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硝基苯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代谢物研究
2018-02-18华益伟彭世文凌敏
华益伟 彭世文 凌敏
摘要 为解决4-硝基苯胺(4-NA)难以降解的难题,本研究采用梯度驯化法分离筛选到一种对4-硝基苯胺具有较高耐受能力的细菌HY18,其10 mL LB发酵液48 h对100 mL浓度为40 mg/L的4-硝基苯胺溶液的去除率可达69.88%。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DNA测序试验,细菌HY18被鉴定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选取大肠杆菌作为指示微生物以及绿豆作为指示植物,对中间产物进行毒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生物降解过程低毒无害,与环境相容性好。本研究筛选的降解菌HY18可以为4-硝基苯胺污染修复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关键词 4-硝基苯胺;生物降解;中间产物;代谢途径;毒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X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181-03
硝基苯类物质在农药、炸药、染料、聚合物及香料等化工生产中广泛使用,使该类物质在环境中不断积累,污染危害严重。我国把苯胺类化合物列入环境中的重点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5 mg/L[1]。硝基苯类物质中4-硝基苯胺(4-N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使用量大,也是常见的工业排放物,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为优先控制污染物[2]。4-硝基苯胺可通过呼吸和消化途径进入人体,促使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影响供氧而造成窒息,且对人体有很强的致癌性[3]。4-硝基苯胺毒性大、降解处理困难,国内研究较少,至今绝大多数采用物理、化学法进行处理,但这些方法费用偏高,且操作要求较为严格,因而在生物降解方面研究较少[4-9]。因此,研究4-硝基苯胺的生物降解,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4-硝基苯胺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具有对4-硝基苯胺生物降解能力的功能微生物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菌株HY18,并对降解产物进行了毒性检验分析、鉴定并推测4-硝基苯胺的生物降解路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样
土壤样品采自长期受4-硝基苯胺污染的土地。用灭菌土钻钻取水稻田5~20 cm土壤2 kg,混匀后分装于无菌密封袋,放于冰盒中带回实验室于4 ℃保存。
1.2 培养基配方
1.2.1 富集培養基。4-硝基苯胺5 mg/L,葡萄糖15 g/L,KH2PO4 2.0 g/L,MgSO4·7H2O 0.5 g/L,(NH4)2SO4 4.0 g/L,NaCl 0.5 g/L,pH值7.0~7.2。
1.2.2 LB培养基。蛋白胨10.0 g/L,酵母浸粉5.0 g/L,氯化钠10.0 g/L,固体培养基加琼脂粉18 g/L,pH值7.0~7.2。
1.2.3 筛选培养基。4-硝基苯胺5 mg/L,葡萄糖15 g/L,NaCl 5 g/L,固体培养基加琼脂粉18 g/L,pH值7.0~7.2。
1.3 试验方法
1.3.1 4-硝基苯胺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采用摇瓶富集培养:取土壤样品各10 g溶于100 mL无菌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30 min制备土壤悬浮液。取土壤悬浮液1 mL接种于100 mL浓度为5 mg/L的4-硝基苯胺的富集培养基中,置于振荡培养箱中在37 ℃、150 r/min条件下富集培养3 d。取1 mL细菌富集液进行10倍梯度稀释,取100 μL稀释液涂布于4-硝基苯胺浓度为5 mg/L的筛选平板培养基上;于37 ℃培养3 d后,将生长良好的菌落继续依次转接至浓度为10、20、40 mg/L的筛选平板培养基上;于37 ℃培养3 d后,选取在浓度为40 mg/L的4-硝基苯胺筛选平板培养基上生长情况最好的细菌为4-硝基苯胺耐受菌。将筛选到的菌株转接于LB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纯化,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发酵,用40%甘油于-70 ℃保存。
4-硝基苯胺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来检测,测定方法参照文献[10-12],并进行了改进。检测条件:高效液相色谱仪为Agilent 1260;检测器为2498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65 nm;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 mm× 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体积比),流速为0.8 mL/min;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7 ℃。
