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唯物史观维度
2018-02-19宋晓丹
宋晓丹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时隔36年之后,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首次做出了修改。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表明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如何理解关于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其科学依据基于何处?新历史时期对社会未来发展应做出怎样的规划?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为解决社会的基本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答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构成了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唯物史观为分析具体的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因此,新时代我们应立足于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前提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未来发展规划,科学推进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并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一、 分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论原则——唯物史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贯穿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为人们正确判断社会时代的发展特征和面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对社会历史现实发展状况的判断上,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2](P92)这足以证明在对具体历史发展特点的概括上,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去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特征。一方面,人作为现实的有生命的存在个体,就要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马克思把人类的需求赋予了层次性的内涵,即人的需求具有层次性, 先是物质性的急需, 然后才是社会性、精神性需求的上升。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个人的肉体“需要”,就要依托于物质生产的“供给”,从事具体的物质生产活动。这里的生产是劳动的供给方为了满足生存需要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并且这种生产活动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进行,必须与他人打交道,实现社会交往。在社会历史的具体发展过程中,人类所有具体的社会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展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过程的探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最终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构成了关于研究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其本质就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去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总体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把握住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同时,唯物史观的创立也为分析具体的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2](P105)“生活”“生产”分别对应于现实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概念,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运行规律正是蕴含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概括,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讲的是生产关系范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生产力的维度。
在生产力维度上,唯物史观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对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更加科学化。唯物史观主张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但也没有忽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在唯物史观看来,只有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的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生产力才能获得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反之,如果落后或者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则会变成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障碍。因此,妄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来解决社会矛盾,这是夸大了二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邓小平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变革现实社会中的决定力量,深刻地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P136)“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3]( P134)“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3](P136)这充分表明,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这样,明确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的判断。
在生产关系范畴上,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体制变革的重要性,从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上更加全面地概括出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在对阻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分析中,邓小平逐渐认识到,“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向不变,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3](P250)其中具体做法主要指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在社会具体发展领域当中的运用,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等。在一定意义上说,根本制度的良好发展态势并不能确保具体制度的完善,具体制度发展弊端的暴露也并不证明根本制度的不合理。因此,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现实发展体制的具体制度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1978年,邓小平尖锐地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果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3](P327)之后,他又多次强调:“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4](P138)“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4](P176)“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4](P150)这充分证明了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对现实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历史发展的现阶段对经济、政治等具体领域进行生产关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进而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供了科学的途径和方法。
总的来说,在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和解决路径的开辟上,唯物史观作为普遍的方法论原则,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充分合理地分析社会的现实发展状况,进而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并在此基础上认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唯物史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时代解读。
二、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的社会矛盾,而在这一基本的社会矛盾中,生产力构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上,可以总结为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和出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怎样的发展状况呢?社会的主要矛盾又是什么?对时代的这一前提性状况的科学见地,构成了我们在新时代进行理论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1956年党的八大曾经正确地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可见提高生产力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历史任务,这构成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此后的40年里,虽然我国极力投入在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现实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表现。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告别了贫穷落后的局面,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内容的概括,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其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从生产关系的需要层次反映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状况;“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则是基于生产力的供给范畴对时代发展状况的新的时代判断。因此,要想对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主要矛盾做出科学的判断,就必须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正是基于对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强调。可以说,在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绝不会与改革开放初期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相同,更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之初的社会主要矛盾。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发展特点,形成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在唯物史观看来,社会主要矛盾一方面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但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这突出表现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的时代发展特点的概括上,十八大以来立足于唯物史观,人民对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总体需要以及社会生产力现实发展状况的现实供给状况都做出了新的时代判断。
从生产关系的整体需求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民在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人均收入的普遍提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同时,在21世纪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人民群众已经从追求温饱的生存需求转化为对美好未来的生活需求,这主要体现在,人民不仅从横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力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需求,同时更是从纵向上要求实现对于不同层次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即人民群众的需求在质量上也得到了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
从生产力的现实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得到普遍认可和提升。在中国的一线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地,生产水平基本上已经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某些方面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的世界领先地位,已经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实力转变,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可谓是有目共睹。“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1]这是近五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然而回顾历史,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发展的不足和缺陷。就今天我国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言,一是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东西部、南北部以及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之间、各个部门之间、人和人之间都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现象的出现。可以说,这表明当今社会发展体制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贫富分化现象,在生产力水平获得极大提高的前提下,我国的贫富差距仍然较大,解决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也成为当下建设生产力的关键。在我国现阶段而言,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之间的社会矛盾仍然突出,在城市的富裕家庭为子女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择校的同时,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却为没钱读书而发愁;当发达地区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改革时,贫穷的地区却仍停留于招商引资,为建立基础的二、三产业而努力着,等等;二是发展的不充分。这表现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在追求数量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很好的兼顾生产质量的同步稳升,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而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5]
正是基于唯物史观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新时代特点的判断,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的主要矛盾给出了新的时代内涵,极大丰富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是体现着整个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现实发展状况,正因如此,1978年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任务都是为了集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推进唯物史观在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的新运用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中最鲜明的观点就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更是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其目的是为了明确长期的奋斗目标、基本路线、发展战略、发展道路、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那么在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3](P370~371)这就是说,当社会主要矛盾趋于稳定时,就要结合具体的现实社会发展形势,对我国未来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做出科学的规划,进而提出现实的纲领和策略。正如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即“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这充分表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和把握,能够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时代背后理解和掌握时代发展的特点,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以引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仅要依据不同阶段的实际和基本国情对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科学判断,而且要不断地完善正确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正确概括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3](P6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根据新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党和国家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时代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新的时代任务改革。这就表明我们党能否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关系到国家能否发展、社会经济能否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能否实现。
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一方面,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开明的国家政治体制正在塑造着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也暴露了我国发展的短板,社会各种矛盾依然突显。实践证明,科学地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前提。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道:“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的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的矛盾的存在和发展。”[5](P320)这也就是说,在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必须明确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如果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不准确,那么对于其他社会矛盾的处理更是毫无根据可言,不仅出现理论上的误导,更会酿成社会实践后果的失误。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以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为根本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而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特别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获得稳步提升的前提下,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转向对发展的均衡性稳步迈进,表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实现社会的发展的均衡性已迫在眉睫。因此,能否形成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败的关键。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容作了重要的修改,这表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反映了当今我国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水平,反映了我国发展全局的状况。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各项工作而言,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一时代主题,在此基础上追溯社会发展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就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正是基于新时期所出现的新问题,必须把努力实现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主题而进行。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国发展的整体转型升级,取得历史性的伟大飞跃,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终把中国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
[参考文献]
[1]十九大报告[N].新华网, 2017-10-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