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长笛演奏的呼吸方式与训练

2018-02-19田子川

北方音乐 2018年24期
关键词:腰腹部长音胸腹

田子川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的物质生活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长笛以其音色优美、作品华丽、轻便易携等特点,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们的喜爱,人们对于长笛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长笛作为气鸣乐器,在其众多技术之中,呼吸技术无疑是重中之重。对于呼吸技术的掌握,标志着长笛演奏技术的成熟。

一、演奏呼吸的几种方式

长笛演奏时的呼吸基于自然呼吸的基础,它不同于自然呼吸无意识的状态,是一个主动的运动过程,对吸气量、吸气方式、位置、力度、强度、耐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在长笛演奏及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演奏者对呼吸进行精密的控制。[1]

在管乐发展的数百年来,各个时期的管乐演奏家根据自身演奏经验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呼吸方式,这些呼吸的类型通常按呼吸时占主导作用的身体部位来确定。根据现阶段研究的主流观点,通常有三种呼吸方式会在管乐演奏中所涉及:胸式(肋骨式)呼吸、腹式(横膈膜式)呼吸、胸腹式(混合式)呼吸。这三种呼吸方式各有特点,应作详细研究,对比其优劣。[2]

(一)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法是依靠肋骨的扩张带动肺脏横向扩大来完成吸气,因此又称为肋骨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主要依靠肋骨的外扩,同时耸肩、挺胸去吸气,横膈膜的位置几乎不变甚至微微向上收缩。因此,肺部横向扩张幅度大,吸气量比较可观,但由于对横膈膜的忽视导致其纵向扩张不明显,吸气量无法达到最大值。

另一方面,由于胸式呼吸忽视了最强劲的呼吸机肉——横膈膜的作用,使其呼吸的支点落在了软弱且不灵活的胸廓部位的肌肉上,对气息的控制力大大降低,无法自如地按照乐曲的要求演奏。长时间的胸式呼吸法演奏会有口腔发干、胸部乏力等感觉。快速的乐曲演奏需要大量的气及快速的呼吸动作,采用胸式呼吸法也会使全身紧张,影响气的畅通。因此,长期的胸式呼吸法演奏会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胸式呼吸气息的支撑点较弱,对气息的控制力较低,连带手指、唇、舌僵硬,对身体健康等产生一系列弊端。笔者认为,胸式呼吸在长笛演奏中是较为落后的呼吸方式,不宜采用。

(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又称横膈膜式呼吸,顾名思义,是借助横膈膜的力量来控制呼吸,使肺部垂直方向扩张达到吸气的目的。呼吸时,横膈膜下沉且腹部、腰部肌肉向外扩张,使得腹腔产生一个变扁、外扩的形变,帮助横膈膜进行运动来控制呼吸。这种呼吸方式注重于肺部垂直方向的扩张,气息主要集中在肺部的下半部分,因此,呼吸的支点落在横膈膜及身体的核心肌群——腹直肌、腹斜肌及骨盆底肌群等。核心肌群是身体活动的核心环节,有着保持平衡、传导力量、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演奏呼吸运动中同样起到核心作用,是呼吸控制最佳发力点。

腹式呼吸的优势在于可以轻松掌控核心肌肉群来控制呼吸,强调了横膈膜对于气息控制的重要性,对气息的着力点有着深刻的认知。因其吸气量小及核心肌群灵活的特点,腹式呼吸是吸气最迅速的呼吸方式。故演奏一段并不算长的乐句时,采用腹式呼吸也可以达到极佳的艺术效果。

一般来讲,吸入的气息量越多,吸气时所需的时长越长。腹式呼吸吸气量较胸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都要小,且腹式呼吸肌肉群更灵活易掌控,因而腹式呼吸所需吸气时间最短。[3]所以,在长笛演奏中,腹式呼吸适用于需要偷换气的短乐句演奏,以及配合频繁换气的单吐技术演奏(见谱例1)。

