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中的音色,音色中的结构
——以格里格《霍尔堡组曲》第一乐章分析制图为例

2018-02-19孟程程

北方音乐 2018年24期
关键词:音区音型八度

孟程程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 100031)

引言

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最杰出的作曲家,代表作有《培尔·金特》等。《霍尔堡组曲》是格里格为纪念“丹麦文学之父”路德维希·霍尔堡诞辰二百周年而创作的,共五个乐章。笔者将从结构、和声、主题材料、音高组织和配器等方面对第一乐章《前奏曲》进行分析,通过在横向结构中音色的布局,以及在音色布局中纵向的织体结构剖析作品。

一、曲式结构

呈示部中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调性关系,以及再现部中各主题调性趋向统一的特征,在这一乐章中无所不备,使得作品结构更趋向奏鸣曲式。但相较传统的奏鸣曲式,此乐章规模相对较小,主部主题多层音型化织体的级进上行削弱了旋律的意义,使其并不具备鲜明的主题形象,故称之为具有奏鸣性的单三部曲式(见表1-1)。

表1-1

二、结构与音色布局的联系

作品是主调和声风格,基本上为旋律加伴奏的织体,但也有合唱式织体和复调织体,作品采用了纯弦乐的编制。

(一)呈示部

主部中,和声性旋律以前八后十六音型级进为主,偶尔掺杂着三度跳进;由长音所构成的八度持续声部处于低音区。上三部提琴演奏和声性旋律,下三部提琴演奏八度持续长音,二者在音区上始终保持距离,各因素的音响既集中又清晰。提琴弓子一长两短、一正一反的运弓方式演奏前八后十六音型恰好表达出此节奏型干脆有力的音响效果。单线条副部主题所跨音域在同一音组内,它包含跳进五度音程和级进三连音两个动机。伴随和声上的终止及副部主题的进入,和声性旋律变为伴奏,其中一个声部变成连续七和弦七音级进下行解决的全音符线条,与主题构成对位关系,它在与音型化伴奏共同构成内声部的同时,又不依附于它而独立,陈述了和声,表达了对位线条,又丰满了乐队音响,可谓“一音两用”。第一提琴演奏副部主题,从主部延续过来的另外两个合唱式旋律声部保持不变。长音声部选用大提琴中高音区,紧张而明亮的音色使它从同在这一音区的两个音型化伴奏声部中脱颖而出,在与主题进行“交流”的同时,又与音型化伴奏共同衬托副部主题。由拨弦音色奏出的分解和弦构成了副部新的低音声部。进入副部织体可分为前景、中景、背景三层,它们之间的音区间隔较大,背景的持续分解和弦采用了拨奏这一“异质”音色,各个声部在音响上不仅更加清晰,也赋予音乐轻盈的感觉。

(二)展开部

展开部在规模上相对短小,但在内容上很丰富,其音乐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和材料丰富多彩的厚重性,让它更具有奏鸣曲式展开部的特征。

第一阶段:单线条动机式旋律所跨音域有两个半八度,连续十六分音符跳进下行,音响急促果断。它采用了一弓两音的连弓与分弓的混合弓法,律动鲜明。伴奏包括三部分,柱式和弦在每次旋律进入的小节正拍上引导旋律进入,增强进入气势。和声性伴奏声部分为三层:第一层沿用呈示部的节奏型;第二层采用旋律声部引入的十六分音符;第三层是长音组成的级进上行线条。这一声部改用音组内混合音色,增加了弦乐组音色的调色,它与音响单薄、音色明亮的旋律相比,浑厚、暗淡,犹如两股不同的势力紧张地进行着对抗,给我们提供了浮想联翩的空间。八度持续音声部由跳动的八分音符和长音组成,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浓厚的音色相距八度演奏,为中音区和声性伴奏声部的对抗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第二阶段:织体分为旋律、音型化伴奏和持续性低音三层。柱式和弦式的和声性旋律由第一提琴分部演奏,满足了p的力度要求。音型化伴奏由第二提琴更弱的力度演奏,结合乐队乐器在数量上相应的减少,伴奏声部不再那么厚重,旋律声部却更能凸显出它所具有的立体效果,使整个织体的表达与副部形成对比的同时也获得了新颖的音响。拨奏声部变为八分音符级进进行,由低音区上升到中音区,拨奏仍用弱力度,使得音乐更加轻巧。三层声部所处音区相对窄,甚至相互重叠,但它们的形态与演奏法不同,使得音色具有差异,各个层次干净清晰。

再现部在音乐材料的组织上,前八后十六再次出现时,增加了单线条旋律,具有变化再现的特点。再现部更像是充满动力性的展开部的高潮阶段,这造成了调性和主题材料的“错位”,使情绪上仍然属于展开部的再现部更具动力性,也让副部主题的再现更具有色彩性。旋律采用了两个声部八度齐奏。八度奏赋予了这段音乐更为宽广的性格,而且第一、二小提琴的八度奏发音既清新明亮又温厚舒畅,在如此厚重的伴奏织体中,旋律不但不会被淹没,反而更易凸现出来。音型化伴奏由三层变为七层,所占音域有三个八度,为旋律声部的进行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副部主题再现前,音乐力度由强到弱,和声性旋律的声部数量也逐步递减,为副部主题的再现留出了空间,使其再现更加明确。

尾声是一个合唱式“全奏”段落。结构上较为简单,但在音响上结实、有力和丰满。尾声的构成以四声部为基础,作者将上三声部与低音声部分别加以向上和向下的八度重复,织体呈现出上密下疏的排列方式,符合乐队和声排列的原则,音响协调,共鸣丰满。上三部提琴以分部八度演奏上方两层织体,各乐器声部交置排列,各乐器之间的不同色彩相互融合,对于重复的声部在音响上起到了交融与强调的作用。

由于弦乐器不便于快速或持续性地演奏八度音程,所以,上三部提琴采用分部的方法。随着整体音域的不断升高,并且配合ff力度演奏,即便是分部也仍能表达出尾声中所要展现的坚定有力且丰满的音响效果,为乐章的结束起到了圆满的总结作用。

三、结语

对于乐队作品的分析不能等同于独奏作品的分析,我们不仅要从结构、和声、主体材料和音高组织等方面阐述作品,更应该结合乐队音色的安排乃至乐队配器法进行更深层次的作品剖析,也正如本文总体的写作路线——“横向结构中音色的布局,以及在音色布局中纵向的织体结构”一般。这样的分析,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作曲家格里格简洁而不失华丽的创作风格,了解了整个作品虽结构简短、编制简单,但作者在有限的结构中进行了丰富的织体处理,在音响统一的弦乐队中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调色”,从而让如此短小的作品充溢着丰富的音乐内涵,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猜你喜欢

音区音型八度
论钢琴八度演奏技法及应用
关于女生声种的鉴定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探究圆号各音区的练习方法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
琴声无边,乐韵悠扬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论刘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音型分类
刍议音乐表演与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试论音乐表演中如何进行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