无菌条件下,挑取4 ℃保存于斜面上的4-硝基苯胺耐受菌菌株,接种于无菌LB液体培养基中,于37 ℃、180 r/min的恒温摇床中培养8~10 h制成种子液;将种子液按2%的比例接种于不含4-硝基苯胺的富集培养基中,置于37 ℃、180 r/min的恒温摇床中培养48 h,得到耐受菌发酵液。配制浓度为40 mg/L的4-硝基苯胺溶液,将10 mL耐受菌发酵液接种至100 mL 4-硝基苯胺溶液中,在恒温摇床中以120 r/min振荡培养,3 d后将摇瓶中溶液定容至100 mL测定耐受菌对4-硝基苯胺的降解率。选择降解能力最大的耐受菌为最终降解菌,并进行菌种鉴定[13]。
配制浓度为40 mg/L的4-硝基苯胺溶液,将10 mL降解菌发酵液接种至100 mL 4-硝基苯胺溶液中,在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转速120 r/min),测定随时间变化4-硝基苯胺浓度的变化,绘制降解曲线,测定时间分别为0、0.5、1.0、2.0、4.0、8.0、12.0、24.0、36.0、48.0、60.0 h。
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提取菌株的基因组为模板,用细菌16S rDNA 通用引物进行PCR 扩增,参照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DNA胶回收试剂盒对PCR产物进行回收,纯化后的产物测序由北京奥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ABI 3730XL自动测序仪完成。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利用Mega 4.0构建系统进化树,根据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确定菌株的种属[13]。
1.3.2 降解物的毒性分析。测定4-硝基苯胺及其代谢物的毒性,测定其抑制效果[14-16]。选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指示微生物,测定4-硝基苯胺及其代谢物的毒性。将大肠杆菌接种至LB培养基中,于30 ℃摇床培养24 h。取25 mL发酵液分别加入25 mL浓度为50、100 mg/L的4-硝基苯胺或其代谢物,使4-硝基苯胺或其代谢物的最终浓度分别为25、50 mg/L。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对照组加蒸馏水。24 h后通过梯度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大肠杆菌活细胞数,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计算大肠杆菌抑制率。
选取绿豆作为指示植物,测定4-硝基苯胺及其代谢物的毒性。在湿润的定性滤纸上种植20粒种子,待种子发芽露白后分别滴加10 mL浓度为25、50 mg/L的4-硝基苯胺或其代谢物。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对照组加蒸馏水,放置于人工气候箱培养4 d,观察不同组分对绿豆幼苗的生长状况,测定记录其苗长,计算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4-硝基苯胺降解菌的筛选
从4-硝基苯胺污染的土壤中取样,通过摇瓶富集培养、不同4-硝基苯胺浓度筛选培养基梯度筛选的方法获得4-硝基苯胺耐受菌。测定耐受菌是否对4-硝基苯胺有降解能力,选择降解率最大的耐受菌为降解菌。
采取4-硝基苯胺浓度梯度驯化法,初筛结果如表1所示,从浓度为5 mg/L的4-硝基苯胺的LB平板上筛选到不同的菌落共计22个。继续转接至10、20 mg/L等浓度的LB平板上,其中大部分菌落耐性逐渐减弱,剩下7个仍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情况。直至转接于40 mg/L培养基,仅剩下3个菌落仍具有较强4-硝基苯胺耐受性。从中选出生长情况较好的菌株HY8、HY16、HY18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供试菌种,测定其对4-硝基苯胺的降解率。
配制浓度为40 mg/L的4-硝基苯胺溶液,10 mL耐受菌HY8、HY16、HY18发酵液接种至100 mL 4-硝基苯胺溶液中,在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转速120 r/min)。3 d后将摇瓶中溶液定容至100 mL,测定耐受菌对4-硝基苯胺降解率,结果如图1所示。耐受菌HY8、HY16、HY18降解3 d后对4-硝基苯胺降解率分别为43.57%、35.8%、68.62%,选择降解能力最强的耐受菌HY18为最终降解菌。
通过接种降解菌HY18,4-硝基苯胺被降解为次生代谢物,此生物降解过程释放的能量被转化为ATP供苍白杆菌HY18存活和生长繁殖;4-硝基苯胺的一部分C和N元素被HY18吸收用于组成其细胞各种结构。刚接种时,4-NA溶液中降解菌菌数最大,但由于细菌对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故在0~2 h内,细菌对4-NA降解率较低,2 h降解率为3.9%;此后,细菌HY18降解4-硝基苯胺速率加快,8 h降解率达21.1%,24 h时降解率达61.06%;此后,由于营养匮乏,细菌细胞逐渐死亡,降解速度下降,36 h降解率为65.49%;48 h对4-NA的降解率达到最高值,为69.88%(图2)。
通过接种HY18,4-硝基苯胺能够很好地被降解。由于降解试验设置4-硝基苯胺浓度为40 mg/L,用10 mL降解菌发酵液降解100 mL不含其他营养物质的4-硝基苯胺溶液,则4-硝基苯胺48 h降解率仍然达69.88%。由此可见,HY18对4-硝基苯胺具有比较好的生物降解效果,是一种应用前景较好的微生物。若在4-硝基苯胺溶液中添加如葡萄糖等营养物质,降解菌HY18可以继续生长,其对4-硝基苯胺的降解率将会更高。
2.2 4-硝基苯胺降解菌的鉴定
HY18接种在LB平板培养基上,于37 ℃培养3 d后,菌落湿润带浅黄色,边缘整齐光滑且颜色较中间稍浅,有光泽,中间稍稍隆起,革兰氏染色试验结果为阴性。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细菌无芽孢形成,呈细杆状。
