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区域差异与协同发展
——以京津冀高校为例
2018-02-19张云飞王新华
张云飞,王新华
(燕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充分了解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和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间在京津冀地区开展了一次覆盖高校学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区域、办学层次分层抽样,选取34所高校,其中北京市高校13所*北京市13所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中华女子学院职业学院、北京吉利学院等。,天津市高校6所*天津市6所院校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河北省高校15所*河北省15所院校包括燕山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承德医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建材学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唐山师范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地质职工大学、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等。。在调查中,每校发放学生卷120份,教师卷20份。学生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081份;教师卷共回收有效问卷530份。本论文将以此次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于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的现实状况、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和论述。
一、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区域差异
综合分析调研的数据,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区域特征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京津冀三地高校普遍设置了直属学校领导的独立二级机构,机构负责人主要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
就独立二级机构建设情况而言,天津市做得最好,北京市其次。天津市共有104名思政课教师填写了问卷,其中95名教师反映自己的学校设置了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占该市参加调研教师的91.35%;北京市共有202名思政课教师填写了问卷,其中177名教师反映自己的学校设置了独立二级机构,占该市参加调研教师的87.62%;河北省共有224名教师填写了问卷,其中151名教师反映自己的学校设置了独立二级机构,占该省参加调研教师的67.41%。就机构负责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而言,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的专业化程度最高,该市80.69%的教师认同机构负责人的专业性;天津市74.04%的教师认同机构负责人的专业性;河北省有70.98%的教师表示机构负责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专项经费落实情况存在区域差异
为了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工作的有效运转,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17年又重新制定颁布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这两个建设标准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项经费进行了具体规定,2015年的标准要求“本科院校按在校本硕博全部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1],2017年的标准没有区分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统一要求“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2]调查数据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落实情况比较好的是天津市,66名参加调研的教师确认自己学校的专项经费落实到位,占该市参加调研教师总数的63.46%;其次是北京市,124名教师确认该专项经费落实到位,占比为61.39%;河北省68名教师确认该专项经费落实到位,占该省参加调研教师总数的30.36%。天津市和北京市之间的差距不大,但是河北省的专项经费落实情况与两个直辖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另外,除了专项经费落实情况,河北省与两个直辖市之间有差距之外,思政课教师的专项津贴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市和天津市先后落实了思政课教师每人每月2000元的专项津贴,而河北省则没有此项津贴。
(三)京津冀三地高校均有60%以上的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学校的思政课建设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推进,教育部在2015年和2017年分别印发的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标准中都明确规定了领导责任,《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对于2015年的建设标准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其中规定: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每学年分别到学院至少召开1次现场办公会,校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每学期分别至少召开1次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专题会议等。就该项标准的落实情况而言,北京市有138名教师确认自己学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的重视满足了该标准的要求,占该市参加调研教师总数的68.32%;相应指标,天津市是67.31%;河北省是63.84%。该项调研数据反映出在领导重视方面,京津冀三地高校的差别不大。
(四)京津冀高校普遍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但是学生对于教材的利用率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天津市96.15%的教师表示自己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选用了“马工程”重点教材;相应指标,河北省是95.09%,北京市是92.57%。由这项数据可见,“马工程”重点教材覆盖的面广量大,影响深远。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除了在“教师卷”中涉及“马工程”教材选用情况之外,在“学生卷”中也设置题目,调研学生对于教材的使用情况。在“学生卷”中,该题目是一项多选题,题干是“你对思政课教材的使用情况是什么”,选项包括四个,即“A.没有教材;B.有教材;C.上课带教材;D.课上课下读教材”。从京津冀三地高校学生填写问卷的情况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购买教材的情况,在参加调研的学生中,河北省60.26%的学生表示自己有教材,天津市是59.1%,北京市是55.13%。这个数值有点偏低,这可能是由于该题是多选题的原因造成的,有些有教材的学生没有选择B选项,而是单独选择了C或D选项。为了比较精确地掌握学生购买教材的情况,我们可以运用排除法从A选项没有教材的学生反推出有教材学生的比例,天津市高校学生购买教材情况最好,购买比例为94.66%(由没有教材的学生所占比例5.34%反推得出);北京市其次,购买教材比例为90.64%(由没有教材的学生所占比例9.36%反推得出);河北省购买教材比例为90.55%(由没有教材的学生所占比例9.45%反推得出)。二是学生使用教材的情况,这可以从选项C和D选项中反映出来。学生上课带教材的比例,天津市最高(61.18%),河北省其次(59.93%),北京市最低(53.14%);学生课上课下读教材的比例,河北省最高(14.12%),天津市其次(12.94%),北京市最低(9.49%)。这些数据反映出京津冀三地高校学生对教材的利用效率不高,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反思。