谱例1

该谱例选自巴西作曲家泽昆哈·阿布鲁所作《Tico-Tico No Fuba》长笛四重奏版第一声部前四小节。Tico-Tico是巴西的一种雀鸟,Fuba是以谷物所磨成的鸟食,曲目名称意为在“玉米粉上的雀鸟”,展现出小鸟们在美食前的兴奋、愉悦之感。由谱例可以看出,此乐句除了第四小节的结束音,前三小节均以跳音形式的吐音进行,演奏时值为音符时值一半,每分钟108拍速度的小切分及八分音符跳音在长笛演奏中以单吐的形式完全适用。该曲目以长笛饰演在美食中跳舞的雀鸟,应当诠释出欢脱、灵动的艺术风格。因此,要使用每个吐音都快速换气的单吐技术,保证每一个跳音饱满、短促且充满弹性。这里便发挥出腹式呼吸的优势:吸气速率快且核心肌群对于音色的控制力十足。

但腹式呼吸也不是没有缺陷的。呼吸时,肋骨几乎不动,忽视了肺部的横向扩张,因此吸气量稍小,对长乐句的表现力会产生影响。因此,在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时,大部分运动局限于肺的某一部分中,只有充分挖掘肺的潜能,才能更好地表达乐曲的艺术性。

(三)胸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法是将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的优点相结合,规避两者的缺陷,因此又称混合式呼吸法。该呼吸法是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肋骨的能动性,使得肺部充分扩张,吸气量在三种呼吸方式中最多。充沛的气流量使演奏者在音色及乐句的处理上有充分的保证,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同时,胸廓部肌肉少量参与运动,避免了演奏时间过长呼吸机肉乏力的情况。[4]

胸腹式呼吸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强调了胸部的重要性。呼吸系统是所有呼吸的根本,所有呼吸系统内的器官全部位于横膈膜上部,即胸腔所在的位置。所以笔者认为,胸腹式呼吸不仅仅克服了腹式呼吸吸气量少的缺陷,增加了胸部肌肉的气息支点,使呼吸的控制更加全面,更为重要的是强调胸腔的根源性。强调胸腔,使演奏者对呼吸有更加全面的认识,避免了过度追求腹部顶起所走入的误区,从而忽视掉空气是进入位于胸腔的肺中。

胸腹式呼吸的优势在于胸部的参与大量增加了吸气量,且对横膈膜的重视使得对气息的把控游刃有余,适用于有足够换气时间的长乐句中(见谱例2)。

谱例2

该谱例选自莫扎特《D大调长笛协奏曲》第一乐章长笛声部第32-39小节,此处是长笛声部的第一小节,前31小节均为乐队伴奏部分。由谱例可见,该乐句换气处应为第38小节第四拍的四分休止符,起始至换气持续七小节,其中包含需要做力度变化长达十六拍半的长音d3。

该乐句速度为快板,出现同音的力度变化,两连两吐较多,对于气息的控制也相对较难,超长的乐句也对气量有相当高的要求。如果仅使用腹式呼吸追求气息的控制,不足以完整地完成长乐句的演奏,而选择胸腹式呼吸可以发挥最大潜能去完成整个乐句的演奏。当然,由于身体条件的差异,实在无法完成此长乐句演奏,也可以选择在37小节第一拍的八分音符后使用快速的腹式呼吸进行偷换气。

正确的胸腹式呼吸保证了松弛身体状态,身体的自然放松可以舒缓情绪,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深位置长时间的胸腹式呼吸,可以使膈肌的活动幅度比平时增加三至四倍,对腹腔内器官的按摩作用可以有效促进肠胃蠕动、减轻腹腔淤血血、调节内分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5]因此,正确的胸腹式呼吸对身体的健康大有裨益。

不同呼吸方式由于呼吸着力点、吸气量等方面的不同,可以根据不同音乐作品、不同音乐情景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呼吸方式去表达。笔者认为,没有最先进的呼吸方式,只有最适合长笛演奏及乐曲处理的呼吸方式。因此,在面对不同作品、不同片段时,正确选择腹式呼吸或胸腹式呼吸,便是最合理的呼吸方式。

