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移动学习纳入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实践

2018-02-16张玲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手机app形成性评价移动学习

摘    要: 移动语言学习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得到大学生的接受。将移动学习纳入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也是可行的。移动学习的推广可以调动大多数人参与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提高教师的网络运用能力。三年实践得到的经验是:让大多数学生参与移动学习,需要有合适的学习资源,规定适当的学习量,有相应的监督、激励机制和积极的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移动学习    手机APP    形成性评价

一、理论依据

现代通信技术之所以能够使人们的学习行为方式随之改变是因为:技术可以帮助学习者制造结构化的多媒体知识库;可以作为探索知识的信息工具支撑学习者在建构中学习时访取需要的信息;可以作为背景支撑描述、模拟有意义的真实世界的问题、情景和情境;可以作为社会中介支撑知识建构共同体之间的对话;可以作为智能伙伴帮助学习者清楚地表达并呈现他们知道的[1]。

移动学习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方便地利用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媒介进行学习的特点[2],对创设真实语言使用环境尤其有利。当前在移动设备普及程度加大、资源海量化、功能多样化和简易化的前提下,移动语言辅助学习MALL (Mobile-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更能把学习者对移动设备的偏爱与语言学习需求结合起来[3]。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即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强调“要实现从传统的‘对课程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促进课程发展的形成性评价转变”。提倡开发“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和大学生英语能力测试体系”。

二、相关研究

在与语言教学结合的实践探索方面,田剪秋的《移动语言学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009)可以看作国内学者对移动学习正式研究的开始。以后,学者们纷纷从移动语言学习的可行性[4]到移动学习应用到听、说[5]、读[6]、写[7]各个方面训练进行了研究。在形成性评价方面,笔者与同事共同研究出一套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8],将学生学习行为的各方面(如考勤、作业、测试和学习态度等)纳入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反馈,督促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更加客观全面公正地对学生做出评价。移动学习方面的研究对移动学习的行为策略、效果研究较多,对移动学习的评价的研究极少。

三、课外移动学习纳入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系统中的必要性

(一)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是解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1)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很大。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老师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个体学习需求。(2)教学资源有限。教师和学时都不足。要让基础好的学生达到更高的水准,基础不好的学生具备基本的交际能力,老师除了在课堂上下功夫以外,还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以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需求。

(二)通过推行移动学习,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掌管好自己的学习生活。由于中学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大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通过规定必须要完成的移动学习任务量,并限制在一个学期约50天内完成,迫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持之以恒地自主学习,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推行英语移动学习反过来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移动学习的引入给教师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们不仅要了解教材内容,还应熟悉各种移动学习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当学生面对海量学习资源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或学习软件进行甄别、分类,以选取最适合自己的,并逐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督促者。

四、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一)第一阶段:探索阶段。

1.宣传。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向2015级烹饪1,2,3班的学生(入学新生)共109人宣传移动学习的优点,建议学生在手机上安装学习软件(如百词斩,英语流利说,扇贝听力),到学期结束发现仅有6个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进行了尝试。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不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要求,学不学对期评没影响;二是担心流量费用高;三是手机性能的原因使使用体验不好。

2.试用。2016年上半年开始试行将移动学习纳入教学计划中,要求烹饪3个班共111名学生(一年级下学期)在手机上安装英语配音软件(电影趣配音),在课堂上展示1个配音作品或用PPT在课堂上做presentation两项活动进行选择,参加活动者获得相应的平时成绩。结果有106(95%)名学生参加,除一人选择做presentation外,其余人都是参加趣配音活动。说明只要是新颖有趣的软件,规定的学习任务量适中是能够为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没参加的学生都是基础过于弱、成绩太差的学生。

3.试行。2016年下半年要求烹饪3个班学生(二年级上学期)进行单词或听力移动学习,学生也可自行选择软件学习,如果选择多项软件学习,可合并计入平时成绩,具体任务量:

教师只是在学期后期提醒,期末时要求学生将学习情况以手机截图方式上交。结果显示,学生自由选择的APP有沪江开心词场、英语流利说、电影趣配音等,3个班共107名学生中84人(78.5%)参与了移动学习,完成规定任务的仅有72人(67%)。经过访谈了解到,除了手机和上网资费等客觀条件的限制,学生感到任务量大,得分低,加上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所以一些学生放弃了努力。

