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与移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耦合与进路

2018-02-19张澍军

学术探索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政融合信息技术

赵 浚,张澍军

(1.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2.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自互联网发展以来,移动信息技术日益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交叉融合,这也为各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革故鼎新的发展契机。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首次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概念,强调“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中国高等教育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谈到教育领域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等问题。特别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明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继而,2017年的《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再次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可见,移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创新已经成为思政课教育教学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必然趋势和时代创新驱动的迫切要求,这场“教学革命”将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课堂教学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蕴涵:移动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观

与以往思政课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慕课网络教学不同,移动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悄然掀起了一场移动信息化教学的“旋风”。国内学者通过思政课教学实践对思政课与移动信息技术的融合展开了初步探索,如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雨课堂”、由高校教师与中成科技共同携手组建研发的教学技术产品“中成智慧课堂”、由北京智启蓝墨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蓝魔云班课”等,这些对高校思政课有益的创新与实践,展现了思政课在移动信息化时代的传统优势和育人价值。同时,高校思政课与移动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关乎思政课教师如何认识和使用移动信息技术等基本问题,以一种深刻的课程观蕴涵着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的融合观。因此,高校思政课在积极推广、运用移动信息技术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对思政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观有一个正确客观、理性清晰的把握。

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的融合观,可以从整体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微观层面来讲,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的融合观关涉了移动信息技术观和思政课教育教学观两方面。一是从教育信息技术的维度来看,移动信息技术观可以理解为“向移动信息技术学习”和“用移动信息技术学习”两种技术观。前者所强调的是在思政课教学中技术如何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反映了“机器的技术决定了教学的技术”思想。后者所强调的是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移动信息技术如何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学好的问题。当然,两种移动信息技术观,也相对应了两种思政课教育教学观。二是从教育教学法的维度来看,“向移动信息技术学习”的技术观,是一种与教师“教法”紧密联系的技术观,移动信息技术被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教学手段或教学模式,强化了教师传授教学内容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用移动信息技术学习”的技术观,是一种与学生“学法”紧密联系的技术观,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主体传授功能,主张移动信息技术应该成为学习者建构学习过程的有效工具,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实现意义学习和过程性学习。显而易见,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思政课教学更加关注如何使用移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教师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而不是单纯为了更好地“教”。[1]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思政课积极开展教改创新的同时,我们应该理性清醒地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特性来看待两种不同的技术观。

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是一个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育与养成的过程,其教学效果既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教”与“授”,也不能独立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学”与“思”,教师的面授过程与课堂价值引导不可或缺,移动信息技术再智能,最终不能替代人的真实与感性。所以,高校思政课不能以完全在线的慕课教学取代实体课堂教学,应在发挥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优势的同时,兼顾“向移动信息技术学习”和“用移动信息技术学习”两种技术观,并构建一种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的融合观,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潜能和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以移动信息化教学助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进而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切实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质言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的融合观从整体上蕴涵了几方面理解:从教改创新角度讲,融合观是传统思政课教学方法与移动互联技术应用的创新融合,也是思政课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新技术的教改融合;从学科性质角度讲,融合观是现代教育技术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的课程属性融合,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与网络意识形态价值引领的育人目标融合,是思政课课堂教学文化育人与移动信息化教学技术育人的教育理念融合;从传播学角度讲,融合观是实体课堂单向传播与网络课堂网状传播的传播功能融合,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时空对接融合;从内生需求讲,融合观是高校思政课追求目标与教育对象教学期待的互益融合,是智能化德育价值“引导—渗透”与个性化德育价值“接受—形成”的价值转化机制融合。

二、耦合: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融合的再认识

思政课教学自“05方案”实施以来,总结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课越发呈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整合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思政课教学与信息化教育的结合日益紧密、逐步深入,历经了“初步认识—尝试利用—深度开发”三个阶段。从2012年国外视频网络公开课在国内引起“淘课”风潮之始,国内学者开始逐渐思考思想政治理论网络公开课的构建,MOOC、SPOC、翻转课堂等思政课教改探索随之而来,国内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一大批高校纷纷推出思政课在线课程。发展至今,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再一次将思政课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这也标志着思政课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进入到深度开发的阶段。正确认识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把握其“融合”的实质和目标是推进其理论与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质

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指将移动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融为一体,将移动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各要素之中,使之成为新型的教学工具、学习工具、教材形态、教学媒体,从而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充分显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的双向融合,即移动信息技术融合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程融合于移动信息技术,前者侧重思政课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移动信息技术,后者侧重移动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思政课。显而易见,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使传统思政课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现代教学结构。