(五)区域内绝大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外出培训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就思政课教师每年参加培训、学术交流、实践研修和学习考察活动的次数而言,河北省思政课教师外出交流培训机会总体较多,3.13%的教师表示自己每年有五次以上的外出培训交流机会,8.48%的教师表示自己每年有三到四次外出培训交流机会,82.59%的教师表示自己每年有一到两次外出培训交流机会,以上三项相加占比为94.2%,没参加过培训交流的教师占5.8%。北京市其次,17.82%的教师表示自己每年有五次以上的外出培训交流机会,26.73%的教师表示自己每年有三到四次外出培训交流机会,49.5%的教师表示自己每年有一到两次外出培训交流机会,以上三项相加占比为94.05%,没参加过培训交流的教师占5.94%。天津市位居第三,4.81%的教师表示自己每年有五次以上的外出培训交流机会,13.46%的教师表示自己每年有三到四次外出培训交流机会,70.19%的教师表示自己每年有一到两次外出培训交流机会,以上三项相加占比为88.46%,没参加过培训交流的教师占11.54%。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见,河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员培训的覆盖率最高,其次是北京市和天津市;但是从每年具有较高频次(每年三次以上)外出培训交流机会的教师所占比重来看,北京市最高,天津市其次,河北省最低。
(六)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较高,教师对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较低
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向的对象,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最终要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在“学生卷”中,课题组调查了学生对自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评价。调查数据显示,学生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从中获益。河北省1842名学生参加调研,其中39.31%的学生表示自己很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让自己终身受益;51.14%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可以,对自己有一定帮助;以上两项相加占比为90.45%;剩余的9.55%的学生或者认为学习这门课就是为了挣学分或者选择无法评价。天津市711名学生参加调研,其中28.41%的学生表示自己很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让自己终身受益;56.54%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可以,对自己有一定帮助;以上两项相加占比为84.95%;剩余的15.05%的学生或者认为学习这门课只是为了挣学分或者选择无法评价。北京市1528名学生参加调研,其中23.82%的学生表示自己很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让自己终身受益;55.1%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可以,对自己有一定帮助;以上两项相加占比为78.92%;剩余的21.07%的学生或者认为学习这门课就是为了挣学分或者选择无法评价。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评价来看,河北省高校学生的评价最高,其次是天津市和北京市。
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设计者,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师卷”中,课题组设置题目调查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调查数据显示,京津冀三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总体比较满意,但是结合上一题可以看到,他们对自身工作效果的评价低于学生对课程的总体评价。北京市202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调研,其中11.39%的教师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是非常满意;69.31%的教师比较满意;以上两项相加占比为80.7%;选择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所谓三个选项的教师综合占比为19.32%。河北省224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调研,其中12.05%的教师非常满意;65.63%的教师比较满意;以上两项相加占比为77.68%;选择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所谓三个选项的教师综合占比为22.33%。天津市104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调研,其中3.85%的教师非常满意;59.62%的教师比较满意;以上两项相加占比为63.47%;选择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和无所谓三个选项的教师综合占比为36.54%。由此可见,教师自身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总体评价较高的是北京市,其次是河北省和天津市。
综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各有优劣。就硬件建设情况来看,河北省与京津差距较大,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落实情况,天津市和北京市的差距不大,而河北省与两个直辖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就软件建设情况而言,河北省在某些方面反而具有优势,这为京津冀三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作交流、实现协同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互补共赢原则
就京津冀区域内高校发展水平而言,区域间差异较大。人均经济总量尤其是人均财政支出,直接影响公共财政教育投入水平,这种资源投入差距也带来了三地教育资源的巨大落差,北京生均教育公共经费往往达到河北的4~5倍。北京、天津的教育资源丰富,高校密集,名校多、名师多、素质高、专业知识强、教育理念先进,教师收入高,而河北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教师收入低。[3](P124)河北省存在上述劣势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地理位置环抱京津,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的土地明显优于京津;同时人口密集,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旺盛。此次调研结果也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的落实情况也存在落差,天津市和北京市专项经费落实情况基本相同(天津市高校63.46%落实到位,北京市高校61.39%落实到位),而河北省高校只有30.36%落实到位。同时,就被调研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对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认同度而言,河北省在三地中是最高的。河北省高校也集中了一批学历高、水平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需要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在校生规模(例如就全日制在校生而言,燕山大学达到3.9万名,河北大学2.2万名,河北工业大学2.1万名)而言,河北省也具有巨大的优势。河北省的这些优势为京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此基础上,京津冀三地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二)立足长远、积极谋划原则
京津冀三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作,三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河北省要着力避免温水青蛙的命运,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水平;北京市和天津市要在引领全国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放眼世界,立足未来,抓住机遇,积极发展自身,为河北省提供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京津冀三地都需要立足长远,积极谋划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的未来。
(三)分类合作、广泛参与原则
