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务

2018-02-19韩一飞

商场现代化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实务

韩一飞

摘 要: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首先详细分析各个学派中的公司战略管理理论,而后介绍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公司战略管理理论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在日后各个企业应用公司战略管理理论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范围内各个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定促进性作用。

關键词:公司;战略管理理论;实务

一、各个学派的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安索夫在研究多样化经营企业的背景下,提出了战略四要素学说,认为战略的构成要素应当包含的产品、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应以及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战略理论研究工作逐渐从单一的组织内部转向到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1965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于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其所代表的是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出发点。自此之后,很多学者积极的对企业战略理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学派。

1.设计学派的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这一学派的观点来源于赛日尼克,钱德勒是这一个学派公司战略管理理论的主要发展者,而后交由肯尼斯做出精准的界定。1962年钱德勒在自身创作的《战略与结构》这一本书当中提出,企业的经营战略其实是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也一定需要随着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发生一定转变。安德鲁斯提及到,战略形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将企业内部条件因素和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相互匹配的一个过程,这样一种匹配可以促使企业内部优势和缺陷和企业外部的机会及风险相互适应,并在基础上构建出来了十分著名的SWOT战略形成模型。设计学派中的相关研究人员认为,战略的形成一定是需要让企业高层经理来负责,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既不应当是一个直觉思维过程,也不应当是一个规范分析的过程;制定出来的战略应当展现出来清晰、简单以及便于理解等特征。简单一些来说,设计学派其实就是设计战略制定模型,以便于和内部能力及外部环境相适应。确定匹配是设计学派的重要观点。但是这样一种“你提供给我概要,我提供给你战略”的模式,其实是对战略形成是长期、精细和艰苦学习过程这个概念进行否定。

2.定位学派的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这一学派的观点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流行起来的,此学派中的代表人物是波特和大前研一。1980年波特明确地提出企业在分析战略的时候,一定需要将企业本身所处的环境作为依据,每一个行业的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范围,因此也决定了企业的潜在利润水平。企业编制战略的过程中,一定是需要将两个方面上的工作做好,第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结构分析;另外一个是企业在自身所处的行业中占据的竞争地位。依据这些分析,可以规避各个企业使用形式化产业结构分析措施带来的定位趋同问题,并且还可以让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得到有效地控制。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进行分析,企业战略的编制者应当是分析家,其所承担的是任务是在市场中各个行业里面挑选出来经济效益水平比较高的几个。波特还以此为依据提供各种类型的方法及技巧,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当中展现出来的竞争优势。

定位学派当中最为简单但是却具有革命性的观点,就是少数的关键战略(就好像是存在利润的市场上的位置)会在某一个行业当中被重视并满足要求,这些战略可以用来对客观存在和潜在的竞争对手进行抵御。定位学派将这种逻辑在各个行业当中应用,最终得出的基本整体战略是有限的,并将其称为是通用战略。但是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当中的研究人员都认为,在已经确定下来的环境当中,可以施行的战略有很多种。设计学派倡导将战略当成是一种观念,并且倡导针对战略开展创造性设计,但是定位学派重视的是战略的通用性。

3.认知学派的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某些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是,战略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假如战略是通过结构、模式以及图形等因素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当中,那么怎样才可以去对心理过程进行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在经过多年的探寻之后发现,对学派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做出保证,其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加深,认知学派认为,专家其实一般都是自学成才的,一般通过直接经验来构建知识结构并进行思考,经验决定的是他们的知识,知识又决定了它们的行为,进而也就会对后续的经验造成一定影响。这样一直用二元性使得学派当中产生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倾向的是实证主义,认为战略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和构建概念的认知过程,在任何一个阶段当中取得成果其实并不重要。另外一个分支中的人员认为,全部认识其实都是主观的,已经接受战略形成过程更为具备主观解释性或者结构主义者的观点,在对企业组织内外环境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凭借自身已经掌握的方法及措施,构建出来创造性更强的战略,而不是使用客观或者不客观的方法简单阐述已经被扭曲的事实。明茨伯格提出,此学派是沟通客观的设计、计划及定位学派和主观性较强的学习、权利和结构学派之间的重要桥梁。

二、战略管理理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战略管理理论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会被称为是脏手问题,脏手问题指代的是在战略选择过程中遭遇到的顾此失彼的两难性问题,只要是做事情就会把手弄脏,但是又不可能不做事情。

因为脏手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比较强,与此同时某些企业管理人员也没有详细对这种类型的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在管理模式及经营行为上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上,其中多元化和专业化、炒作和营销等都是困扰管理人员的严峻脏手问题。当对待多元化和专业化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某些企业仅仅看到了多数跨国公司使用到的多时多元化经营模式,因此不依据本企业的规模及实力,也不去对本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在本发展阶段当中是否需要开展多元化经营,为了扩充本企业的经营渠道而盲目的进入到和原本经营范围没有任何关系的领域当中,既会丢失在原本经营领域当中稳定发展的机会,也会遭受到其他领域当中企业的反击,因此难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做出保证。还有一些企业仅仅观察到了多元化经营模式的缺陷,也了解盲目施行多元化经营模式企业的失败案例,因此就会片面的对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危害进行夸大,并没有认识早某些既定条件之下,特别是在原本产品市场已经饱和,或者是本行业当中的竞争对手太过强大,还有可能是通过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等目标,适当的使用多元化经营模式,不单单可以让经营太过集中这种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还能够在施行多元化经营模式的过程中挖掘出来更多的市场发展机遇。实际上,无论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经营模式都不单纯是对或者错的选择,而是在对危害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权衡的基础上,再选择效益比较大的一种模式。

依据上文中的叙述能够了解到的是,我国范围内企业管理人员在战略管理理论认识及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外部环境这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但是这些误区会在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过程中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就需要详细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进行分析,在对理论知识形成教务深入认识的背景下,再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依旧本企业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使用理论知识完成战略管理工作。

三、结语

首先介绍各个学派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而后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在日后各个企业使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引导性作用,规避本文中提出的这些误区,以便于可以在企业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将战略管理理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使企业逐渐走上一条稳定发展道路上,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劳宇明.压铸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探讨[J].经贸实践,2018(16):105.

[2]梁锐.企业战略规划的动态管理与实施程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5):4+31.

[3]尚军莉.分析法务管理职能对企业战略实施的作用[J].纳税,2018,12(23):142.

[4]张丹玉,欧明璜,李燕白,唐毅.浅析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6):97-98.

[5]吕中舒.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影响及优化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126-127.

猜你喜欢

实务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仓储绩效管理实务
《民法典》规范不动产登记实务的 自洽性研究
居住权登记 实务分析
谈《律师实务》课堂教学改革
论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
浅谈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