将菌株HY18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的核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Blast),菌株HY18同Ochrobactrum sp.(KF987808)的相似度达到99%。使用软件Mega 4.0以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如图3所示,并结合各菌株菌落形态特征,菌株HY18被鉴定为苍白桿菌(Ochrobactrum sp.)。
2.3 降解产物毒性分析
由图4可以看出,4-硝基苯胺对大肠杆菌和绿豆2种指示生物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4-硝基苯胺代谢物对大肠杆菌和绿豆的毒性较低。
大肠杆菌接种至4-硝基苯胺溶液中细胞死亡数较高,25、50 mg/L的4-硝基苯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分别高达81.4%、87.4%。而4-硝基苯胺代谢物对大肠杆菌抑制率较低,分别为19.2%、32.7%。
在蒸馏水对照组的影响下,对照组绿豆苗长的平均值为5.4 cm;滴加25、50 mg/L的4-硝基苯胺后,绿豆生长受到抑制,苗长分别2.3、1.9 cm;滴加25、50 mg/L的4-硝基苯胺代谢物对绿豆生长抑制作用则比较弱,苗长分别达4.7、3.6 cm。
由上述结果可知,4-硝基苯胺对大肠杆菌及绿豆有巨大的毒害作用,通过苍白杆菌HY18的降解后,大部分4-硝基苯胺被利用,其代谢物对2种指示生物的抑制作用较低。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出的降解菌对4-硝基苯胺进行降解,含有4-硝基苯胺的溶液生物毒性明显降低。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筛选获得了能够对4-硝基苯胺进行生物降解的功能菌苍白杆菌HY18(Ochrobactrum sp.),此前苍白杆菌仅在间苯氧基苯甲醛降解上有报道,未见对4-硝基苯胺有生物降解能力方面的报道;研究了HY18的生长降解曲线,证实了其对4-硝基苯胺具有比较好的生物降解效果,其LB培养基发酵液对4-硝基苯胺的去除率可达69.88%;毒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4-硝基苯胺降解代谢物低毒无害。以上结果表明,降解菌HY18具有解决土壤中4-硝基苯胺污染问题的巨大潜能。
4 参考文献
[1] 陈宜菲,邱罡,陈少瑾.废铁屑预处理被4-硝基苯胺污染的土壤[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2):134-138.
[2] 陈忠林,马军,李圭白,等.受硝基苯污染松花江原水的应急处理工艺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3):1-5.
[3] ADRIAN S.Hight rate biodegradation of 3-and 4-nitroaniline[J].Fraunhofer Management,1999,39(13):2325-2346.
[4] 沈晓莉,王健鑫,陈小龙,等.一株对硝基苯胺降解菌Microbacterium sp.PNA8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条件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0):1496-1500.
[5] KHALID A,ARSHAD M,CROWLEY D E.Biodegradation potential of pure and mixed bacterial cultures for removal of 4-nitroaniline from textile dye wastewater[J].Water Research,2009,43(4):1110-1116.
[6] QURESHI A,VERMA V,KAPLEY A.Degradation of 4-nitroaniline by Stenotrophomonas strain HPC 135[J].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2007,60(4):215-218.
[7] 付荣华,焦香苹.催化氧化法处理对硝基苯胺废水[J].河南化工,2006,23(10):22-24.
[8] 范铮,张国亮,潘志彦,等.光合细菌降解对硝基苯胺废水的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2,38(8):106-109.
[9] 方玲.降解有机氯农药的微生物菌株分离筛选及应用效果[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2):249-252.
[10] 宋彩霞,邓新平,厉阗,等.对硝基苯胺耐盐降解菌S8的筛选及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4,35(3):1176-1182.
[11] 陈昀.环境样品中硝基苯胺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学,2013.
[12] 卢佩章,张玉奎,梁鑫淼.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专家系统[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3] 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4] 宋亚丽.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超声波/锌降解效果及机理[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5] 武坤,王亚兵,王莉萍,等.硝基苯类废水处理研究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0,8(3):34-37.
[16] 郑凯,林平,季仁杰,等.锰掺杂二氧化钛降解4-硝基苯胺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2015(增刊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