二、呼吸的练习

呼吸的练习是全方位的,既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还要锻炼呼吸肌肉,以保证它们良好的灵活性、力度及耐力,最重要的是将日常的呼吸练习融入到长笛练习及演奏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长笛演奏呼吸技术。

(一)空手练习

呼吸是人体每天的必要活动,因此,呼吸练习应从生活入手。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采用腹式呼吸或胸腹式呼吸,使其从刻意的呼吸方式演变成自然的呼吸方式,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因此,正确找到腹部感觉是练习的关键。

1.腰腹部的唤醒练习

首先,将手掌放在小腹位置,吸气时感受小腹的膨胀,呼气时恢复原状。第二步,将手背贴于背后骨盆上侧,吸气时感受背部膨胀,呼气时恢复原状。第三步,手指顶住两侧腰部的盆骨上方,吸气时腰部顶开手指,呼气时恢复原状。因此,腹式呼吸在腰腹部的运动是一个整体外扩、还原的过程,并非单一的小腹向外撑开的过程。

若对以上过程感到困惑,说明在呼吸过程中横膈膜的参与度过低,导致腰腹肌群对呼吸运动没有呼应,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唤醒这些肌肉群。

坐在一张直立的凳子上,上身前倾90°,使腹部贴紧大腿,双手扶在两侧腰部盆骨上方,吸气时感受腹部对大腿的压力,并且双手感受腰部外扩的支撑力,呼气时恢复原状。还可以平躺于床上,在小腹位置放置一本书,缓缓吸气,使书本被小腹顶起。

2.呼气练习

在正确体会到腰腹部的活动之后,便要对呼出气息进行训练,主要包括稳定性、灵活性及气量几方面。

气息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吹蜡烛的方式练习。点燃一支蜡烛,深吸一口气,使腰腹部撑开,在距蜡烛10厘米左右的地方对其缓慢吹气,保持火焰处于将熄未熄的状态,直至一口气彻底呼出。这个练习中火焰的状态只是作为呼气稳定性的参考,切不可过于关注火焰而疏忽了腰腹部对呼气的控制。

气息的灵活性可采用“狗喘气”的方式进行练习。“狗喘气”是对快吸快呼练习的形容,是指呼吸的频率与天热时狗伸出舌头喘气相似。这种练习应当使用纯腹式呼吸,快速地吸入、呼出,对吸气量不做要求,着重强调腰腹部的运动,使腰腹部肌肉群控制气息的吸入、呼出。

正常来讲,人体的自然呼吸量远未达到肺部可承受的极限,而长笛在木管乐器中又较为费气,因此对肺活量的练习必不可少。首先将手放于腰间,吐净体内的所有气息,而后开始缓慢吸气,感受腰腹背部向外撑开,直至身体无法再吸入一点空气,在停顿几秒后将体内所有空气慢慢呼出。在空气全部吸入或呼出后身体会有轻微不适感,因为这是一个突破极限的练习,是潜能发掘必经的过程。

3.身体素质的提升练习

另外,长笛演奏是个消耗体力的过程,对身体活力、耐力、肺活量等都有一定要求,提高身体素质,体育运动是最直观有效的途径。慢跑、登山、单车等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可以达到呼吸量增加、呼吸更深、呼吸肌肉增粗等效果;[6]专注于腰腹部肌肉群力量的练习,仰卧起坐运动无疑是非常好的选择。

(二)乐器练习

1.姿态练习

在乐器练习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演奏姿态。由于长笛的演奏姿势太容易导致吸气时耸肩抬胸,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耸肩会使胸腔受到压迫,从而影响呼吸的顺畅,且耸肩抬胸会过多地使用胸部的力量控制呼吸,从而忽略腰腹部对呼吸的控制力。此外,还应保持双肘微微抬起,保持放松姿态,不可过高或过低。笛身近于水平状态,避免头部向右侧倾斜,保持抬头挺胸的姿势,头部倾斜、过低或胸内含都会成为气息流通的阻碍。

