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2-18程小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农业推广现状问题

程小兵

摘要    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推广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农业推广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农业推广;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255-02

农业推广作为专有名词,最早源自192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农业合作推广法案,并从此建立了教学、科学试验和农业推广三结合的体制[1],为现代农业推广奠定了基础。之后,美国的农业推广概念和推广体制被正式引入中国。

农业推广,从本意上看,不仅是农业技术推广,而且包含更广泛的含义。有人根据内容把农业推广分为狭义的农业推广和广义的农业推广2种[2],狭义的农业推广就是单纯的农业技术推广,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为目标,向农民推广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而更广义的农业推广则是指不仅单纯推广与农业有关的农业技术(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农业经营管理等),还涉及与农业无关的生活領域,比如乡镇、村(社区)的教育、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规划、农民(农场主)个人家庭及子女的教育、文化、经济发展规划等,这都属于农业推广的范畴。广义的农业推广才真正符合农业推广的真实含义,并被称为现代农业推广。纵观世界范围,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是全面的现代农业推广,而我国的农业推广基本是农业技术推广。

1    发达国家及地区农业推广的现状

美国农业推广是教学、科学试验和农业推广三结合的体系[3]。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由隶属于农业部的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所(农业部推广局[4])、州农业推广办公室(设在州立大学农学院)、县农业推广办公室(站或者中心)三级组成。农业部推广局制定推广法、提供资金,推广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科学试验由大学(州立大学农学院)负责,推广人员招聘和推广具体实施由县农业推广办公室负责。要求推广人员受教育水平高,必须拥有硕士学位,从事农业以及相关专业。

日本的农业推广,政府设立农业推广机构,负责推广项目制定、指导、推广人员教育和资格考核等,农民协会组织负责具体实施农业推广活动。

荷兰的农业推广,实行一种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特征。

以色列的农业推广,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是私营农业推广组织、农业专业协会和农业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关组织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推广。以色列的农业为“节约型”,即以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生产高产、优质产品为主要特征。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业推广的基本框架是依据美国的农业推广,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5-6],由农委会主管政策制定,农委会下属试验所和7个区改良场进行科学试验。官方由农业局等行政体系进行实施。推广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由成立农业推广教育中心和相关专业的台湾大学及农业院校如中兴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负责。民间由在基层私人企业和借鉴日本的农民协会组织负责具体实施。我国台湾地区农业推广内容的基本理念也借鉴美国,十分丰富,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方共赢局面。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推广具有很高的效率,推广率高达75%[7],究其原因如下。一是农业技术水平高。美国、荷兰、以色列、日本、台湾等地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较高,名列世界前茅。农业技术成果具有突破性,先进技术不仅在本国和本地区推广,还推广到世界各地。比如,近年来我国市场上外国中高端蔬菜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0%[8]以上,高档花卉品种占比90%[9]。二是推广制度架构合理。政府推广体系和民间推广组织之间责任明确、相互补充,农业推广规范、稳定,推广效率高。三是多元合作。农业推广采用政府和民间,行政、企业、高校、科研等多元合作。四是推广人员准入严格,受教育程度高,比如美国就要求有硕士学历。五是内容丰富。不仅是单纯的农业技术推广,而且要求是全面的农业推广。美国模式是最成功的模式。

2    我国农业推广现状

2.1    体系基本架构

由国家、省、地、县4级农技推广体系,即从国家农业部(下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省农业厅(下设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市农业局(下设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县(区)农业局(下设县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到乡(镇),即乡政府(下设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到村,即村民委员会(下设村科技组)、村民小组(设科技示范户),直至农民个人。农业行政部门和上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双重领导和业务指导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2    5个系统5种组织类型

我国农业推广包含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5个系统,是农业技术推广。无论从事执法和行政管理,还是纯公益性工作、带有中介性的工作、经营性服务,都围绕农业技术推广进行,如动植物检疫,农机监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对农药、动物药品的使用,农产品和农用产品的质量检测,为农民提供产销信息等。

我国农业推广组织有5种类型[10],即行政型、教育型、科研型、企业型、自助型。不同组织互相合作以形成有机的网络,标志着政府主导的一元化多线型技术推广体系逐渐向多元化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转化。

3    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推广效率严重低下,大约有25%的推广率,而欧美等国家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推广率高达75%[7],科研成果没有真正得到推广并发挥应有作用,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究其原因如下。

3.1    推广制度不合理,政府各部门协调不一致

下级农业推广要接受同级农业行政部门和上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双重领导,上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只负责业务指导,包括推广方式和内容、人事、财务支配在内的决策权均由农业行政部门掌握。

3.2    科研、教育、推广缺乏有机联系和合作

农业推广与科研、教育和培训部门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各自独立,自成体系[11],缺乏有机联系,相对于美国模式(比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设在大学里),教育、科研、推广互相合作,呈现出低水平、松散性、随意性,发挥不了整体优势。

3.3    非全面推广,只推技术

我国农业推广只是农业技术推广,理念上和现代农业推广有差距。主要向农民普及推广农业技术,但乡村建设水平、农民综合素质水平、农民生活水平这些农业技术之外的因素对技术推广的影响至关重要。

3.4    科研单位研发创新不足,推广方法不当

农业技术研发创新不足,缺乏突破性成果。科研与生产脱节,很多科研成果是在严格的实验室条件下或者在院所园区的严格管理之下生成的,当推广到基层时,由于农民的种植条件和管理与科研院所有差距,导致科研成果表现出的效果没有预计的显著。市场化水平低,农业技术和市场联系不紧密,导致经济效益差。过分注重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而不重视品种研发和推广,导致新品种研发速度慢。有的科研人员不了解农民的心理和当地文化,推广方法不得当,导致优良农业技术未被农民接受。