4.调整。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我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行移动学习,这时学生每月30多元的手机套餐可有10G的流量,完全能够满足日常社交和学习需求。2017年上学期要求学生(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单词或口语移动学习,学生可以选择老师推荐的两款app中的任何一种,也可自行选择软件学习,学习成果(按英语流利说app:口语力6000以上,或打卡50天以上);或百词斩,掌握单词1500个以上;计分5%计入平时成绩。学期中进行2次—3次抽查。期末统计结果显示,2016酒管5,6和2016会计2班共108名学生中96(89%)名学生参与了移动学习,其中94(97%)人接受老师推荐的app,94人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没参加的学生都是基础太差不爱学习的学生。

(二)第二阶段:推广阶段。

从2017年下半年起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到2018上学期为止,对两个年级不同班级推行了移动学习,对完成任务的条件也做了调整,除了单词的数量,还规定了打卡天数。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从两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移动学习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三年级学生完成任务的比例较较一年级学生低。究其原因有几点:1.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实习归来,有些人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2.实习归来后学习时间短,其他任务较多,学生难以全面顾及。3.不同学院不同班级的差异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五、经验总结

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查找可用的移动学习资源时,首先教师对现有各种移动学习途径(各种app,微信公众号、MOOC、微课等)进行考察试用,挑选适合本校学生的软件,内容生动有趣,对学习成果有较科学的评价(如打分,数量统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如打卡,徽章奖励等),有多重学习模式选择(如文字、音频或视频模式可以选),可供不同水平层次用户选择的学习内容(如具有高、中、低难度级别),具有交互功能(如加入小組学习,同伴pk等),网络评价高的,能够满足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要求的APP。

(二)布置移动学习任务时,按照学生的能力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量可以多种方式(如数量、积分、打卡天数等)计算;学习方法应该灵活多样。以百词斩为例,学习单词时,要求学生将单词放在例句中学,同时跟读例句,学习正确的发音。有学习数量要求(如每个学期完成多少个单词的学习),还要有打卡天数的要求,以防少数人学期末突击学习应付检查。由此可见,只要方法得当,一个单词学习软件可以满足单词学习、语句学习、听力学习、口语学习等多个需求。

(三)检查、督促、答疑、调整。任务布置下去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交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出解决办法(如单词学习时,整体要求是以高中词汇为起点,个别基础太差的学生单词学习起点可以调整为初中甚至小学);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个别指导;还可以采取分组或结对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约束;发现布置的任务有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调整。

(四)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展示,必要时可要求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选一段自己最满意的影视配音片段展示,单词完成数量或打卡天数等的展示,阅读的文章用PPT以图文音的形式展示出来,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自拍一段英文视频等。

(五)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通过检查学生最终学习成果或完成任务的量,折合成相应的平时成绩,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计算方式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前公示,并在其后教学中不断提醒和说明,争取每个学生参与进来。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可以让学生在APP上注册完后发一张带有个人信息(注册名,任务原始数据)的截图,学期结束时再发一张截图,两张图对比就能计算出该学期学生的学习量,断了个别学生作弊的念头。对超额完成的任务,可按超额量折合成一定的分数作为奖励。

六、结语

从近3年对学生的表现和对本人的教学评价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移动学习是持支持态度的。大学生利用手机APP进行移动学习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有效学习方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纳入大学英语教学计划中是可行且非常有效的,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手段。但移动APP学习多数是进行记忆、反复和模仿学习,有效的输出练习较少;对学生移动学习的评价只能基于一些数据,有些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获得相应的平时成绩,是否主动进行知识建构是没有反映出来的,故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效果考察还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戴维H乔纳森.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观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田剪秋.移动语言学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外语电化教学,2009(3):22-27.

[3]Kukulska-Hulme, A. Will mobile learning change language learning? [J] ReCALL, 2009. 21(2):157-165.

[4]李佳.西部高校大学英语移动学习可行性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129-132.

[5]黄勋.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英语听说移动学习探索[J].现代教育,2016(13):48-49.

[6]沈铉.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7]刘俊,管振彬.大学英语写作移动学习模式探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6):82-86.

[8]张玲,秦宏莉,刘桃梅.基于形成性评价理论的大学英语平时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广西教育,2015(11):137-138,151.

猜你喜欢

手机app形成性评价移动学习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基于手机蓝牙的无线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