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实训,放眼创新

2018-02-19商顺盈任宝磊

当代旅游 2018年8期
关键词:操作能力创新精神

商顺盈 任宝磊

摘要: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技能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操作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操作能力;创新精神;设计能力;改进实验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技工院校的重要课题。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创新”是指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基本规律,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渠道。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多层次、阶梯式向上发展的过程,存在着由初级到高级的三个途径:

一、模仿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模仿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动手操作,来逐步培养学生操作和创新思维的基本能力,为向较高层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重点是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包括常见仪器的认识与使用、包括加热、取药、称量和过滤等基本操作。例如,滴定管的使用,让学生认识名称和区别,并观摩教师的示范操作,在教师的讲解及示范下,学生初步掌握操作要领,接着让学生亲手操作,重复练习。但教学中只求学生掌握操作要领是不够的、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往酸式滴定管中装标准溶液前为什么要试漏?装液时为什么手不能握着刻度线呢?当教师讲清一个道理时,应引导学生模仿这种思维逻辑去推论另一个基本操作的道理。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从中,学生模仿了教师的思维过程。

在进行基本知识、基本训练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

1.有序性。教师在训练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厘清基本知识、技能结构、抓住新旧知识、技能间的内在联系,做到承上启下,层次分明、坡度适当,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2.示范性。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规范、熟练、可见度大,对于刚学实验操作的学生而言,模仿性极强,教师在演示时,每步都马虎不得,必须操作规范、正确。如,废液不能乱倒,试剂瓶盖要倒放等细小问题都要注意到。教师的演示要熟练,演示的速度快慢要适中,每个动作都让学生看清,教师演示要具体,每步演示操作不仅要有交代,而且要说明道理,要把演示实验变成师生并进实验。

3.正确性。教师既要强调正确操作,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4.反复性。在基本训练阶段,操作技能要经过反復练习才能掌握,反复练习要寓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使学生乐于练习、自觉练、认真练。只有扎扎实实搞好初级层次的教学,才能顺利地过渡到实验和创新思维较高的层次。

二、应用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操作技能

当获得基本操作技能后,即进入较高层次的独立实验阶段。有目的地让学生选择某种常用仪器和药品,独立完成某些简单实验。创新性思维是在一定目标指导下,按照一定思维逻辑程序制定实施方案,思维活动已经脱离了模仿性思维,独立地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思维能力发生了初期飞跃。引导学生借鉴教师解决问题的思维作为解决自己实验课题的方案,例如,在标定高锰酸钾溶液这个实验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配制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什么要煮沸15分钟,其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放置两周?2.为什么高锰酸钾滴定分析中使用硫酸作酸性介质而不用硝酸和盐酸?3.用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什么控制温度在75~85℃之间?

这个层次“实验”与“创新”的基本特点是学生的思维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这是创新精神形成的基础,它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之中,教师要认真组织好这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促使学生思维向高层次发展。

三、创新思维引发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实验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创新的潜在能力,要尽可能把实验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通过学生创新实验,不但使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而且培养创新的精神,激活创新意识,而达到创新之目的。例如,氧、溴、碘活泼性强弱的创新系列实验:(1)在一张滤纸的中心处,滴一滴饱和溴化钠溶液,待其湿润之后、再滴上一滴氯水,滤纸上面呈现黄色的斑点。(2)在呈现黄色的斑点处,再滴上一滴碘化钠溶液,滤纸上的斑点颜色变为浅褐色。(3)在浅褐色的斑点处,再滴一滴淀粉,滤纸上斑点处变为蓝色。该系列实验用滤纸代替常规的试管,令人叫绝,变间断式实验为连续实验,节约时间,实验现象明显而又有趣,不像常规那么呆板沉闷。这样的实验激励学生创新动机,培养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措施

创新型人才应通过长期有效教育和实践训练,才能不断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基本措施有以下两点:

1.设计实验。实验前先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实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实验要求,共同商讨,制定实验方案,开出实验所需器材和试剂,然后把实验方案交由全班讨论,教师加以指导,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案。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可使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实验改进。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实验方案。学生们大胆设想,会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在硫代硫酸钠标定时,用重铬酸钾滴定单质碘,用淀粉作指示剂,由于三价铬离子呈亮绿色,终点不是很明显,如改用高锰酸钾滴定单质碘,无色的二价锰离子不干扰终点,现象明显。通过改进实验,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加深了对科学的认识,培养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总之,通过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维创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技能,激发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操作能力创新精神
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探微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议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让科学制作成为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有效载体
重视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