3.5    企业推广急功近利

目前,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所企合作是较合理和常见的形式,即相关企业买断科研单位或者大学在一定时限、一定地区的农业新技术。比如优良品种推广权,负责建设试验基地,开拓市场,而联合推广所在地一些科研院所进行项目申请,科研院所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部分企业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即轻视、忽视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规律,不进行科学推广;或者打着推广农业新技术的旗号搞一些与新技术无关的短期商业行为,往往导致推广效果大打折扣,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6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教育程度低,推广单位普遍缺乏必要的实验室和室外试验条件

很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本身缺乏理性思维和必要的科研训练。基层推广机构普遍缺少试验示范基地,以及土壤分析和检测条件、病虫害检测条件、食品检测实验条件。

4    对策

4.1    充分了解农业推广的概念、现状、趋势

农业推广本意不仅是技术推广,还具有更丰富的含义。以美国模式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推广制度构架合理,推广高效,政府机关和民间组织多元合作为大趋势。应加强与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引进优良的农业技术,学习先进的农业推广方法。

4.2    端正态度、了解优势、树立信心

要认识到植物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应立足生产实际,为农业和农民服务,将农业推广工作提到议事日程,重视农业推广工作。较之农业科研院所,非专门农业科研院所更有优势。首先,由于长期从事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思维更理性严谨,对科学进行农业推广大有裨益。其次,非专门农业科研院所由于在推广体系之外,对体系的弊端更清楚,更能对症下药,采取适合自身的推廣策略。因此,科研单位应对农业推广充满信心。通过设立相关岗位和建立合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推广。借鉴农业科研院所的推广制度,设立推广专职岗位,建立绩效考核激励和职称晋升机制,鼓励科研人员走向基层,从事农业推广工作。

4.3    树立全面推广的理念

不仅推广某个单项的农业技术,还要涉及农民个人甚至村镇种植、农药、种子、化肥、植保等农业技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围绕农民和家庭、村镇的生活、教育、金融、信贷、环保、旅游等提供帮助。农业推广对象是农民,但农民群体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低的问题,留在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多为老、弱、病、残,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理解能力较差,科技素养偏低。因此,在科学试验之余,应该围绕所要推广的技术,对农民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从全面推广的角度,为农民提供其他文化、教育、市场信息等服务。

4.4    科研及成果推广要以市场为导向

破除计划经济意识,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农业推广要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研发课题要紧密集合农村和农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不仅推广某个技术和品种,还要给农民良好的经济预期,帮助农民解决好销售、农产品深加工等问题。

(下转第259页)

(上接第256页)

农村和农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明显增产增收的科研成果。实践证明,就高产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而言,农民更愿意选择优良品种。无论推广高产栽培技术还是优良品种,都必须认真做好试验、示范,耐心引导,并始终坚持以用户为导向的理念。农业推广模式不仅与国家文化[12]有关,也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我国南北文化差异大,在推广方式上要注意地方文化特色,包括语言、习俗等,以免给农业推广造成障碍。

4.5    加强农业推广跟踪和服务

农业推广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在新技术被农民和市场基本认可之后,要做好跟踪和服务,使新技术发挥其应有的成效,同时做好总结,为进一步科研提供启示[13-14]。

4.6    与地方政府、推广单位保持密切的合作和联系

对植物研究所而言,农业推广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和课题。因此,植物研究所应经常与农科院所互动交流,学习经验,了解当前农业推广新形势。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基层推广单位是地方推广的主要机构,植物研究所推广要与他们密切合作,为推广创造有利条件[15-16]。

4.7    与企业合作推广时要严格把关,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时,对技术推广要严格把关,并科学试验,避免急功近利,做到所企双赢。同时,搞好应用基础研究,拿出实实在在的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突破性的农业技术。

5    参考文献

[1] 高启杰.农业推广学案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1-5.

[2] 唐永金.农业推广学新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1-3.

[3] 郭敏.美国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技推广,2017(1):19-21.

[4] 苏会荣,吴正伟,庞冰,等.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6):224-226.

[5] 彭水洪.台湾农业推广的发展历程、现状特征与经验借鉴[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6):13-16.

[6] 李金算,黄跃东.台湾农业推广的经验与启示[J].福建农业,2017(7):20-21.

[7] 陈琼.我国农业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南方农业,2017(1):74-79.

[8] 赵冬梅.蔬菜现代种业产业链特点与发展对策[J].中国蔬菜,2014,12(4):8.

[9] 孙永朋,王美青,徐萍,等.开放背景下中国种业后发优势与战略[J].中國种业,2011(2):8-11.

[10] 高启杰,姚云浩.合作农业推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20(4):231-238.

[11] 王小军,卢燕,张亚平.江苏农业推广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859-860.

[12] 孙钊,郭敏,吴优.跨国文化环境下的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技推广,2018,34(1):13-15.

[13] 李辉.浅析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及创新[J].种子科技,2018(11):27.

[14] 黄茜,鲍文.农业推广咨询服务与农业创新体系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20):255.

[15] 刘丹.浅谈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18(21):81-82.

[16] 吴国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措施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38(20):142.

猜你喜欢

农业推广现状问题
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黑龙江垦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发展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