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英语教学中的输入和输出

2018-02-18朱晓军

关键词:教学手段创新能力

朱晓军

摘 要:外语教学是一个信息转换过程,即通过教师和学习者双方的交际活动使学习者认识、掌握一门新语言是教师指导学习者接收、加工、运作、处理、操练、保存、运用外语信息的过程,也是呈现——输入——转换(操作)——输出信息的过程。本文试图在阐明输入和输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创新实践,展现这两个过程对语言本身、学习者的知识内化、思维能力的推进和创造力的提升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平衡课堂;教学手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992-7711(2018)23-090-1

克拉申(Krashen1972)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主张对学生进行“可理解输入”。斯温(Swain1985)经过调查后认为可理解的输入在习得进程中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仍不是学习者全面发展第二语言水平的好方法,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从而使第二语言既流利又准确。(王晓君2008)

一、关注输入和输出的数量,保持平衡课堂

克拉申认为,如把旧知识当成i,而课堂上学生接触到语言输入是i+0,说明输入中没有新的知识点,则没有学习到新知识,也就谈不上学习的过程。如果输入过程所呈现的是i+n状态,则说明输入的新知识点过多。学生会无所适从。最好的状态是i+1,给学习者输入一个或少量的知识点,使输入量和他们的接受水平相适应。在现实教学中。笔者认为,如果新语言目标不多,教师可有意适当补充语言知识,能力强的学生肯定会学有所获,对能力弱的同学则不作要求。而如果语言项目较多,教师应多考虑如何把众多的新知让各层次学生有效地掌握并应用的问题。课堂的时间有限,输入过程占时太长,将造成输出时间不足,输出活动展开仓促不充分,质量无法保证;输入量过小,无新知,或极少新知参与,则没有新的输出,更无创新。保持课堂动态平衡最重要。

二、重视输入和输出的品质,用好教学手段

克拉申指出i+1是数量适中的输入,因而最能促成学为生对输入信息的理解,即高品质的输入。Swain认为语言的输出即产出能力。因为输出包含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巧性因素,并不单纯由接受语言输入来获取。(张艳 2010)

1.设置情景,实施在真实语境中的输入和输出

教师创设自然、真实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从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从各自的生活背景出发,在情景中准确地体验和运用语言。一堂课上,先播放歌曲“Food Song”,观看后教师问,“How many kinds of food can you find in the song?” 观看后提问是考查学生的细心程度。学生答“I can see...” “I can find...” “ There are some...”歌曲中的情景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自然的表达。然后多媒体图片呈现。在图片情景中呈现新食物的词汇,接着展开师生对话,学生表达积极流畅。

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语言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夏莲茹 2010)课上,教师在完成Reading的教学后,用PPT展示更多自然灾害的图片,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自然灾害分小组自编对话讨论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措施,然后在全班展示。学生在讨论中开展积极,创新的语言输出。

2.开展多样活动,丰富输入输出的渠道

学生有了自主的权利和参与机会,就能激起使用语言表达,交流和创新的动力。开展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思维得到放飞。输入输出活动要多样化。活动的途径为教师语言的输入和学生语言的输出提供了丰富的渠道,活动方式的多样化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有力地促进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3.传授并使用策略,保障输入输出的优质高效

输入前,对学生进行策略指导,可大大促进输入效率的提高。典型的例子是在听前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教学。这些训练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听力策略的意义和运用的方法,有利于今后有效应用策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罗之慧 许已娥 2015)

用科学创新的手段评价学生的输出,能提高学生创新语言成果产出的积极性,对高品质输出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把握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转换过程,促进语言创新能力的培养

输入、输出是语言学习的两个终端行为,二者缺一不可。而教学过程是从输入到输出,再从输出到输入的。因此,输入和输出时相互作用的。

展示课上,学生了解如何照顾宠物狗的知识后,教师通过提问来检测掌握情况walk the dog, give them dog food or meat...教师说:I have a dog, and I walk my dog every day, too.听到老师也养狗,瞬间活跃起来,教师接着说:I like dogs because they are people's friends. But someone thinks we shouldn't keep dogs at home because they can bite people. Do you think we should keep dogs?问题立即激起了学生探讨的欲望,教师顺势在PPT中显示“Should we keep dogs in our city?”的辩论话题,同学们先表态,同意或反对,然后自然分成两半,分坐教室的两边。辩论开始,一同学说:I think we should keep a dog. Because it's clever, it can look after a child. 一位同学立刻反驳:But I hear dogs often hurt people. It's dangerous to let a dog look after a child.”...辩论气氛热烈,学生涌现出智慧,展现出语言的创新能力。

输入的信息经过吸收加工成为语言的输出,而这产出的语言信息有成为下一步的教学的输入内容,经过再吸收,实践和加工,成为更高层次的产出,课堂得以不断深化。

关注课堂的输入和输出是教学的核心过程,把握两者的各种维度是课堂有效与否的关键。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是语言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协调好教学中人和语言的关系,让各元素发挥最佳效能。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教学和管理层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思考分析
如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