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PG负压振动理疗仪对剖宫产切口早期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8-02-19孙岚何凤权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理疗负压微波

孙岚,何凤权

云南省红河州妇幼保健院产后保健科,云南蒙自 661199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30%的产妇选择剖宫产进行分娩。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与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因素有关[1],促进切口愈合对于产妇术后康复十分重要。目前很多医院对于剖宫产患者都采用微波促进切口恢复[2],据相关文献报道微波治疗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伤区组织的增生和上皮生长,减轻伤口的疼痛,临床疗效可。该科自2017年购进LPG负压振动理疗仪,为探究其对于剖宫产切口早期的干预效果,对2017年6月—2018年10月在该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根据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年龄 26~35 岁,平均(28.4±3.2)岁,对照组年龄 27~35 岁,平均(27.9±3.1)岁。纳入标准:①产妇无既往高血压、心脏疾病、肝肾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②患者意识清醒,无沟通障碍;③已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书;④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年龄在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②双胎以及多胎妊娠产妇;③妊娠期间并发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等;④存在精神疾病、沟通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腹部切口第3天常规换药,无菌纱布覆盖。术后第7天切口拆线,注意观察伤口情况,若有不良情况发生应及时处理。对照组采用微波理疗,功率30~40 W的国产微波,探头离切口10 cm进行照射,每次照射时间为20 min,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LPG负压振动理疗仪进行治疗,选择大探头,探头头部紧贴腹部切口区域,探头运动方向平行于切口,探头压力按梯度递增,保持在患者可耐受范围,每次治疗时间 15 min,1次/d。

1.3 观察指标

1.3.1 切口疼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疼痛等级分为:0级:不痛;Ⅰ级: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II级: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III级: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Ⅳ级: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3]。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对疼痛等级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分~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分~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4]。

1.3.2 切口愈合切口愈合情况分为三级,甲级: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乙级愈合: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但未化脓。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1.4 统计方法

患者数据资料均用Excel进行统计整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切口疼痛

治疗前所有患者疼痛分级均为II~III级,观察组VAS评分(6.97±1.45)分,对照组 VAS 评分(6.85±1.66)分,比较两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28例患者疼痛等级由III级下降II级,24例患者由II级至下降至I级,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有20例患者疼痛等级由III级下降II级,22例患者由II级至下降至I级,VAS评分较前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s),分]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组别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值 P值6.97±1.45 6.85±1.66 0.42 0.674 3.26±1.51 4.98±2.21 4.98 0.000

2.2 切口愈合

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在临床较为常见,有文献报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剖宫产患者手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为3%~4%[5]。由于产妇术后身体免疫力及抵抗力较差,且腹部切口处往往脂肪堆积,易发生切口液化,感染等并发症[6]。因此术后在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伤口局部理疗,有助于切口愈合及疼痛缓解。微波治疗是一种临床常用的理疗方式,主要是通过热效应和生物效应来促进伤口愈合。由于机体局部的炎症往往是由于受伤、受细菌感或病毒感染引起。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血液循环不畅。当微波照射到病变部位时,病变组织就会迅速升温,当某一部位温度超过某一阀值,人体就会产生自我保护反应-即加强对该部位供血,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的条件,同时增加病变的营养,从而打通被压迫堵塞的毛细血管,使该部位的血液循环趋于正常,使炎症的逐渐消失[7-8]。故采用微波理疗可以增加切口局部的血供,增加组织代谢,加强局部营养,提高组织再生能力,从而切口愈合速度加快。而LPG负压吸引振动理疗仪采用“机械传导原理”,通过治疗头产生的负压吸力以及振动,持续不断地对皮肤的结缔组织提供多维、舒适和自的刺激信号,唤醒脂肪细胞,减少脂肪储存,激活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刺激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9]。据相关研究指出,其所产生的动态机械外力作用于皮肤表面时,该机械外力相当于一种生物信号,通过表皮往下传递。这种信号传递的过程称为机械传导。如果机械刺激到达结缔组织的纤维母细胞,细胞的活性会被激活,可以产生更多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疤痕的恢复[10];如果机械刺激到达结缔组织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控制血管舒张和炎症的性能会得到提高,可以进一步改善体内动静脉和淋巴循环;如果机械刺激到达结缔组织的脂肪细胞,可以激活脂肪细胞表面的β受体,分解脂肪,减少脂肪储存,故能有效缓解伤口液化的发生[11-12]。

该次研究以微波治疗作为对照,观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LPG负压吸引振动理疗的临床疗效,其效果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有28例患者疼痛等级由III级下降至II级,24例患者由II级至下降至I级,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两组患者愈合乙级以上均大于90%,说明两组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疗效,且观察组愈合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微波理疗可以增加切口局部的血供,增加组织代谢,加强局部营养,提高组织再生能力,促进切口愈合,郑荣娟[13]的研究也指出采用微波治疗组切口疼痛0级百分率为5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Ⅲ级百分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这也与该文的研究结果相符。因此在微博理疗基础上配合负压振动吸引可更好地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症状。

综上所述,微波治疗及负压振动理疗均能促进患者切口愈合,缓解术口疼痛,且联合应用临床疗效更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理疗负压微波
微波水云间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为什么
微波冷笑话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
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0例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