正确的演奏姿态可以维持自身的演奏状态,为通畅的呼吸创造条件。

2.长音练习

长音练习是吹奏练习的基础。吹奏长音要求以最自然的状态稳定地吹奏同一个音,直至体内气息耗光。[7]长音练习需要着重注意身体的放松,僵硬的身体会导致气流不畅,从而影响声音的质量,加速身体疲惫,放松则要求回归自然状态,可以在呼气时鼻腔与口腔同时呼出,来感受身体自然呼吸时的状态。音质的稳定依靠气息来控制,可以在练习长音时在腰部束一条腰带,对腰腹部肌肉进行对抗,增强其控制力。

在腰腹部肌肉可以稳定控制气息的平稳后,应在长音练习时加入强弱控制,在同一个长音内做出渐强后减弱的力度变化(见谱例3)。

谱例3

在练习强弱变化的长音时,应严格对照对照校音器,进行力度变化时维持音高的稳定。在正确的呼吸控制下,音高不会在渐强时升高,也不会在渐弱时降低,这需要大量练习来提高气息对音准与强弱的掌控力。

3.音色练习

优美的音色是乐器的灵魂。长笛作为吹奏乐器,音色的优美与否完全取决于气息的使用。在长笛练习中,应选择旋律性强的慢速练习曲对音色进行针对性训练,演奏时应投入乐曲的旋律色彩但又不可过度沉迷,需保持理智的头脑对气息的使用进行控制。

长笛的音区跨度为三个八度,对不同音高的演奏应控制音色,进行相邻半音的过渡练习,在音高变化时尽可能确保音色的流畅、统一(见谱例4)。

谱例4

练习时应以长笛中较为容易演奏的a1作为起始音,保证其演奏质量,后向上、下半音平稳过渡,并以半音阶的形式做过渡练习,直至最高、最低音。

在大致掌握音色的统一后,应进行较大跨度音程的过渡练习,并尽可能确保过渡流畅与音色的统一。这需要加强气息、手指、嘴型的配合,注重大跳音程练习,以提高三者配合的熟练度(见谱例5)。

谱例5

该练习同样以长笛中较容易演奏的a1为基本音做音程跳跃。在练习中,应以气息控制为主,嘴型、手指的变化为辅,尽量确保过渡连贯,音色统一。

以正确的呼吸方式吹奏出优美的音色,才能准确表达音乐的色彩,展现艺术的魅力。

4.换气练习

乐句间科学的停顿与换气对乐句完整性的表达非常重要,这对气息的控制有着很高的要求。

为了不破坏乐曲的连贯性,演奏中的换气通常要求非常迅速,这就要对换气速度着重练习。首先吹奏一个长音,在气息未耗尽时以最快的速度吸满气并吹奏下一个长音,要求口腔与喉咙充分放开,口鼻同时吸气。若将气息完全耗尽再进行换气会由于窒息感影响换气的速度,换气通道的充分打开则可以最迅速地吸气。

在演奏过程中应对乐句中适当的换气位置有预见性,在不破坏乐句完整性的同时应尽可能地不对音乐的行进产生影响。另外,休止符也是乐曲表现的一部分,为了维持乐句的连贯性经常会在休止符处出现“音断气不断”的演奏方式。这些都需要对乐曲的大量练习以准确把握其音乐层次来达到。

三、结语

长笛作为吹管乐器,呼吸是长笛发声的根本来源,对音色的好坏、音高的准确度、强弱的控制等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演奏者精于对呼吸的主观控制,才能根据音乐情景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表达相应的情绪,提升演奏张力。

猜你喜欢

腰腹部长音胸腹
一种新型EMS智能腰围在腰腹部肌肉损伤中的康复应用
联合检测胸腹水sHLA-G、MMP-3、LDH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浅谈腰腹部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小号训练中长音、吐音、连音的演奏技巧分析
腰腹部吸脂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Ship or Sheep
关于细胞形态学检查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细胞的探讨
C反应蛋白定性检测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