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饲养管理技术
2018-02-18张子安
张子安
(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西宁 810016)
0 引言
犊牛阶段是指6月龄以内的小牛,该时期的生长发育情况,直接决定了今后的利用质量。做好犊牛饲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其直接关系到牛成年后的身体结构和最终的生产能力。通过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能够逐步改善牛体表缺陷特征,发挥牛的生产价值和生产性能,提高犊牛成活率。
1 养殖场环境配置
犊牛养殖场应该确保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干燥整洁、地势较高以及排灌方便。牛舍应该确保温度适宜、空气流通、光照充足。犊牛养殖场环城应该符合畜禽场养殖质量标准规定。按照犊牛不同生理阶段,将其划分为新生犊牛、哺乳期犊牛和断奶期犊牛,并按照上述3个阶段分别实施不同的饲养管理技术。
2 新生犊牛饲养管理
2.1 清理粘液断脐
首先,清理口腔和鼻腔黏液。母牛分娩过程中,牛舍温度应该控制在15 ℃以上,犊牛出生后应该及时清理鼻腔和口腔内存在的粘液,确保犊牛口腔和鼻腔能够正常呼吸,避免出现假窒息和假死亡现象。当犊牛出现呼吸障碍时,握住犊牛后肢,将其吊起,拍打胸部,使粘液从口腔和鼻腔中喷出,然后擦拭干净体表粘液后,放回牛舍,避免受凉;其次,适时断脐。选择距离牛肚脐10 cm以下的位置,使用5%的碘酒溶液,充分消毒后将脐带中的血液向下挤出,然后用绳子捆扎,用消毒过的剪刀剪断脐带,在创面上涂抹10%的碘酒。犊牛出生后,应该及时佩戴耳标,在耳标上标记犊牛的出生体重、性别、出生日期、性状、父本母本号码[1]。
2.2 及时吃初乳
犊牛出生后,应该在1 h内吃上初乳。母牛初乳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犊牛通过吃初乳能够从母牛乳汁中获得被动免疫抗体,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乳汁中的镁盐,能够加速牛胎粪排出,抑制牛胃肠道内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犊牛出生1 h内便可自行寻找乳头吃乳。针对不能够正常吃乳的犊牛,应该在出生1 h后,人工灌服初乳4 kg,如果第1次采食不足4 kg,间隔6 h后再灌服2 kg。如果母牛因为疾病不能提供初乳,应该从同期的母牛中挤出牛乳饲喂犊牛。
3 哺乳期犊牛饲养管理
3.1 饲养模式与密度
7日龄以内的犊牛随母牛一起养殖,犊牛自然吃乳。7日龄后要逐渐锻炼犊牛定点吃乳,并将犊牛和母牛分栏养殖。通过将犊牛和母牛及时分群养殖,能够加速母牛身体机能恢复,尽早发情。尽早分群还能够方便犊牛采食饲料,促进瘤胃发育。2月龄以内的犊牛,每头牛饲养空间控制在2.2 m2;2—6月龄,每头母牛饲养空间控制在3.7 m2。舍饲养殖的犊牛,应该为其提供充足的运动空间,通过增加运动及犊牛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3.2 环境控制
哺乳期的犊牛,应该确保牛舍内空气清洁、光照充足及温度适宜,冬季温度控制在10 ℃以上,夏季温度不能超过27 ℃,相对湿度控制在60%。在牛舍地面应该铺设不低于20 cm的垫料,要确保垫料干燥整洁,不存在发霉变质情况,要及时更换板结的垫料。
3.3 科学饲喂
首先,代乳粉饲喂。犊牛养殖中针对缺乏母乳,又没有相应的代哺母牛哺乳的情况,可以在犊牛进入4日龄后,选择代乳粉或新鲜的乳汁饲喂,乳质量应该符合犊牛代乳料的规定。选择使用后按照1∶7的比例稀释,温度控制在38 ℃,饲喂量维持在犊牛体重的10%左右[2],每天饲喂4次;其次,及早开食。犊牛刚出生后,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完全依靠母乳提供。随着日龄的增加,单纯依靠母乳提供营养物质,已经难以满足牛生长发育的需求,因此应该及时补充精饲料。犊牛出生3日龄后,训练犊牛采食饲料,用手抓取少量颗粒性精饲料,放在犊牛鼻子上,让犊牛舔舐,经过2~3 d的训练,犊牛就能够自主采食食槽内的饲料。在养殖场内部,应该修建一个专门用于犊牛补饲的饲料栏,在饲料栏内放置饲料和草架,确保犊牛能够自由出入,饲料要按照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的原则投喂,直到犊牛能够成功断奶;最后,补充青干草。补饲后要逐渐训练犊牛采食优质青干草,逐步提高犊牛胃部系统的生长发育能力。做好饲喂工作的同时还要确保犊牛能够饮用充足的饮用水。犊牛饮用水应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确保养殖场内水供给充足,最好选择纯净水或地下深层水。犊牛出生2周,每次哺乳1~2 h后,让犊牛适量饮用温水,7~10 d后,逐渐过渡到自由饮水。
3.4 去角去势
犊牛生长到2~5周龄后,通常选择使用火碱棒或电烙等方式去角。前者是在牛的角基部周围涂上一层凡士林,然后选择苛性钠在角基部摩擦,破坏角基原点直到脱落,以轻微出血为宜;后者主要在犊牛生长到30日龄后进行,先将犊牛保定,将充电式去角器套在牛角上,按压旋转,直到脚基部周围皮肤呈现古铜色为止。对于不作为种用的公牛,在犊牛1月龄以内采用捆扎法去势;2月龄以上的犊牛,主要采用手术方法去势。
4 断奶期犊牛饲养管理
4.1 科学管理
第一,适时断奶。通常生长到2月龄后进行断奶较为适宜,断奶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断奶前1周,逐渐降低哺乳次数,控制好哺乳量,增加饲料供给量;第二,科学控制饲养密度。断奶后,以50头作为一个群体,每头牛生活空间控制在3.7 m2。断奶后要逐渐增强犊牛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促进犊牛身体机能发育;第三,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确保光照充足,确保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保证牛舍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冬季温度不得低于10 ℃,夏季温度不得超过27 ℃,相对湿度控制在60%。在牛舍地面应该铺设不低于20 cm的垫料,确保垫料干燥整洁,不存在发霉变质情况,及时更换板结的垫料。
4.2 科学饲喂
犊牛成功断奶后,开食饲料逐渐转变为犊牛精饲料补充饲料。饲料更换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一般以1周为1个更替周期,前2 d犊牛精饲料补充量替代原有饲料的1/4,3~4 d替代为原饲料的1/2,5~7 d替代原饲料的3/4,第7天完成整个饲料的更换工作。断奶期的犊牛精饲料投喂量,每天控制在1.5~ 2.0 kg[3],直到犊牛6月龄为止。
4.3 卫生防疫
第一,日常养殖中,要确保犊牛圈舍卫生良好,及时清理牛舍和养殖区域内的垃圾和污染物,保持养殖场地面清洁干燥,定期选择消毒剂对养殖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冬春季节每月消毒1次,夏秋季节每间隔15 d消毒1次;第二,严格控制犊牛时期的腹泻和肺炎发病率,并结合发病原因、病原类型、犊牛体况、体重等具体情况,科学用药。第三,建立犊牛生产记录。在记录中清楚标记犊牛的个体状况、谱系、身体尺寸、大小、体重、疾病治疗、免疫、牛饲料消耗、精饲料投喂、牛淘汰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