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平理论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满意度调查

2018-02-19

关键词:公平理论显性贫困生

鲁 瑶

(金陵科技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69)

目前,我国高校已建立起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应征入伍国家资助、勤工助学、伙食补贴、学费减免、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贫困生的学习权利。现阶段,高校资助涉及的公平性和满意度问题依旧是研究的难点。梁成山强调公平公正的认定环境,他认为只有资助对象合情、合理、合法,才能被外界认可[1]。刘晶等强调资助的效果,他们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设计了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体系[2],但该体系的一级指标并没有对资助的对象——大学贫困生群体进行评价。由此可见,以高校贫困生为主体对象对资助满意度的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提高贫困大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减少资助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有助于提高资助满意度。

一、理论基础

为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满意度问题,构建基于公平理论的资助满意度模型,首先必须了解国内外对于公平理论和资助满意度问题的研究。

(一)公平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J.S.亚当斯最早提出公平理论,他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分配是否公平有关。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做出判断[3]。J.S.亚当斯之后,研究者发展了公平理论,认为公平的判断标准应与特定目标相联系,并由此提出公平、对等和需要三种公平的判断标准[4]。叶勤将公平理论的影响因素分为投入要素、产出要素和环境要素,并实证分析了薪酬满意度与各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5]。

(二)资助满意度

20世纪30年代起,国外开始对员工以及顾客的满意度进行研究。Locke认为,员工工作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其在工作中期望得到的回报与实际得到的回报之间的平衡关系[6]。近年来国内逐渐关注对高校资助满意度的研究。朱文珍等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资助满意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家庭收入高、政策不了解、结果不公平等[7]。

二、研究假设及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根据高校资助工作实际,借鉴公平理论,本文将公平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分为投入因素、产出因素和管理因素。借鉴叶勤等关于员工满意度研究中的投入要素与满意度均是负相关关系的结果,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高校贫困生知识投入要素对资助显性满意度和隐性满意度有负向的影响。

H2:高校贫困生贫困等级对资助显性满意度和隐性满意度有负向的影响。

H3:高校贫困生在校表现对资助显性满意度和隐性满意度有负向的影响。

参考莫世亮“女生对资助政策总体满意度高于男生,特困生总体满意度高于其他贫困生[8]”的结论,提出假设H4:不同性别贫困生对学校资助显性满意度和隐性满意度不同。

参考林小红“民办院校的学生对高校资助政策的满意度低于公办院校的学生、大一贫困生的满意度低于其他年级[9]”的结论,提出假设H5:不同高校和不同年级贫困生对所在学校资助显性满意度和隐性满意度不同。

(二)变量及研究模型

本次调查面向南京市江宁大学城6所高校2014—2017年间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问题测量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表1),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5份,有效回收率72.5%。

表1 变量及量表结构

本文将公平理论分为投入、产出和管理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调节变量(年级、性别)和资助满意度变量(显性满意度和隐性满意度)。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资助工作实践,将投入要素变量分为知识投入、贫困等级、在校表现,产出要素变量分为显性产出和隐性产出,管理要素变量分为资助管理制度、资助公平和资助监管机制(图1)。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大学贫困生群体对本校资助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只研究显性满意度和隐性满意度两个方面。其中,资助显性满意度是指高校贫困生对学校给予资助等级或金额的满意程度;资助隐性满意度是指高校贫困生对未来学校给予资助等级或金额的满意程度。

图1 资助满意度研究模型

(三)假设检验

首先对有效的调查问卷信息进行汇总,利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均值分析和方差分析。投入要素和资助满意度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指标见表2,其中,知识投入要素分别与显性满意度和隐性满意度正相关,贫困等级分别与显性和隐性满意度正相关,在校表现分别与显性和隐性满意度正相关,从而验证假设H1不成立,H2、H3成立。

表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讨论性别在各类变量上的差异,结果显示:性别在知识投入和显性满意度上有显著差异,H4的假设只支持隐性满意度,不支持显性满意度。进一步通过Scheffe检验可知,在知识投入上女生比男生多,在资助的显性满意度上女生比男生对资助的显性满意度更高。以上结论反映在高校大学生中,女生在知识投入上要大于男生,无论是综合测评排名还是相关证书数量都明显好于男生。表4采用单因数方差分析大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和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在知识投入、管理要素和显现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H5仅支持显性满意度,不支持隐性满意度。利用Scheffe检验表明,在知识投入方面,与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学生投入更多,也更重视学校的资助管理工作。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高校贫困生群体中,知识投入越多,对学校的资助满意度评价就越高,这与假设相反。国内基于公平理论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投入要素一般与薪酬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研究也反映出高校贫困生群体中成绩越好、在校表现越优秀的同学,越懂得感恩,即使对资助结果有不满,也不影响其对学校资助的总体评价。因此,需要对知识投入要素低的高校贫困生加强感恩教育,也需要资助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保证评选制度和程序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并且在公示期间做好向学生的答疑、解释工作。

2.实证分析表明,性别与资助隐性满意度无关联,但与显性满意度有显著相关性,这与大学实际情况相吻合,受资助女生显性满意度体现在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

3.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贫困生对高校资助显性满意度不同,低年级的贫困生对高校资助的显性满意度明显要大于高年级。这是因为高年级学生在校时间长,更了解学校的资助政策和评选制度,而且高年级学生在知识投入和时间投入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在校期间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这种积累也会提高其对资助结果的期望,进而导致对学校资助工作满意度的降低。

表2 投入要素与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注:*表示相关性在1%水平上显著。

表3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分组变量=性别)

表4 单因素方差分析(因子=年级)

(二)建议

1.坚持资助工作全方面的公平原则,不断提高高校贫困生对学校资助工作的满意度。在高校资助管理工作中,程序公平性不难做到,难以做到的往往是在贫困生身份、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的认定结果中体现绝对的公平。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大学生校园卡的消费记录情况,定期抽查个人日常消费等信息,随时核查贫困生材料的真实性。

2.优化资助管理,鼓励高校贫困生在校期间增加自己的投入要素。要优化资助管理,如对于贫困生的档案可以分类精细管理,将其分为济困、励志、助学等类型。要鼓励和引导贫困生增加投入要素,一方面鼓励高校贫困生增加知识投入,好好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文体和公益活动,提高其社交、专业实践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整个资助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部分受资助学生没有感恩之心,资助期间学习退步。可见,学生不仅仅需要经济上的扶贫,更需要精神上的扶志。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一对一的党员教工帮扶或者定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资助工作全过程。

猜你喜欢

公平理论显性贫困生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基于公平理论的大学生学习绩效研究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基于公平理论模式下的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策略剖析
基于激励理论的组织薪酬方案设计的思考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我国征收遗产税的正义价值论——以代际公平理论为视角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