京津冀区域内高校类别存在差异,从办学层次来看,有985高校、211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省市属重点高校、省市属一般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等类别;从学生层次来看,有博士硕士,有本科,也有大专和中专;从办学地点来看,有的高校位于首都,有的高校位于直辖市,有的高校位于省会城市,有的高校位于地级市,有的高校位于县市区;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有的地区比较发达,有的地区欠发达,甚至处于贫困地带。由于存在上述种种状况,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分类别进行协同发展不可能实现,一部分高校参与,另一部分高校被排斥在外也不现实,因此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需要分类合作、广泛参与,整体推进。
(四)可持续性原则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内各行各业都在寻找协同发展之路。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协同发展要在谋划初期做细、做小、做实,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走出一条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区域内高校要着重发展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有的高校在慕课建设方面有优势,有的高校有自己的特色教学项目,有的高校在课程社会实践环节做出探索,有的高校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有的高校积极推动科研发展,有的高校积极推动智库建设。于是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都能具有自身特色,有自己的发展道路,高校之间的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才能有现实的基础,才能在相互借鉴中谋求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协调领导小组
由区域内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由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选拔代表共同组成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协调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联络、领导和决策,对于关系到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的具体事宜进行协商,做出决定并贯彻落实。
(二)建立科研课题联合攻关机制
随着社会情况日益复杂和社会科学研究内容的日益深入,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科研课题日益需要跨地区合作攻关。面对这种状况,区域内各高校的研究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有的高校教师科研任务比较重,科研项目比较多,有的高校教师科研课题较少,但是都有通过参加相关科研活动积极提升自身科研实力的现实需求。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跨区域、跨院校组织课题组对于相关课题进行联合攻关是实现科研实力整体提升和圆满完成科研任务的现实需求。这可以使研究成果更充分地反映不同层面的现实状况,可以缓解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压力,还可以带动其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双赢的局面。
(三)建立区域内师生交流培训机制
就京津冀地区而言,北京是人才高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队伍的实力也最强,天津市其次,河北省则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不管教学科研实力的强与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都不是闭门造车,都要走出家门了解实际情况,和基层相接触。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专家学者可以到河北省交流考察,深入了解相关领域中的实际情况,扩展思路。河北省的专家学者可以到北京和天津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地发展自身。就学生而言,他们希望接受实践锻炼的需求也很迫切,京津冀三地大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不断增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京津冀区域内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相互交流合作的研修工作已经开展起来,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各高校可以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资助下分别选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进行进修访学。研修教师须脱产,采取学习与科研相结合、听课与授课相结合、研修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期3~6个月的研修。这是很好的交流培训形式,需要进一步坚持、发展和完善。
(四)建立优势资源共享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的开展需要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京津冀三地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资源和各种档案资料,这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些资源包括:优质课程资源、特色教学项目的经验总结、出版的教材和著作、图书馆和资料室收集的图书报刊资料以及其他各类信息资源。在京津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过程中,各高校可以在各种优势、特色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向协同单位开放共享,共同推动区域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五)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共享共建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具有理论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实践性,使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之后能够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一直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向的学生众多、教学经费有限、教学时间短暂等因素,实践教学很难落到实处,很难做到学生在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不断线、全覆盖。基于此,合理的实践形式的选择以及具有接待能力的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于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京津冀区域内,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做得比较好,例如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石家庄铁道大学的西柏坡精神教育实践活动、燕山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精准扶贫实践基地的建设等,这些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借助京津冀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发展的契机向区域内其他高校传经送宝,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向区域内高校开放共享。
[1]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EB/OL].(2015-09-16)[2017-10-01]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9/t20150923_210168.html.
[2] 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EB/OL].(2017-09-15)[2017-10-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709/t20170926_315339.html.
[3] 王寰安,蔡春.创新区域教育治理结构,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高峰论坛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