从教育技术学的角度来讲,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质,包含三方面基本属性:一是营造信息化思政课教学环境,二是实现新型思政课教与学方式,三是变革思政课传统教学结构。三者并非平行并列,而是逐步递进、良性循环的关系:营造信息化思政课教学环境,是为了实现新型课堂教学教与学方式;新型思政课教与学方式,是为了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思政课传统教学结构,是为了最终达到高校思政课创新人才培养目标。[2](P386)相应地,“融合”的三种基本属性也反映了思政课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主要特征:一是移动信息技术为高校思政课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技术支撑;二是移动信息技术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三是高校思政课可以在移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真正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升级转型。此外,在“融合”过程中,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电脑辅助学习(CAL)有本质上的差异,CAI和CAL主要针对思政课在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上的改变,并没有带来教学结构的本质变化,CAI和CAL也只能作为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部分。“融合”中的信息技术不再仅仅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手段,而是通过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和新型教与学方式的创建,使思政课彻底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型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

创建新型思政课教学结构是当前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核心问题在于解决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在于重构师生教学关系。学生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要真正成为思想政治理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接受外部知识灌输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他必须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3](P108)实现“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可以说,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两者相融共生、优势互补的融合创新之深意,只有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政课教学结构转型,也只有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发挥移动信息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有功能,两者互促互进,相得益彰。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融合的目标

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融合的目标,是高校思政课实施移动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也是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融合”目标也是高校思政课教改创新的目标。按照教学论对课程目标的要求,一是指思政课在教学上总体所要达到的结果;二是指思政课本身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也就是期望受教育者成长成才发展的程度。所以,“融合”目标包含学科课程建设发展目标和教育对象成长成才目标两方面。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高校思政课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思政课只有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断实现各个历史时期的双重目标。

其一,以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为“融合”目标,以融合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学科化发展。创新性是不同时期高校思政课“从内容到方法、从结构到系统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是思政课始终保持的时代精神和前沿品质的基础”。[4](P201)早在2005年,中宣部和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思政课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三十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始终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发展趋势和规律,在改革创新中逐渐走向成熟、完善,创新也成为思政课发展的精神基础和内生动力。一是思政课融合创新,以科学化助力学科化发展目标。高校思政课本身就是科学进步发展的产物,科学性是思政课建设与发展始终追求的目标,也是思政课历久弥新的学科化体现。融合创新使思政课实现“跨界融合”:在理论上,“融合”不断补充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促进思政课课程体系进一步系统化发展;在实践上,“融合”致力于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成与发展规律,使之达到政治理性与科学理性的最佳统一。二是思政课融合创新,以现代化助力学科化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思政课科学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促使教育实践者们以现代化的思维和视角去审视和思考思政课融合创新的现代化意义与价值,思政课也正是在这样不断追索和探寻的过程中得到本质上的创造和革新。毋庸置疑,融合创新再次开辟了思政课迈向现代化的通途,将以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构建起整体课程系统的革新机制和创新结构,使思政课的创新指向未来。

其二,以核心素养提升和卓越人才培养为“融合”目标,以融合创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思政课不仅对于课程本身具有创新的内生基因,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同样具有创新的启发力和拓展力。高校思政课为大学生提供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这也是新时期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目标。2014年,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正式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含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2016年,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政会上又强调,“我们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强烈”,高校办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这深层次地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卓越人才培养的期待,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人力资源战略安排。卓越人才养成需要具备三方面素养目标:一是信息素养,二是创新能力,三是道德精神。信息素养是卓越人才发展的最基本能力,创新能力是卓越人才成长的核心动力,道德精神是卓越人才立足的基本品质,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互为支撑。质言之,卓越人才的培养,关键在创新能力的培育,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在于创新思维的养成。融合创新将通过思政课的提质增效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不断趋近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三、 进路: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融合的新探索

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的融合,将更好地展现高校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时代价值。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将改变思政课传统教学结构,从而创设一种优质的生态教学环境,进一步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一)推行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构建思政课教与学的新方式

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首先需要一种教学理念的深刻转变,这体现为一种“学教并重”的教学原理。与传统思政课教学理念相比,“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是在“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两种传统思政课教学理念基础上有机结合而成。“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也客观反映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和认识程度,标志着高校思政课教学理念的新发展。

