 病 变 大小 1 ~ 5.2cm, 平 均 2.64±1.00cm; 囊 腔 大 小0.8~ 4.4cm,平均 2.26±0.89cm。

2.病理特征

50例均为腺癌。22例病理切片可见囊腔,光镜下22例囊腔壁均被覆肿瘤细胞,其中3例为肺泡腔扩大融合、无间质浸润,2例囊腔内无组织,2例呈蜂窝状,4例囊腔内分隔为纤维、血管组织,7例支气管腔变窄,2例支气管扩张,1例肺大泡,1例见滋养血管。

3.MSCT征象与病理特征

50例囊腔类肺癌MSCT征象与三组病理类型的关系(表1)。

表1 囊腔类肺癌MSCT征象与病理类型对比分析

从表1中可知:①MSCT征象中比例>50%的有:类圆形或圆形42例(84%)(图1)、磨玻璃征29例(58%)(图1、2)、蜂窝征32例(64%)(图2)、分叶征30例(60%)(图2、3)、囊壁薄41例(82%)(图1、图3A)、血管集束征25例(50%)、形态学Ⅳ型29例(58%)(图2、4)。②MSCT征象与三组病理类型的关系:经统计学分析可知,磨玻璃征、分叶征、毛刺征、腔内分隔(图2、4)、壁结节及血管穿行在三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原位癌组中磨玻璃征及血管穿行征的比例高,浸润性腺癌组中分叶征、毛刺征、腔内分隔、壁结节的比例均较高。病灶形态、蜂窝征、周围结构及形态学分型与三组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

图1 女,87岁,右肺下叶AIS,形态学分型Ⅲ型。横断面CT示囊壁环形增厚,薄壁,磨玻璃征。图2 女,74岁,右肺上叶AIS,形态学分型为Ⅳ型。冠状面CT示蜂窝征,分叶征,腔内分隔。图3 女,56岁,右肺上叶IAC,形态学分型为Ⅲ型。A. 横断面CT示单发薄壁囊腔;B. 8个月后囊腔缩小,囊壁全周不均匀增厚,浅分叶征。

图4 女,44岁,右肺中叶IAC,形态学分型为IV型。A.横断面CT示多发囊腔,囊壁薄,腔内分隔,蜂窝征;B.矢状面示多发囊腔;C.HE×40,病灶内多个囊性区域,中间为分隔(*);D.HE×100,囊内分隔为纤维、血管组织。

4.随访观察

8例囊腔类肺癌CT随访有变化,其中1例磨玻璃结节1年后随访,结节增大并出现囊腔改变,囊腔内见分隔;1例10个月后随访,囊腔增大,囊壁不均匀增厚,实性结节增大,术前误诊为真菌病;6例随访囊腔缩小并实性成分增多(图3)。

讨 论

1.囊腔类肺癌病理基础

国内外文献报道[5-6],囊腔类肺癌病理类型以腺癌多,本组50例均为腺癌。22例病理切片可见囊腔,其他病例在病理切片上未见囊腔,可能原因是手术或病理取材过程中囊腔被破坏。本组病理切片下囊腔有多种表现,由此可见囊腔与肺部其他含气透亮影本质是不同的,囊腔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有三点[2,7-9]:①在肺大疱基础上继发的肺癌;②肿瘤起源于薄壁囊腔样表现的囊壁上;③肺癌继发薄壁囊腔,可能的机制为肿瘤伏壁生长,支气管壁侵犯导致小气道狭窄的单向阀阻塞效应,腔内气体及压力增加导致囊腔形成。

2.囊腔类肺癌MSCT征象分析与病理基础

本组50例囊腔类肺癌均为单发,均含有囊腔。MSCT征象及病理基础如下:①病灶形态。文献报道[10]周围型肺癌以类圆形或圆形居多,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病理基础可能为肿瘤各个方向生长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趋于圆形或类圆形,但是由于外界阻挡、内部组织学生长不均衡造成分叶、毛刺等形态不规则。本组类圆形或圆形42例(84%),不规则形8例(16%),与文献报道一致。②囊壁薄。文献报道[2]囊壁多呈薄壁,原因可能是囊腔为单向阀阻塞效应形成,像吹气球一样形成的囊腔,因此囊壁薄。本组囊壁薄41例(82%)占的比例最大,与文献报道一致。③蜂窝征。多房囊腔、囊腔壁不均匀增厚、腔内分隔、壁结节或血管穿行在CT上表现为“蜂窝状、花环状”的特殊征象,笔者称其为“蜂窝征”,是囊腔类肺癌的一种特征性表现,文献鲜有报道。蜂窝征与空洞具有鉴别价值,空洞内不出现分隔。本组蜂窝征32例(64%)。④磨玻璃征。肺癌周围可有磨玻璃征(GGO),可能的原因是早期肺癌沿着肺泡壁伏壁生长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⑤血管穿行征、支气管穿行征,CT表现为囊腔内见血管或支气管自然穿行,此征象可与空腔及空洞坏死鉴别。本组血管穿行征10例,支气管穿行征4例,与文献报道一致。⑥具有肺癌的常见征象,如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等。本组分叶征(60%)、毛刺征(34%)、血管集束征(50%)、胸膜凹陷征(48%),与文献报道一致。⑦形态学分型。本组形态学分型以Ⅳ型最多(58%),Ⅱ型最少(4%),可能原因是本组蜂窝征的比例高,故Ⅳ型居多,而结节更容易向腔外阻力小的地方生长,囊腔内压力大,故Ⅱ型最少。

3.囊腔类肺癌MSCT征象与病理亚型分析

囊腔类肺癌的MSCT征象与不同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组磨玻璃征、分叶征、毛刺征、腔内分隔、壁结节及血管穿行征与三组病理类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磨玻璃征在AIS中的比例最高92.31%,说明含磨玻璃征的囊腔类肺癌多属于早期肺癌。血管穿行征在AIS组也最高。分叶征、毛刺征在恶性囊腔类肺癌中比例高。腔内分隔及壁结节均以IAC居多,文献报道[11]腔内分隔、壁结节提示恶性可能。蜂窝征在三组病理类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三组病理类型中的比例均大于50%,说明蜂窝征属于特殊征象。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在三组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4.囊腔类肺癌随访特点

囊腔类肺癌动态随访主要观察病灶囊腔与结节或肿块的改变,其中囊腔壁的变化尤为重要,增厚的囊壁占整个囊腔比例的变化可以认为是病灶进展的重要表现。文献报道[12]囊腔可缩小、增大或保持不变,随访囊壁增厚、不均匀、壁结节、实性成分增大及出现肺癌常见恶性征象(如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等)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本组8例囊腔类肺癌随访有变化。

综上所述,囊腔类肺癌以腺癌多见,病理机制多样,影像表现有特殊性,特别是蜂窝征、磨玻璃征及腔内分隔等特殊征象,动态随访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囊腔类肺癌MSCT征象与不同病理类型有相关性,早期囊腔类肺癌出现磨玻璃征、血管穿行征的比例高,浸润性腺癌出现分叶征、毛刺征、腔内分隔、壁结节的比例高。

猜你喜欢

毛刺形态学蜂窝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热塑性蜂窝板的平压性能分析
电化学去毛刺试验研究
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的危险因素
新视域下金属切削毛刺控制技术实践运用探究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蜂窝住宅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前交通动脉瘤形成和大脑前动脉分叉的几何形态学相关性研究
“蜂窝”住进轮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