从高校思政课实践的现实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遵循“以教为主”的“传递—接受”式教学理念,其优点在于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便教师可以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输和教授。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日益普及,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素质教育影响深远,高校思政课也逐渐以“以学为主”的“自主—探究”式教学理念替代“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自主性学习,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发展和新旧知识联系的建立,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然而,两种教学理念各有其不足:前者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后者强调学生的“学”,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因材施教和教师潜能的发掘。

按照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学习者只有进行有意义学习才能真正习得知识的意义,而有意义学习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新旧知识的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这也是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获得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化的关键。显然,从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学生核心素质提升效果而言,单纯依靠“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无法实现思政课教学与信息技术创新融合的理想状态和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这使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即“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形成了全新的“有意义的传递—接受”和“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探究”式教与学活动。如此,既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思想引领和价值渗透的主导作用,利用多元移动信息技术开展因材施教,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活动参与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养成。

(二)改变思政课传统教学结构,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供给平衡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5]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高校思政课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方面的转变,教学结构不可能恪守固有状态而保持不变,必然以不断创新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需要。这就意味着思政课要打破和革新传统教学结构,调整供需关系,改善结构布局,从根本上促进思政课教学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和教学结构的均衡化发展。从思政课教学结构来说,思政课教学与移动信息技术融合是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科的综合化发展动态,对旧有的教学结构实施的一次以信息技术的现代性取代教学结构传统性的优化过程,也是整体思政课教学体系增强时代内涵、发展时代精神、拓展时代意义的自我完善过程,代表了思政课融合创新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也就是说,融合创新可以有效消除学科交叉对教学结构内部要素间的差异和独立状态,增强其共性与包容性。

一是以教育者的角色转变,促进思政课教学结构转型。思政课教师可以将自身从纯粹的知识传授任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融合创新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多样化育人工作中,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汇集奇思妙想的教育灵感,展现别具一格的教学创意,促进教师的教学供给与学生的教学需求趋于平衡,从智力、情感、个性、精神、人格等各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全面培养和思想塑造。教师也将由原来的教学中心地位和知识权威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诠释者和研究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更多地关注和思考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二是整合多元信息资源,促进思政课教学结构转型。思政课可以根据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超媒体、流媒体等技术功能,对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智能化采集、提纯、加工,使各类资源实现教学转化,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思政课教师创设情境。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多种多样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类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另一方面,有利于适应学生的个性学习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需求,可以搭建智能化教学资源库,有助于学生各取所需,帮助其独立完成探究式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三)创设思政课生态教学环境,推动信息化思政课教学发展

思政课教学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开放性的特点,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生成与发展。移动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媒介环境和虚拟环境促使传统思政课教学环境不断作出改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更快更好地实现价值转化与环境陶养。马克思曾说:“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6](P167)

教学环境的变迁决定了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基于信息化教学的角度,思政课需要优化传统思政课教学环境,创设一种全新的生态教学环境,通过结构、组织、要素或系统的整体改变而最终增强思政课教学功能,尽可能促成教学环境的良性表达,提升课堂教学环境的回馈能力和教学价值,以便更好地对受教者进行思想道德滋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思政课生态教学环境,是运用现代德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所创建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通过合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成长成才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使思政课教学环境与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形成相互关联,构成思政课与主体的生存发展的价值关系,丰富主体的教学活动内容,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从根本上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达到关照思政课主体(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整体性、动态性、系统性发展。

思政课生态教学环境的创设必须依赖实践的本质,需要寓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来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讲:“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7](P55)信息化思政课教学环境,将以信息技术影响、作用于师生的教与学,达到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时空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等条件和因素的融合相契,实现即时性信息化互动循环的生态教学过程,使师生、生生的课堂互动黏性增强,提高思政课教学环境的投射质量,实现教师轻松教学,学生有趣学习,达到真正的“琴瑟和鸣”,形成一种井然有序、积极活跃的生态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思政课网络育人功能。可以说,思政课生态教学环境的创设,是思政课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所谓“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P92)信息化思政课教学通过移动信息技术开展头脑风暴、投票问卷、大数据学情分析、资源库汇聚等信息化教学管理,融合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等多种教学方式,巧妙地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髓要义于信息化课堂教学之中,在形散神聚中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蕴含于其中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有效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同频共振、思想共鸣、情感共契,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且最优化,实现思政课教学引人入胜、潜移默化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梁.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高度融合模式[J].上海教育,2017,(1).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宇文利.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思政融合信息技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